《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二 (3)
卷之六十二 (3)
1. 鼻塞不通方
濁涕自收,仍用大蒜、蓽茇杵作餅,紗襯炙熱,貼囟門,熨斗熨透,瘥。
人參散,治肺氣不通,鼻塞上壅。
人參,白茯苓,陳皮,黃芩,麻黃,羌活,川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各半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盞半煎七分,食後溫服。
蓽澄茄丸,治鼻塞不通。
蓽澄茄(半兩),薄荷葉(三錢),荊芥穗(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臨臥噙化津嚥下。
南木香膏,治鼻塞不利。
南木香,川當歸,川芎,通草,細辛,蕤仁(去殼),白芷(各等分)
上咀,和羊髓熬白芷,色黃去渣,為丸豆大,一粒塞鼻內,立通。
通關散,治腦風鼻息不通,不聞香臭,或流清涕多嚏,肩項拘急,頭目昏痛,風府怯寒。
原蠶蛾(瓦上焙黃),白附子(炮),益智仁,白蒺藜,薄荷,苦參(各一兩)
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和劑》)通頂散,治鼻塞不聞香臭。
胡黃連(研),滑石(研。各一分),瓜蒂(七枚,研),麝香(一錢),蟾酥(半錢,研)
上研勾,每用少許吹入鼻內即瘥。
瓜蒂散,治鼻塞不聞香臭。
瓜蒂,藜蘆(各等分)
為細末,每用一錢綿裹塞鼻中。
白話文:
鼻塞不通的治療方法
如果鼻涕自己停止了,但鼻塞仍未緩解,可以使用大蒜和蓽茇搗成泥做成餅狀,用紗布隔著熱敷,貼在囟門(嬰兒頭頂的軟骨部位),再用熨斗熨透,就能痊癒。
人參散,治療肺氣不暢通,導致鼻塞向上阻塞。
配方:人參、白茯苓、陳皮、黃芩、麻黃、羌活、川椒(去除籽和開裂的,炒至出汗。各取半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杯半煎至七分,飯後溫服。
蓽澄茄丸,治療鼻塞不通。
配方:蓽澄茄(半兩)、薄荷葉(三錢)、荊芥穗(二錢半)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丸子,像櫻桃般大小,每次服用一顆,睡前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吞下藥汁。
南木香膏,治療鼻塞不通暢。
配方:南木香、川當歸、川芎、通草、細辛、蕤仁(去殼)、白芷(各等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與羊骨髓一起熬煮,直到白芷呈現黃色,去除藥渣,再做成如豆子大小的丸子,塞入鼻孔內,立刻就會通暢。
通關散,治療因腦風引起的鼻塞不通,聞不到香臭,或者流清鼻涕、頻繁打噴嚏,肩頸僵硬,頭暈眼花,後腦勺發冷怕寒。
配方:原蠶蛾(瓦片上焙黃)、白附子(炮製過)、益智仁、白蒺藜、薄荷、苦參(各一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服。
(《和劑局方》)通頂散,治療鼻塞聞不到香臭。
配方:胡黃連(研磨)、滑石(研磨。各一分)、瓜蒂(七枚,研磨)、麝香(一錢)、蟾酥(半錢,研磨)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混合,每次用少許吹入鼻孔內,即可痊癒。
瓜蒂散,治療鼻塞聞不到香臭。
配方:瓜蒂、藜蘆(各等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一錢,用棉布包裹塞入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