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 (1)
卷之九 (1)
1. 內經敘論
《內經》曰:諸脈者,皆屬於目。目得血而能視。
《針經》曰:五臟六腑注於目而為之睛,睛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則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中其情,則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歧。
故目者五臟六腑之精,榮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主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發於陰,白眼赤脈發於陽,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精神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之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所有的經脈,都與眼睛相連。眼睛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看見東西。
《針經》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眼睛,形成眼珠。眼珠的凹陷處稱為眼眶,骨頭的精華形成瞳孔,筋的精華形成黑眼珠,血的精華形成眼部的脈絡,眼眶氣的精華形成白眼珠,肌肉的精華則負責約束和包覆,包裹著筋骨血氣的精華,並與經脈相連形成系統,向上連接到大腦,向後從頸部延伸出來。所以,當邪氣侵入頸部,如果正好遇到身體虛弱的時候,邪氣侵入就會很深,會沿著眼部的經絡進入大腦,導致大腦暈眩,大腦暈眩就會牽引眼部的經絡使其緊張,眼部經絡緊張就會導致眼睛眩暈、轉動。如果邪氣侵擾人的情感,導致精氣所中的地方不協調,就會精氣渙散,精氣渙散就會導致看東西有重影。
所以說,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的所在,是營衛之氣和魂魄經常活動的地方,也是神氣主管的部位。所以,精神過度勞累就會導致魂魄渙散,意志混亂。因此,瞳孔和黑眼珠屬於陰,白眼珠和紅色的脈絡屬於陽。陰陽相互協調傳遞,才能使眼睛明亮。眼睛是心的使者,心是神明居住的地方。所以,當精神混亂而不能轉動時,突然看到不尋常的事物,精神、魂魄分散不和諧,就稱之為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