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 (5)
卷之六十 (5)
1. 治疝攻下諸劑
(《良方》)芫花丸,治寒疝積聚動搖,大者如鱉,小者如杯,乍來乍去,在於小腹及腸胃間,或大腑不通,腸鳴,寒氣上搶,胸脅滿悶。
芫花(二兩,醋炒),川椒(炒),川大黃(炒),川烏頭(制),細辛,赤芍藥,桂心,赤茯苓,木香(各一兩),吳茱萸(湯泡微炒),半夏(泡),桔梗(半兩)
上末,楝蜜丸,梧桐子大。酒送下七丸,日進三服,下物如泥。
(《良方》)茴香楝實丸,治諸疝痛。
小茴香,川楝子(各兩半),吳茱萸(二兩),海藻(酒洗),青皮(各一兩),木香,澤瀉(各半兩),青鹽(三錢),三稜(醋炒),莪朮(酷炒。各七錢半),黑牽牛(七錢,半生半炒)
上將川楝、茴香、茱萸用酒、醋、童便各浸半日,又用巴豆去皮、斑蝥去翅足各二十五個,以川楝、茴香、青皮同炒得所,去豆、蝥不用,余為細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鹽湯下。
(《良方》)海藻丸,治奔豚、疝氣、膀胱小腸氣、㿗疝、木腎、小兒偏墜。
海藻(洗焙),木香,檳榔,川椒(去目炒),甘遂(各半兩),川烏(半兩,炮。小兒不用,老人用一錢),吳茱萸(四錢,炒),茴香(炒),澤瀉(各二錢),豬苓(去皮,三錢),白牽牛,黑牽牛(各取頭末,半兩)
上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五十丸加至百丸,利下黃涎為效。十五歲以下者服二十五丸至五十丸。此藥不特利大便,亦利小便。服藥後忌甘草,相反。
(《局方》)三白散,治膀胱濕熱相乘,陰囊腫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二兩),桑白皮(炒),白朮(炒),陳皮(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薑湯調下。
(《局方》)復元通氣散,治前證。
舶上茴香,穿山甲,蛤粉(炒。各二兩),牽牛頭末,玄胡索,陳皮,木香,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前熱酒調下。
(子和)禹功散,治同前。
黑牽牛(頭末,四兩),茴香(炒一兩)
為末,薑汁點湯,臨睡調服二錢。
(《本事》)立效散,治同前。
川芎,川楝子,青皮,舶上茴香,牽牛(炒),桃仁(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無灰酒一盞煎,食前溫服。
(《良方》)宣胞丸,治外腎腫痛。
黑牽牛(頭末,半生半熟),青木香(一兩。斑蝥七個同炒,去蝥不用),川木通(炒。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或鹽湯送下。
(《良方》)神效丸,治腎囊腫大。
黑牽牛(一兩,炒黃色,香熟為度),舶上硫黃(研為末,拌牽牛,五錢)
上二味和極勻,將牽牛紙襯於地上一宿研末用,蒸餅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白話文:
芫花丸,用來治療因為寒冷引起的疝氣,這種疝氣會聚集在腹部,時而移動,大的像鱉,小的像杯子,時來時去,位置在小腹和腸胃之間,可能會導致大便不通,腸鳴,寒氣上衝,胸脅滿悶。
藥材包含:芫花(醋炒)、川椒(炒)、川大黃(炒)、制川烏頭、細辛、赤芍藥、桂心、赤茯苓、木香、吳茱萸(湯泡微炒)、半夏(泡)、桔梗,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用酒送服七顆,一天服用三次,排泄物會像泥漿一樣。
茴香楝實丸,用來治療各種疝氣引起的疼痛。
藥材包含:小茴香、川楝子、吳茱萸、海藻(酒洗)、青皮、木香、澤瀉、青鹽、三稜(醋炒)、莪朮(醋炒)、黑牽牛(半生半炒)。先將川楝子、茴香、吳茱萸用酒、醋、童便浸泡半天,再將巴豆去皮、斑蝥去翅足,用川楝子、茴香、青皮一起炒,之後去除巴豆和斑蝥不用,剩下的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十到十五顆,用鹽水送服。
海藻丸,用來治療奔豚(指氣從下腹上衝的病症)、疝氣、膀胱小腸氣、㿗疝(指睪丸腫大下墜)、木腎(指陰囊腫硬如木)、小兒偏墜(指一側睪丸下墜)。
藥材包含:海藻(洗焙)、木香、檳榔、川椒(去籽炒)、甘遂、炮製過的川烏(小孩不用,老人用少量)、吳茱萸(炒)、茴香(炒)、澤瀉、豬苓(去皮)、白牽牛、黑牽牛(取頭末)。磨成粉末,用水滴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空腹用溫酒或鹽水送服五十到一百顆,如果排出黃色黏液就表示有效。十五歲以下的兒童服用二十五到五十顆。這個藥不僅能通大便,也能通小便。服藥後忌食甘草,因為會產生相反作用。
三白散,用來治療膀胱濕熱,導致陰囊腫大、小便不暢。
藥材包含:白牽牛、炒過的桑白皮、炒過的白朮、陳皮,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薑湯調服。
復元通氣散,也用來治療和三白散相同的病症。
藥材包含:舶上茴香、穿山甲、蛤粉(炒)、牽牛頭末、玄胡索、陳皮、木香、炙甘草。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飯前用熱酒調服。
禹功散,也用來治療和三白散相同的病症。
藥材包含:黑牽牛(頭末)、炒過的茴香,磨成粉末,用薑汁點湯,睡前調服二錢。
立效散,也用來治療和三白散相同的病症。
藥材包含:川芎、川楝子、青皮、舶上茴香、炒過的牽牛、桃仁,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無灰酒煎煮後,飯前溫服。
宣胞丸,用來治療外腎(陰囊)腫痛。
藥材包含:黑牽牛(頭末,半生半熟)、青木香(用斑蝥同炒,去除斑蝥)、炒過的川木通。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顆,用溫酒或鹽水送服。
神效丸,用來治療腎囊(陰囊)腫大。
藥材包含:黑牽牛(炒至黃色,有香味)、舶上硫黃(研磨成粉,與牽牛混合)。將這兩味藥混合均勻,用牽牛紙襯在地上放置一晚後研磨成粉,用蒸餅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顆,空腹用鹽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