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脈候
陳無擇曰:腳氣不專主於一氣,亦不專在一經,故與中風寒暑濕為異耳。兼有所雜生諸病,未易分別,須尋三陰三陽病所在,後察脈之虛實為治。自汗走疰為風勝,無汗攣急掣痛為寒勝,腫滿重著為濕勝,煩渴躁熱為暑勝。四氣兼中者,但推其多者為勝,分其表裡以施治也。
脈浮為風,緊為寒,緩細濡弱為濕。洪數者為熱,遲澀者為寒。沉而弦者亦為風,沉而緊者為寒。沉細為濕,沉數為熱。脈浮見於陽者在外宜發散,脈沉見於陰者宜疏利。腳氣病恍惚妄言,嘔吐不食,睡臥不安,左寸脈乍大乍小乍有乍無者死。
白話文:
陳無擇說:腳氣病不單純只是一種病氣,也不只發生在特定一條經絡上,所以它和中風、寒、暑、濕等病症有所不同。腳氣病會夾雜其他病症,很難分辨,必須先找出三陰三陽經絡的病變部位,然後觀察脈象的虛實來進行治療。
如果出現自汗、遊走性疼痛,通常是風邪偏盛;沒有汗、肌肉攣縮、抽痛,通常是寒邪偏盛;腫脹、沉重、固定,通常是濕邪偏盛;煩躁口渴、發熱,通常是暑邪偏盛。如果四種邪氣兼而有之,就以偏盛的邪氣為主來判斷,然後根據病在體表或體內來施治。
脈象浮現,通常是風邪;脈象緊繃,通常是寒邪;脈象緩慢、細微、柔軟無力,通常是濕邪;脈象洪大且跳動快速,通常是熱邪;脈象遲緩且滯澀,通常是寒邪;脈象沉在深處且像弓弦一樣繃緊,也是風邪;脈象沉在深處且緊繃,也是寒邪;脈象沉在深處且細微,通常是濕邪;脈象沉在深處且跳動快速,通常是熱邪。脈象浮現在陽經,表示病在體表,適合用發散的方式治療;脈象沉在陰經,表示病在體內,適合用疏導的方式治療。
腳氣病如果出現精神恍惚、胡言亂語、嘔吐、吃不下東西、睡不安穩等症狀,且左手寸口的脈象時大時小、時有時無,這表示病情危急,預後不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