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豁痰諸劑

(《局方》)加味二陳湯,治右脅痰積痛。導痰湯,治痰積流注。(二方並見痰門。)

香橘湯,治七情所傷,中脘不快,痰氣。

香附子(炒),橘紅,半夏(制。各二三錢),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化氣湯,治諸脅痛皆生於氣,又治息積癖於脅下,偏脹,不思飲食,痰因氣滯,及治心脾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

砂仁,桂心,木香(各二兩),茴香,丁香,青皮,陳皮,白姜(炮),莪朮(煨。各四兩),胡椒,沉香(各一兩),甘草(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姜蘇鹽湯空心調服。

貼脅痛,用芥菜子水研服。或琥珀、或吳茱萸醋研敷。

白話文:

加味二陳湯: 用於治療右邊脅肋因痰積聚而引起的疼痛。 導痰湯: 用於治療痰積流竄引起的疾病。(這兩個方子在專門討論痰的章節中也有提到。)

香橘湯: 用於治療因情緒波動導致的,胸口(中脘)不舒服,有痰和氣滯的狀況。 藥方組成:炒過的香附子、橘紅、製過的半夏,各二到三錢;甘草一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水一碗半,放入五片薑和一顆紅棗,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化氣湯: 用於治療各種肋骨疼痛,這些疼痛多因氣滯引起;也用於治療因氣滯引起的,積聚在脅肋下的腫塊,導致脅肋偏側脹痛、食慾不佳,以及因氣滯引起的痰;還能治療心脾疼痛、嘔吐酸水、男性疝氣,以及女性因脾血氣不調引起的疾病。 藥方組成:砂仁、桂心、木香各二兩;茴香、丁香、青皮、陳皮、炮製過的白姜、煨過的莪朮各四兩;胡椒、沉香各一兩;甘草三兩。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紫蘇和鹽煮的湯,在空腹時調服。

貼脅痛: 治療脅肋疼痛的方法,可以用芥菜子研磨後用水沖服;或者將琥珀、吳茱萸研磨後用醋調成糊狀敷在疼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