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脈候
《內經》曰:肝脈搏堅而長,色不澤,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若軟而散,其色澤者,當病溢飲者,暴渴多飲而溢入於肌膚腸外也。肝脈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若脅下痛有氣支滿引小腹而痛,時小便難,苦目眩,頭腰背痛,足為逆寒,時癃,婦人月水不來,時無時有,得之少時,有墜墮。脈雙弦者,肝氣有餘兩脅作痛。
(雙弦者,兩手俱弦也。脅痛脈沉澀是郁。細緊或弦者怒氣。弦澀者順,洪大者逆。脈弦而急,脅下如刀刺,狀如飛屍,不死。)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肝脈摸起來堅硬且長,顏色沒有光澤,就會生病,感覺脈搏下墜且搏動,這是因為血停留在脅肋下方,會使人呼吸急促、氣向上逆。如果脈象摸起來柔軟而散,且顏色有光澤,就應該是患了溢飲,會突然感到口渴、大量喝水,導致水分積存在肌肉皮膚和腸道之外。肝脈按下去感覺沉而急促,浮起來也是一樣,如果出現脅肋下方疼痛,有氣體支撐脹滿,牽引到小腹也痛,時常小便困難,苦於頭暈目眩,頭部、腰背疼痛,腳部冰冷,時而排尿困難,婦女會月經不來,或時有時無,剛開始時,會有下墜感。如果兩手的脈都呈現弦脈,表示肝氣過盛,兩脅會疼痛。
(所謂「雙弦」,是指兩手的脈象都呈現弦脈。脅肋疼痛且脈象沉澀,表示氣機鬱結。脈象細緊或弦,表示容易發怒。脈象弦而澀,表示情況還算順利,脈象洪大,表示情況不順利。脈象弦而且急促,脅肋下方像刀刺一樣疼痛,感覺像要魂飛魄散,但不會死。)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