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七 (1)
卷之五十七 (1)
1. 和解諸劑
芍藥甘草湯,治四時腹痛。
白芍藥,炙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溫服。
《元戎》云:腹痛脈弦傷氣用本藥。脈洪傷金,加黃芩;脈緩傷水,加桂枝;脈遲傷火,加乾薑;膩澀傷血,加當歸。
加減小柴胡湯,治寒熱脈弦,腹中痛。
本方去黃芩加芍藥。
黃芩芍藥湯,治腹痛,脈洪大。
黃芩,白芍藥,甘草(各等分)
水加姜煎服。
黃連湯,治胸中有熱,胃中有邪。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人參(各二錢),半夏(半合)
上咀,水盞、棗二枚煎服。
(《元戎》)四物苦楝湯,治臍下虛冷,腹痛。
四物湯(二兩),玄胡索,苦楝(各半兩)
㕮咀水煎服。
白話文:
和解諸劑
芍藥甘草湯,治療各種季節引起的腹痛。
白芍藥、炙甘草(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水一碗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溫熱時服用。
《元戎》提到:腹痛且脈象呈弦狀,是氣受傷,適合使用此方。脈象洪大是金受傷,加黃芩;脈象緩慢是水受傷,加桂枝;脈象遲緩是火受傷,加乾薑;脈象黏膩澀滯是血受傷,加當歸。
加減小柴胡湯,治療寒熱交替,脈象呈弦狀,且腹部疼痛。
此方將原方中的黃芩去除,加入芍藥。
黃芩芍藥湯,治療腹痛,脈象洪大。
黃芩、白芍藥、甘草(各取等量)
加水和生薑煎煮後服用。
黃連湯,治療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
黃連、炙甘草、乾薑、桂枝、人參(各二錢),半夏(半合)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一碗,紅棗二枚煎煮後服用。
《元戎》提到:四物苦楝湯,治療肚臍以下虛寒、腹痛。
四物湯(二兩),玄胡索、苦楝(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煎煮後服用。
2. 疏下諸劑
(仲景)桂枝加大黃湯,治腹滿時痛,煩躁。
桂枝,生薑(各三錢),芍藥(六錢),大黃(一錢),甘草(二錢)
上咀,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調胃承氣湯,大陷胸湯,大承氣湯,小胃丹(並見寒門)
白話文:
桂枝加大黃湯:這個方子是治療肚子脹滿、有時候會疼痛,並且感到煩躁不安的狀況。
藥材組成:桂枝、生薑(各三錢),芍藥(六錢),大黃(一錢),甘草(二錢)。
煎煮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放入一碗半水,加入三片生薑、兩顆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
調胃承氣湯、大陷胸湯、大承氣湯、小胃丹(這些方子都在「寒門」篇章裡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