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六 (1)
卷之五十六 (1)
1. 脾痛敘論
大抵人病胸膈心腹疼痛,動輒飲食勞倦所傷,則脾氣為之鬱滯,或犯寒暑濕熱及食積痰氣,脾受之而作心痛,此脾痛也,非心也。心痛門具九種之痛,從可審矣。凡脾家作痛,每每停聚不散,或滿或脹,或不思食,膈間水聲,食物相觸則作疼痛。其有乍作乍止、來去無定、嘔吐清水、面白無常者,蟲痛也。
雖云知其脾家作痛,亦當察其所傷之殊而分治之。痛止之後尤當調養脾胃正氣,節慎起居飲食,不使復傷,可謂標本兼該而不遺矣。《直指》云:療病如瀚衣,必去其垢汙,而後可以加漿飾,斯言得之矣。
白話文:
一般來說,人會感到胸口、橫膈膜、心窩到腹部一帶疼痛,常常是因為飲食不當、過度勞累所導致,使得脾氣運行不暢、停滯不通。有時也可能是因為受到寒冷、暑熱、潮濕、燥熱,或是因為吃太多東西、痰飲阻滯等因素,導致脾受到損傷而引起心窩疼痛。這種疼痛其實是脾痛,並非真正的心痛。關於心痛,已經有九種不同類型的疼痛描述,可以仔細分辨。
凡是脾臟引起的疼痛,通常會停留在某處難以消散,可能會感覺到腹部脹滿、腹脹,或是沒有食慾、胸膈之間有水聲,當食物碰到就會感到疼痛。另外,如果疼痛時有時無、來去不定、會嘔吐出清澈的水、臉色蒼白不穩定,這就是蟲痛。
雖然知道這是脾臟引起的疼痛,但也應該仔細觀察是受到哪種損傷所導致,再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治療。疼痛停止後,更應該調養脾胃的正氣,注意作息起居和飲食,避免再次受到損傷,這樣才算是標本兼治,不會有所遺漏。《直指》這本書說:「治療疾病就像清洗衣服,必須先去除污垢,才能漿洗裝飾。」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