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六 (2)

1. 心痛非真心痛即胃脘胞絡脾絡相似

丹溪曰:心痛即胃脘痛也,雖日數多不吃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物還痛,必須三五服藥後方吃物。痛甚者脈必伏,用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參、術。

楊仁齋曰:紫之奪朱,相去一間耳,而毫釐疑似,實霄壤焉。夫心為五官之主,百骸之所聽命者也。心之正經果為風冷邪氣所幹,果為氣血痰火所犯,則其痛徹背,脅脹胸煩咽乾,兩目赤黃,手足俱青至節,朝發而暮殂矣。然心之胞絡與胃口相應,往往脾痛連心,或陽虛陰厥亦令心下急痛,或他臟之邪亦有客乘於心者。是則心之別脈受焉爾,真心之痛豈容比之如是乎?

白話文:

朱丹溪說:所謂的心痛,其實就是胃脘痛。即使這種疼痛持續多日,不吃東西也不會死。如果疼痛剛停止就吃東西,疼痛又會發作,必須要吃三到五服藥後才能進食。疼痛劇烈的時候,脈象一定會沉伏,要用溫熱的藥物如附子之類,不能用人參、白朮。

楊仁齋說:紫色和紅色雖然只差一點點,但就像毫釐之間的差異,實際上卻有天壤之別。心是五官的主宰,全身各處都聽從它的指揮。如果心臟的正經真的受到風寒邪氣侵擾,或是受到氣血、痰火的影響,那種疼痛會痛徹後背,胸脅脹滿、胸悶煩躁、咽喉乾燥,雙眼赤紅發黃,手腳會發青直到關節,甚至可能早上發病晚上就死亡。然而,心包絡和胃口是相對應的,常常是脾痛會牽連到心臟,或者因為陽氣虛弱、陰氣厥逆也會導致心下急痛,又或者其他臟腑的邪氣也會侵犯到心臟。這些情況實際上是心臟的支脈受到影響,並非真正的心痛,怎麼可以相提並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