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五 (1)

1. 皮風搔癢門(有熱有寒有虛有實)

鬱熱生風作癢者,宜清熱、疏風、涼血,子和法妙。經曰:諸癢為虛。肺主氣,司布皮毛。肺氣不通而癢者,宜防風、參、耆、白朮之類補之。衛陽腠實閉固,熱鬱,衛氣不和,為之實,宜調氣、和血、散郁之劑。

玄參升麻湯,治皮風搔癢不能忍。

玄參,升麻,白芷(各一錢),蟬蛻,防風,甘草,黃耆(各七分)

蔥一寸,水煎服。

消風散

蘇州,薄荷葉,蟬蛻(去頭足土淨。各等分)

為末,食遠溫酒調下二錢。

防風通聖散,治皮風搔癢,服後隨吃熱羹,得汗為妙。

加味補中益氣湯,治中氣不足,衛氣不舒,以致搔癢。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各一錢),陳皮,甘草,升麻,柴胡,防風,白芷,川芎(各五分)

加薑棗煎服。

澡洗湯,治一切風疾篷。

乾荷葉,藁本,甘松,白芷,威靈仙,蒼耳草,忍冬藤,煨鹽

每用三兩,煎水一桶,去滓,浴數次自愈。

史國公浸酒仙方,治皮風撥癢,日服數次自愈。(方見風門。),諸風應效酒(方見歷節風門。)

荻港青藤膏,每服酒調三匙,臨臥服。

白話文:

皮膚搔癢,這類問題可能因為體內有熱、有寒,或是身體虛弱、實證等不同情況。

如果是因為體內鬱積的熱氣產生風邪而引起的搔癢,應該用清熱、疏散風邪、涼血的方法來治療,子和的治療方法很有效。經書上說:「各種搔癢都是因為虛弱引起的。」肺臟主管氣,負責將氣布散到皮膚毛髮。如果肺氣不通暢而引起搔癢,應該用防風、人參、黃耆、白朮等藥材來補養肺氣。如果衛陽之氣閉塞,導致熱氣鬱積,衛氣不調和,這屬於實證,應該用調理氣機、調和血脈、疏散鬱結的藥劑來治療。

玄參升麻湯,可以治療皮膚搔癢到無法忍受的狀況。

藥方組成:玄參、升麻、白芷(各三克),蟬蛻、防風、甘草、黃耆(各二克)。蔥一小段,用水煎煮後服用。

消風散

藥方組成:蘇州薄荷葉、蟬蛻(去除頭、足和泥土,各取等量)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六克,用溫酒調服,在飯後稍遠時服用。

防風通聖散,可以治療皮膚搔癢,服用後最好搭配熱湯,幫助發汗效果會更好。

加味補中益氣湯,可以治療因為中氣不足、衛氣不暢而引起的搔癢。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各三克),陳皮、甘草、升麻、柴胡、防風、白芷、川芎(各一點五克)

加入生薑、紅棗煎煮後服用。

澡洗湯,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

藥方組成:乾荷葉、藁本、甘松、白芷、威靈仙、蒼耳草、忍冬藤、煨鹽

每次取用九十克,用水煎煮一大桶,去除藥渣,用藥液沐浴數次,病症自然痊癒。

史國公浸酒仙方,可以治療皮膚搔癢,每天服用數次就會痊癒(藥方在「風門」篇章中)。諸風應效酒(藥方在「歷節風門」篇章中)。

荻港青藤膏,每次服用時用酒調和三匙,在睡前服用。

2. 風痹癮疹門

風氣挾熱,鬱於腠理,無從發散,起於皮膚,不紅不腫,惟有顆粒高起而作癢者,痹也。略有形跡見於皮膚者,癮疹也。要皆風熱之所為,郁不散而成也。或因浴有湊風,汗出脫解而得之者,為挾暑溫,久而不退,必亦為瘡疹丹毒,自微至著,不可不知。

加味羌活散,治風寒濕熱外搏肌膚,發為癮疹。

羌活,前胡(各一錢),人參,桔梗,天麻,蟬蛻,薄荷,川芎(各七分),枳殼,柴胡,茯苓,甘草(三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胡麻散,治脾肺風毒鬱滯皮膚,或如蟲行,結成痹疹,搔癢無時。

胡麻,荊芥穗,苦參,何首烏,成靈仙(各等分),甘草(炙,減半)

為末,薄荷湯或酒調下三錢,得汗妙。

天麻散,治風熱癮疹。

天麻,川芎,升麻,半夏,防風,細辛,羌活,荊芥穗,蟬蛻,甘草(各等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服。挾寒加桂。挾暑加黃芩、柴胡。挾濕加茯苓、蒼朮。

大胡麻散,治風熱癮疹搔癢。

胡麻子(二兩),苦參,荊芥,何首烏,威靈仙,防風,石菖蒲,牛蒡子,菊花,蔓荊子,白蒺藜,甘草(各七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薄荷湯調下,助以熱蔥湯出汗。

殭蠶散,治癮疹。

白殭蠶(直者去嘴炒黃),為末,薑湯調下一錢。

玄參升麻湯(方見皮風門),治癮疹搔癢。消風散(同上)

犀角消毒飲,治大人小兒風鬱結,遍身瘡疹搔癢,或項下結核,及小兄痘疹已出未出,熱毒不解,急可服此。

防風鼠黏子(二錢,炒研),荊芥(一錢),甘草(八分),犀角(磨汁)

上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溫服。

白話文:

風邪夾帶熱邪,鬱積在皮膚紋理之間,無法發散出去,就會在皮膚表面產生變化,這種情況通常不會紅腫,只會出現一顆顆突起的顆粒,並且會感到搔癢,這就稱為「痹」。如果只是在皮膚上出現輕微的痕跡,就稱為「癮疹」。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因為風熱邪氣所引起,鬱積不散而造成的。有時候是因為洗澡時不慎受到風邪侵襲,或是因為大量出汗後毛孔疏鬆而受邪,這種情況多半夾雜著暑熱,如果久久不退,很可能就會轉變成瘡疹或丹毒,病情會由輕微轉為明顯,不可不注意。

加味羌活散,可以用來治療風寒濕熱等外來邪氣侵襲肌膚,引起的癮疹。

藥方組成:羌活、前胡(各一錢)、人參、桔梗、天麻、蟬蛻、薄荷、川芎(各七分)、枳殼、柴胡、茯苓、甘草(三分)。

使用方法: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放溫後在飯前服用。

胡麻散,可以用來治療因為脾肺受到風毒影響,導致邪氣鬱積在皮膚,出現像蟲爬一樣的感覺,或是形成痹疹,讓人時時搔癢難耐。

藥方組成:胡麻、荊芥穗、苦參、何首烏、威靈仙(各等份)、甘草(炙,用量減半)。

使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薄荷湯或酒調和服用三錢,如果能出汗效果會更好。

天麻散,可以用來治療風熱引起的癮疹。

藥方組成:天麻、川芎、升麻、半夏、防風、細辛、羌活、荊芥穗、蟬蛻、甘草(各等份)。

使用方法: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煮後服用。如果夾帶寒邪,可以加入桂枝。如果夾帶暑熱,可以加入黃芩、柴胡。如果夾帶濕邪,可以加入茯苓、蒼朮。

大胡麻散,可以用來治療因為風熱引起的癮疹,並伴隨搔癢。

藥方組成:胡麻子(二兩)、苦參、荊芥、何首烏、威靈仙、防風、石菖蒲、牛蒡子、菊花、蔓荊子、白蒺藜、甘草(各七錢)。

使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薄荷湯調和服用,並喝熱蔥湯幫助出汗。

殭蠶散,可以用來治療癮疹。

藥方組成:白殭蠶(選擇筆直的,去除嘴部後炒黃),磨成粉末。

使用方法:用薑湯調和服用一錢。

玄參升麻湯,可以治療癮疹搔癢。(藥方在「皮風門」篇章中有提到) 消風散,可以治療癮疹搔癢。(藥方在「皮風門」篇章中有提到)

犀角消毒飲,可以用來治療大人小孩因為風邪鬱結,導致全身出現瘡疹搔癢,或是頸部出現結核,以及小兒痘疹已經或尚未發出,熱毒無法解除的緊急情況。

藥方組成:防風鼠黏子(二錢,炒過後磨成粉)、荊芥(一錢)、甘草(八分)、犀角(磨汁)。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後,在飯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