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拔萃》)通氣防風湯,治肩背痛不可回顧者,太陽氣鬱而不行也,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者,此足太陽經不通也。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各五分),川芎,荊芥(各三分)

上咀,水盞半,姜一片、蔥一根,煎服。

羌活勝濕湯,治肩背痛如負重,身體沉沉,此寒濕也,加防己、附子各五分。(方見濕門)

蒼朮復煎散,治寒濕合作,腦右痛,惡寒,項筋脊骨強,肩胛脹痛,膝臏痛,無力以行。

蒼朮,羌活(各一錢),白朮,澤瀉,升麻,柴胡,藁本,黃柏,紅花(各五分)

先煎蒼朮湯二盞,次投諸藥同煎服取汗。

通氣散,治風熱束肩背痛。

防風,藁本,羌活,獨活(各八分),黃芩(酒炒),黃連(薑汁炒。各一錢)

虛加人參。水煎溫服。

烏藥順氣散,治濕痰氣滯臂痛,不能舉動。(方見風門。)

消飲丸、倍術丸,治酒癖停飲臂痛。(方見飲門。)

天仙飲,治痰痓臂痛。

片薑黃(一錢半),天仙藤,羌活,白朮,白芷梢(各八分),半夏(一錢)

上咀,水盞半,姜五片,煎服。

消痰茯苓丸,治臂痛不能舉手及左右轉移,或兩臂如人抽拽。

半夏(半兩),白茯苓(一兩),風化朴硝(一分),枳殼(炒,半兩)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白話文:

藥方

**通氣防風湯:**這個藥方是治療肩膀和背部疼痛,導致無法回頭看的狀況,這是因為太陽經氣鬱結不通暢,所以用風藥來疏散它。如果是脊椎痛、脖子僵硬、腰部像要折斷、脖子像被拔出的感覺,這就是足太陽經不通暢了。

藥材:羌活、獨活(各三克),藁本、防風、甘草(各一點五克),川芎、荊芥(各一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約180毫升,放入薑一片、蔥一根,一起煎煮後服用。

**羌活勝濕湯:**這個藥方是治療肩膀和背部疼痛,感覺像背著重物,身體沉重,這是因為寒濕所致,可以加入防己、附子各一點五克。(具體藥方請參閱「濕門」相關內容)

**蒼朮復煎散:**這個藥方是治療寒濕合併造成的腦袋右側疼痛、怕冷、頸部肌肉僵硬、脊椎骨強硬、肩胛骨脹痛、膝蓋疼痛,無力行走。

藥材:蒼朮、羌活(各三克),白朮、澤瀉、升麻、柴胡、藁本、黃柏、紅花(各一點五克)。

用法:先用蒼朮煎煮兩碗湯,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服用後以發汗為目標。

**通氣散:**這個藥方是治療風熱引起的肩膀和背部疼痛。

藥材:防風、藁本、羌活、獨活(各二點四克),黃芩(用酒炒)、黃連(用薑汁炒,各三克)。

用法:體質虛弱者可以加入人參。加水煎煮後溫服。

**烏藥順氣散:**這個藥方是治療因為濕痰和氣滯引起的胳膊疼痛,無法抬舉。(具體藥方請參閱「風門」相關內容)

**消飲丸、倍術丸:**這個藥方是治療因酒癮引起的停飲導致的胳膊疼痛。(具體藥方請參閱「飲門」相關內容)

**天仙飲:**這個藥方是治療痰引起的胳膊疼痛。

藥材:片薑黃(四點五克),天仙藤、羌活、白朮、白芷梢(各二點四克),半夏(三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約180毫升,放入薑五片,一起煎煮後服用。

**消痰茯苓丸:**這個藥方是治療胳膊疼痛無法抬舉,或左右轉動困難,或感覺兩臂像被拉扯一樣。

藥材:半夏(十五克),白茯苓(三十克),風化朴硝(零點三克),枳殼(炒過,十五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煮成糊狀,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