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丹溪)威靈仙丸,治濕痰風痛,周身不已。
威靈仙(酒炒),桂枝,羌活(各三錢,以其走骨節),南星(制),蒼朮(泔浸),黃柏(酒炒各二兩),神麯(炒),川芎(各一兩),防已(下行),白芷,桃仁(各半兩),紅花(錢),草龍膽(五分,下行去濕)
為末,神麯糊丸,梧桐子大,空心白湯下一百丸。
(仲景)麻黃湯,治傷寒無汗身痛。
桂枝麻黃各半湯,治太陽脈浮緩,如瘧,身痛無汗。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方並見傷寒門。)
(《直指》)舒筋散,治風淫血刺,身體疼痛,四肢拘攣。
延胡索(炒),當歸,辣桂(去粗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調下。延胡索能活血理氣除風濕。
沉香鱉甲散,治勞倦身痛。
人參,黃耆,秦艽,熟附子,沉香,木香,柴胡,牛膝,當歸(各半兩),桂(一錢),鱉甲(酒炙去弦,五錢),全蠍,羌活,半夏(制,三錢)
為末,蔥薑棗煎湯,下二錢,調服。
(東坡)聖散子,治風寒濕氣,遍身疼痛。(見瘴氣門)
(《拔萃》)當歸拈痛湯,治濕熱病,肢節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疰足脛腫痛。(方見腳氣門)
(《直指》)麒麟竭散,治寒濕搏於經絡,以致氣血凝位,遍身疼痛。
血竭,沉香,沒藥,白芍藥,當歸(各半兩),虎脛骨(酥炙,一兩),麝香(二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前溫酒調下。
諸風應效酒方,治一切風寒濕痹,通身疼痛。
人參順氣散,加川芎治身疼通用。
加味五痹湯,治風淫身痛。左經丸
麝香丸(並見風門。)
黃耆建中湯,加川芎、當歸治血刺身疼。(方見濕門。)
大半夏湯加陳皮、肉桂,治痰滯身疼。(方見痰飲門。)
十全大補湯加陳皮、半夏,治勞倦身痛。(方見虛損門。)
白話文:
藥方
(丹溪)威靈仙丸,治療因濕氣引起的痰和風邪導致的疼痛,這種疼痛會遍及全身,持續不斷。
藥材包含:威靈仙(用酒炒過),桂枝,羌活(各三錢,因為它們能走竄骨節),製過的南星,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黃柏(用酒炒過,各二兩),炒過的麥芽,川芎(各一兩),防己(幫助藥性向下走),白芷,桃仁(各半兩),紅花(一錢),草龍膽(五分,幫助藥性向下走,去除濕氣)。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麥芽糊做成丸子,如梧桐子般大小,每天早上空腹時用白開水吞服一百丸。
(仲景)麻黃湯,治療傷寒,症狀是沒有汗,全身疼痛。
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太陽經脈浮緩,像瘧疾一樣,身體疼痛且不出汗。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療風濕相互搏結,導致全身疼痛。(這個方子在《傷寒論》中可以找到。)
(《直指》)舒筋散,治療風邪侵入血脈,導致身體疼痛,四肢攣縮。
藥材包含:炒過的延胡索,當歸,肉桂(去除粗糙外皮,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延胡索可以活血理氣,去除風濕。
沉香鱉甲散,治療因勞累疲倦引起的身體疼痛。
藥材包含:人參,黃耆,秦艽,熟附子,沉香,木香,柴胡,牛膝,當歸(各半兩),桂(一錢),鱉甲(用酒炙過,去除邊緣部分,五錢),全蠍,羌活,製過的半夏(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蔥、薑、棗煮的湯送服,每次服用二錢。
(東坡)聖散子,治療風寒濕氣引起的全身疼痛。(這個方子在《瘴氣門》中可以找到。)
(《拔萃》)當歸拈痛湯,治療濕熱病,症狀是肢體關節煩躁疼痛,肩背沉重,胸膈不舒暢,下肢和腳踝腫痛。(這個方子在《腳氣門》中可以找到。)
(《直指》)麒麟竭散,治療寒濕侵入經絡,導致氣血凝滯,引起全身疼痛。
藥材包含:血竭,沉香,沒藥,白芍藥,當歸(各半兩),虎脛骨(用酥油炙過,一兩),麝香(二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前用溫酒調服。
諸風應效酒方,治療各種風寒濕痹,引起的全身疼痛。
人參順氣散,加入川芎,可以治療各種身體疼痛。
加味五痹湯,治療因風邪引起的身體疼痛。左經丸。
麝香丸(這些方子在《風門》中可以找到。)
黃耆建中湯,加入川芎、當歸,可以治療血脈不暢引起的身體疼痛。(這個方子在《濕門》中可以找到。)
大半夏湯,加入陳皮、肉桂,可以治療因痰滯引起的身體疼痛。(這個方子在《痰飲門》中可以找到。)
十全大補湯,加入陳皮、半夏,可以治療因勞累疲倦引起的身體疼痛。(這個方子在《虛損門》中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