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四 (1)
卷之五十四 (1)
1. 飲酒濕熱身痛者多
凡飲酒之人時作身痛,皆濕鬱,或為項腫臂痛,或發熱而嘔吐痰涎,蓋熱在上焦,不能清利,日久醞釀生痰,留飲濕邪,鬱於項臂之間,不腫則痛,其為痰為飲為涎,三者亦各有別,治有所不同也。濕邪隨氣上浮於肺,壅嗽發動,痰也;聚於脾經,隨氣溢口角,流出不禁者,涎也;惟飲生於胃腑,為嘔為吐,胃家之病,飲之證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喜歡喝酒的人,如果時常感到身體疼痛,大多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這種濕氣鬱積可能導致脖子腫脹、手臂疼痛,或者發燒、想吐、吐出痰液等症狀。這是因為熱氣鬱積在上半身,無法順利清除,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痰液,濕氣和痰液停留在脖子和手臂之間,不腫脹就會疼痛。痰、飲、涎這三者各有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濕氣隨著氣往上跑到肺部,造成咳嗽,這就是痰。濕氣積聚在脾經,隨著氣從嘴角溢出,無法控制,這就是涎。只有「飲」是產生在胃裡,會導致嘔吐,這是胃部的疾病,也是飲證的表現。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