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三 (1)
卷之五十三 (1)
1. 【發散風寒諸劑】
(《局方》)川芎茶調散,治諸風上攻,偏正頭痛,鼻塞聲重。
薄荷葉(二兩),荊芥穗,川芎(各一兩),羌活,白芷,甘草(各半兩),細辛,防風(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治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厥頭痛,其脈沉細。
麻黃,細辛(各六錢),附子(一個,去皮臍生用)
上咀,水三升三合,先煮麻黃令沸,減七合,掠去上沫,納諸藥,煎取一升,去渣,分三服。
(東垣)羌活附子湯,治冬犯寒,腦痛及齒亦痛,名曰腦風。
麻黃,附子(炮),防風,白芷,殭蠶,黃柏(各七分),羌活,蒼朮(各五分),升麻(二分),黃耆(三分),甘草(二分),佛耳草(三分,無嗽不用)
上咀,水二盞煎一盞,去渣溫服。
(河間)如聖餅子,治風寒伏留陽經,痰飲氣逆頭痛。
防風,天麻(各半兩),南星,乾薑,川芎,甘草(各一兩),半夏(半兩),川烏(去皮,一兩)
上為末,蒸餅糊調,作餅如錢。每用五餅,以荊芥末細嚼,茶清下。
(《三因》)芎半散,治傷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痛如破,兼眩運嘔吐。
附子(去皮臍生用),烏頭(去皮生用),南星,乾薑,甘草(炙),川芎,細辛(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五片,芽茶少許,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嚴氏)小芎細辛湯,治風寒在腦,或感邪濕,頭重而疼,眩運嘔吐。
川芎(二錢),細辛,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咀,水盞半,姜五片、芽茶少許,煎七分,食後服。
(《寶鑑》)》,川芎神功散,治風寒鬱熱上攻頭目,令人偏正頭痛。
川芎,川烏,白芷,南星,麻黃(各一錢),甘草(二錢五分)
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仲景)麻黃湯(治太陽傷寒,頭痛無汗。)桂枝湯(治太陽中風,頭痛有汗。見傷寒門。)
(《局方》)加減三五七散,治風寒入腦,陽虛頭痛。
山茱萸肉(一斤),細辛(半斤),乾薑(炮一斤),防風(一斤五兩),附子(十二枚,炮去皮臍),茯苓,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本事》)川芎香附湯,治厥頭痛,風寒,腦後疼,及傷寒、傷風、一切頭痛。
川芎,香附子,羌活,蒼朮(米泔浸,各一兩),細辛,茵陳(各七錢半),甘菊,薄荷,白芷(各二兩),荊芥,甘草(各八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良方》)天香散,治年久頭風不得愈者。
天南星,半夏(各制),川烏(去皮),白芷(各二錢)
上咀,作一服,水二鍾,生薑自然汁小半盞,煎一盞,食遠服。
(《三因》)藿香散,治體虛傷風,停聚痰飲,上厥頭痛,或偏正頭疼並治。
白話文:
[發散風寒諸劑]
川芎茶調散,治療各種風邪侵襲頭部引起的偏頭痛、正頭痛,以及鼻塞、聲音不清等症狀。
藥材包含:薄荷葉(八錢)、荊芥穗、川芎(各四錢)、羌活、白芷、甘草(各二錢)、細辛、防風(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調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身體陰陽經絡不通暢,導致腳部寒冷,氣向上逆行而引起的厥逆頭痛,脈象沉細。
藥材包含:麻黃、細辛(各二錢四分)、附子(一個,去除皮臍後生用)。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約六碗半煮沸,先煮麻黃至沸騰,水量減少約兩碗半時,撈去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剩約三碗,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
羌活附子湯,治療冬天感受寒邪,導致腦部疼痛,甚至牙齒也痛,這種情況稱為腦風。
藥材包含:麻黃、附子(炮製過)、防風、白芷、殭蠶、黃柏(各二分八厘),羌活、蒼朮(各二分),升麻(八厘),黃耆(一分二厘),甘草(八厘),佛耳草(一分二厘,若無咳嗽則不用)。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約二碗煎煮至一碗,去除藥渣後溫服。
如聖餅子,治療風寒邪氣潛伏在陽經,導致痰飲阻滯氣機上逆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含:防風、天麻(各二錢)、南星、乾薑、川芎、甘草(各四錢)、半夏(二錢)、川烏(去除皮,四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蒸過的餅糊調成餅狀,大小如錢幣。每次服用五個餅,搭配荊芥粉末細嚼,用茶水送服。
芎半散,治療因感受風寒,或食用生冷食物,以及氣虛痰厥引起的頭痛,頭痛劇烈如裂開一般,並伴有頭暈、嘔吐等症狀。
藥材包含:附子(去除皮臍後生用)、烏頭(去除皮生用)、南星、乾薑、炙甘草、川芎、細辛(各四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成一份,加入生薑五片,少量芽茶,用水約二碗煎煮至一碗,溫服。
小芎細辛湯,治療風寒侵襲腦部,或者感受濕邪,導致頭部沉重疼痛、頭暈、嘔吐等症狀。
藥材包含:川芎(八厘),細辛、白朮(各四厘),甘草(二厘)。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約一碗半,加入生薑五片、少量芽茶,煎煮至剩七分,飯後服用。
川芎神功散,治療風寒鬱積化熱,向上侵襲頭部,導致偏頭痛、正頭痛。
藥材包含:川芎、川烏、白芷、南星、麻黃(各四厘),甘草(一錢)。 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水煎服。
麻黃湯(治療太陽傷寒,頭痛無汗)、桂枝湯(治療太陽中風,頭痛有汗)。(這兩種方子在傷寒類別中詳述)
加減三五七散,治療風寒侵入腦部,陽氣虛弱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含:山茱萸肉(四斤)、細辛(二斤)、乾薑(炮製過,四斤)、防風(六斤),附子(四十八枚,炮製過並去除皮臍)、茯苓。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
川芎香附湯,治療厥逆頭痛,因風寒引起的腦後疼痛,以及傷寒、傷風等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
藥材包含:川芎、香附子、羌活、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各四錢),細辛、茵陳(各三錢),甘菊、薄荷、白芷(各八錢),荊芥、甘草(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調服。
天香散,治療長期頭風,久治不癒的情況。
藥材包含:天南星、半夏(皆炮製過)、川烏(去皮)、白芷(各八厘)。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成一份,用水約二碗,加入少許生薑自然汁,煎煮至剩一碗,在飯後較遠時間服用。
藿香散,治療體虛感受風邪,導致痰飲積聚,向上引起厥逆頭痛,或偏頭痛、正頭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