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脈候

岐伯曰:消渴脈實,疾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脈經》曰:緊數相搏,則為消渴。脈軟而散者,富病消渴。又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下之不肯止。寸口脈浮而遲,浮則為虛勞,衛氣不足,遲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則為氣,數則消穀失堅。

緊數相搏,則為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致一斗,腎氣丸主之。心脈滑為渴(滑者陽氣勝。)心脈微小為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實堅大者死,細而浮短者死。

白話文:

岐伯說:消渴病如果脈象實大,病得再久也可以治。如果脈象弦而小,病久了就難治。《脈經》說:脈象緊而數相互搏擊,就會形成消渴病。脈象軟而散的,是富貴人家容易得的消渴病。又說:厥陰經的病變,會出現口渴,氣上衝到心,心中疼痛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即使通便也無法停止症狀。寸口脈浮而遲,浮脈表示虛勞,衛氣不足,遲脈表示榮氣衰竭。趺陽脈浮而數,浮脈表示有氣,數脈表示消化過快而大便不成形。

脈象緊而數相互搏擊,就會形成消渴病,男子患消渴病,小便反而增多,甚至達到一斗,可以用腎氣丸來治療。心脈滑,表示口渴(滑脈表示陽氣過盛)。心脈微小,是消癉病。脈象實大,病久了也可以治,脈象堅實而大的是死症,脈象細而浮短的也是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