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九 (2)

1. 清鎮諸劑

上除另研藥外,余為細末,共和勻,入煉蜜和搗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後臨夜新竹葉湯下。

鬱金丸,治癲狂多年不愈,痰迷心竅,驚憂得之。

蟬肚鬱金(真蜀地者六兩),明礬(三兩,共為細末)

上為薄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黃石散,治心風發狂。

狗肝(一具),硝石,黃丹(各一錢半)

上以狗肝切開,二藥為末擦肝內,麻縛住,水一升煮熟,嚼津咽。

三黃丸(方見火門),以硃砂為衣,常服治癲狂癇。

一醉散,治心風發狂。

無灰酒(二碗),麻油(四兩)

上二味和勻,於鍋內慢火熬,以柳條二十根攪百下,如膏,至八分。灌病人飲盡,令熟睡,或吐或不吐,覺來自定。

牛黃瀉心湯,治心經邪熱,狂言妄語,心神不安。

牛黃(另研),冰片(另研。各一錢),硃砂(另研,二錢),大黃(生用,一兩)

上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涼生薑湯、蜜水調下。

白話文:

清鎮諸劑

除了另外研磨的藥材外,其餘的都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加入煉製過的蜂蜜一起搗打上千下,製成如同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顆,飯後睡前用新鮮竹葉煮的湯送服。

鬱金丸,治療癲狂多年不癒,痰液阻塞心竅,因驚嚇憂慮而發病。

真蜀地產的蟬肚鬱金(六兩),明礬(三兩,一起磨成細粉)

以上藥材製成稀糊狀的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白開水送服。

黃石散,治療心風發作引起的狂躁。

狗肝(一副),硝石、黃丹(各一錢半)

將狗肝切開,把硝石、黃丹磨成的粉末塗抹在肝臟內部,用麻線紮緊,用水一升煮熟,嚼碎吞下汁液。

三黃丸(藥方見火門),用硃砂做藥丸外衣,經常服用可以治療癲狂和癲癇。

一醉散,治療心風發作引起的狂躁。

沒有灰燼的酒(兩碗),麻油(四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混合均勻,在鍋中用小火慢慢熬煮,用二十根柳條攪拌一百下,熬成膏狀,到八分熟的程度。給病人全部灌下,讓病人熟睡,可能會吐或不吐,醒來後病情會自行穩定。

牛黃瀉心湯,治療心經邪熱,導致胡言亂語、精神不安。

牛黃(另外研磨),冰片(另外研磨,各一錢),硃砂(另外研磨,二錢),大黃(生用,一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錢,用放涼的生薑湯或蜜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