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九 (1)
卷之四十九 (1)
1. 清鎮諸劑
清心湯,治心受熱邪,狂言叫罵,動屐失常。
黃連,黃芩,薄荷,連翹,梔子,甘草,大黃,芒硝(各等分)
上水盞半,竹葉十個,煎八分,溫服。
(《局方》)牛黃清心丸,治心志不足,神氣不定,驚恐癲狂,語言譫妄,虛煩少睡,甚至棄衣登高,逾牆上屋等證。
羚羊角(鎊,一兩),人參(二兩半),白茯苓,川芎,防風(各半兩),阿膠(炒,七錢半),乾薑(炮,七錢),白朮(兩半),牛黃(各兩半),麝香(半兩),犀角(鎊,二兩),雄黃(研飛,八錢),梅花冰片(五錢),金箔(一千四百片),白芍藥,柴胡(各兩半),甘草(炒,五兩),山藥(七兩),麥門冬(去心),枯黃芩(各兩半),杏仁(泡,去皮、尖及雙仁者,麵炒黃色,另研用),桔梗(各二兩二錢),神麯(二兩半),大棗(一百枚,蒸熟,去皮、核,另研成膏),白蘞(七錢半),蒲黃(炒,二兩半),大豆黃卷(一兩七錢半,微炒),當歸(酒洗),肉桂(去皮。各一兩七錢)
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及牛黃、腦、麝、雄黃四味,為末入藥和勻,煉蜜同棗膏和丸,每兩分作十丸,將前金箔除四百片為衣。每服一丸,食後溫水化下。
朱雄丸,治男女驚憂失志,思慮過多,痰迷心竅,以致叫呼奔走。此藥安魂定魄。
辰砂,明雄黃(各二錢半,研),白附子(一錢)
上研末,豬心血丸,金箔為衣。每服三丸,人參、菖蒲煎湯下。
抱膽丸,治男女一切癲狂風癇,及婦人產後驚氣入心,室女經行驚氣蘊結,頓服此藥屢效。
硃砂(二兩),水銀(一兩),黑鉛(兩半),乳香(一兩,細研)
上將鉛入銚內,下水銀結成砂子,下乳香,乘熱用柳木捶擂勻,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丸,空心井花水吞下。得睡切莫驚動,覺來則安,再進一丸可除根。
引神歸舍丹,治癲狂心風,心氣不足。
硃砂,膽南星(各一兩),白附子(半兩)
上為細末豬心血泡,蒸餅為丸,梧桐子子大,每服十五丸。
五膽丸,治癲狂風癇妄走。
羊膽,豬膽,狗膽,雞膽,鯉魚膽(各一枚,傾汁作一處),蛇黃(五兩,煆紅,食膽汁盡為度)
上為末,另以膽汁和丸,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食後以磨刀汁吞下,或用末以磨刀水調服。
滾痰丸,治癲狂熱盛,不識人。(方見痰門。)
奪命散,治癲癇痰盛。
青礞石(每兩用火硝一兩和,同煉如金色,研末。每服一錢。薄荷自然汁加蜜調下,良久,其藥自裹痰下墜,甚者三服愈。)
牛黃丸,治癲狂風癇,心風,邪氣驚心,神不守舍,時發無常,仆地吐涎,不自知覺。
牛黃,珍珠,麝香(各五分),硃砂,龍齒(各另研),犀角,琥珀(各二錢),天門冬(去心),人參,茯苓(各四錢),水銀(五分),麥門冬(去心,四錢),防風,黃芩,知母,龍膽草,石菖蒲,白芍藥,全蠍,甘草(各半兩),露蜂房(三錢),金箔,銀箔(各七十片)
白話文:
清心湯,治療心臟受到熱邪侵襲,導致胡言亂語、大聲叫罵、行為舉止失常。
藥材:黃連、黃芩、薄荷、連翹、梔子、甘草、大黃、芒硝(每種藥材等量)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水一杯半,放入竹葉十片,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
(此方出自《局方》)
牛黃清心丸,治療心智不足,精神不定,容易驚恐、癲狂,說話胡言亂語,心煩失眠,甚至會出現丟棄衣服、爬高、翻牆上屋等症狀。
藥材:羚羊角(磨成粉,一兩)、人參(二兩半)、白茯苓、川芎、防風(每種藥材半兩)、阿膠(炒過,七錢半)、乾薑(炮製過,七錢)、白朮(二兩半)、牛黃(二兩半)、麝香(半兩)、犀角(磨成粉,二兩)、雄黃(研成粉末,八錢)、梅花冰片(五錢)、金箔(一千四百片)、白芍藥、柴胡(每種藥材二兩半)、甘草(炒過,五兩)、山藥(七兩)、麥門冬(去除心部)、枯黃芩(每種藥材二兩半)、杏仁(浸泡後去皮、尖端及雙仁,用麵粉炒至黃色,另外研成粉)、桔梗(二兩二錢)、神麯(二兩半)、大棗(一百枚,蒸熟後去皮、核,另外研成膏)、白蘞(七錢半)、蒲黃(炒過,二兩半)、大豆黃卷(一兩七錢半,稍微炒過)、當歸(用酒洗過)、肉桂(去皮,每種藥材一兩七錢)
用法:將除了大棗、杏仁、金箔、犀角、羚羊角及牛黃、腦、麝香、雄黃這四種藥材外的其他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與棗膏一起和成藥丸,每兩藥材分成十顆藥丸,用之前留下的金箔包裹藥丸。每次服用一顆,飯後用溫水化開服用。
朱雄丸,治療男女因驚嚇憂慮導致精神失常,思慮過多、痰液阻塞心竅,以致出現大喊大叫、奔跑等症狀。此藥具有安定心神的作用。
藥材:辰砂、明雄黃(每種藥材二錢半,研成粉)、白附子(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成粉末,用豬心血將藥粉做成丸子,外層包裹金箔。每次服用三顆,用人參和菖蒲煎的湯送服。
抱膽丸,治療男女各種癲狂、風癇,以及婦女產後受到驚嚇導致心神不安,未婚女子因經期驚嚇導致氣血鬱結,緊急服用此藥效果顯著。
藥材:硃砂(二兩)、水銀(一兩)、黑鉛(兩半)、乳香(一兩,研成細粉)
用法:將鉛放入鍋中,加入水銀使其凝結成砂子,再加入乳香,趁熱用柳木棒捶打均勻,搓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顆,空腹用井水吞服。服用後若想睡覺,不要驚動,醒來就會好轉,再服用一顆即可根治。
引神歸舍丹,治療癲狂、心風,心氣不足的症狀。
藥材:硃砂、膽南星(每種藥材一兩)、白附子(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豬心血浸泡藥粉,再用蒸熟的餅揉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顆。
五膽丸,治療癲狂、風癇導致行為失常、胡亂奔走。
藥材:羊膽、豬膽、狗膽、雞膽、鯉魚膽(每種膽汁各取一個,混合在一起)、蛇黃(五兩,燒紅後,將膽汁滴入至完全吸收)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再用膽汁和成藥丸,大小如同綠豆,外層包裹硃砂。每次服用十五顆,飯後用磨刀水吞服,或者用藥粉和磨刀水調成糊狀服用。
滾痰丸,治療癲狂、熱邪盛、神志不清等症狀。(此方見於治療痰的章節。)
奪命散,治療癲癇、痰液過多的症狀。
藥材:青礞石(每兩藥材用火硝一兩一起煉製,呈現金色,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自然汁加蜂蜜調服,稍後藥力發作,痰液會被包裹住下墜,嚴重者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牛黃丸,治療癲狂、風癇、心風,邪氣侵擾心臟,導致精神不寧、時常發作、突然倒地吐口水、失去知覺等症狀。
藥材:牛黃、珍珠、麝香(每種藥材五分)、硃砂、龍齒(另外研磨)、犀角、琥珀(每種藥材二錢)、天門冬(去除心部)、人參、茯苓(每種藥材四錢)、水銀(五分)、麥門冬(去除心部,四錢)、防風、黃芩、知母、龍膽草、石菖蒲、白芍藥、全蠍、甘草(每種藥材半兩)、露蜂房(三錢)、金箔、銀箔(每種七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