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八 (6)

1. 兼補氣血陰陽諸劑

(《局方》)八珍湯,治氣血兩虛。調和陰陽。

即四物湯合四君子湯,煎服。

十全大補湯,治氣血俱虛而挾寒者。

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炙),當歸(酒洗),熟地黃(酒洗),川芎,芍藥(炒),黃耆,肉桂(各等分)

上咀。每服八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人參養榮湯,治男婦血虛,短氣痿弱,有汗潮熱。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川歸,黃耆,肉桂,白芍藥,遠志,五味子,熟地黃,陳皮(各等分)

上咀。每服八錢,水二盞、姜三片煎服。

(《千金》),人參固本丸

夫人心藏血,腎藏精,精血充實則鬚髮不白,顏色不衰,延年益壽。其夭閼者,多由服熱性之藥,不能滋生精血也。而藥之滋補精血者,無出於生、熟二地黃。世人徒知服二地黃,而不知服二門冬為引也。蓋生地黃能生心血,用麥門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黃能補腎精,用天門冬引入所補之地,四味互相為用。本草又以人參為通心氣之主,故宜加之。

生地黃,熟地黃(各酒浸),天門冬(酒浸去心),麥門冬(同上制。各二兩),人參(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如有痰者,二地黃俱用薑汁炒過,恐滯膈故也。

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

天門冬,熟地黃,人參(各半兩),黃柏(炒褐色,三兩),砂仁(炒,兩半),甘草(炙,七錢)

上為末,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以肉蓯蓉五錢切片,酒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渣,空心送丸子。

固真丹,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水火不升降,下元虛冷,臍腹痛。

人參,山藥,當歸,黃耆,黃柏(制),白朮,杜仲,破故紙(炒。各一兩),五味子,白茯苓,牡丹皮,山茱萸肉,澤瀉(各半兩),熟地黃(四兩,酒煮,搗如泥)

上為細末,和地黃膏搜勻,人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腰腿無力加牛膝一兩,酒炒;龜板兩半,酥炙。夏天加板半兩。脈弱食少,再加附子半兩。

(《道藏》)天王補心丹,寧心保神,益血固精,壯力強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去煩熱,除驚悸,療咽乾,養心神。

生地黃(二兩,用砂仁五錢、茯苓一兩同煮,去砂仁不用),人參,玄參,丹參,遠志(制),柏子仁(微炒去油),百部,杜仲(制。各一兩)酸棗仁(隔紙炒),白茯神(各一兩),天門冬,麥門冬(各去心,一兩二),石菖蒲,五味子(各半兩),當歸身(酒洗,一兩),桔梗(八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芡實子大,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燈心棗湯化下,食遠臨臥服小丸亦可。

白話文:

兼補氣血陰陽的方劑

八珍湯,治療氣血兩虛,能調和陰陽。

做法:就是將四物湯和四君子湯這兩個方子合併在一起,煎煮後服用。

十全大補湯,治療氣血都虛弱而且又兼有寒症的人。

藥材:人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酒洗當歸、酒洗熟地黃、川芎、炒芍藥、黃耆、肉桂,各等分。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用八錢,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紅棗一顆,一起煎煮後服用。

人參養榮湯,治療男女因血虛引起的氣短、身體虛弱無力、容易出汗、潮熱等症狀。

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川歸、黃耆、肉桂、白芍藥、遠志、五味子、熟地黃、陳皮,各等分。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用八錢,加水兩碗,生薑三片,一起煎煮後服用。

人參固本丸(出自《千金方》)

人認為心臟儲藏血液,腎臟儲藏精氣,精血充足,鬚髮就不會變白,容顏也不會衰老,就能夠延年益壽。而那些早衰的人,多半是因為服用了熱性藥物,不能滋養精血的緣故。在滋補精血的藥物中,沒有比得上生地黃和熟地黃的。世人只知道服用生地黃和熟地黃,卻不知道用麥門冬和天門冬來引導藥效。因為生地黃能滋養心血,用麥門冬引導藥效到達滋養心血的地方;熟地黃能補腎精,用天門冬引導藥效到達補腎精的地方,這四味藥物相互配合起作用。本草書又認為人參是通調心氣的主要藥物,所以應該加入人參。

藥材:酒浸生地黃、酒浸熟地黃,酒浸去心的天門冬,同法製備的麥門冬,各二兩;人參,一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如果有痰,則將生地黃和熟地黃都用薑汁炒過,以免藥物滯留在胸膈。

三才封髓丹,能降低心火,滋養腎水。

藥材:天門冬、熟地黃、人參,各半兩;炒至褐色的黃柏,三兩;炒砂仁,兩半;炙甘草,七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肉蓯蓉五錢切片,用酒浸泡一夜,第二天煎煮三四次後,去掉藥渣,空腹用藥汁送服藥丸。

固真丹,治療各種虛損、五勞七傷、水火不協調、下元虛寒、臍腹疼痛等症狀。

藥材:人參、山藥、當歸、黃耆、製黃柏、白朮、杜仲、炒破故紙,各一兩;五味子、白茯苓、牡丹皮、山茱萸肉、澤瀉,各半兩;酒煮至泥狀的熟地黃,四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與熟地黃膏拌勻,再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八十丸,空腹用淡鹽水送服。如果腰腿無力,可以加入酒炒的牛膝一兩;酥炙的龜板兩半。夏天可以加板藍根半兩。如果脈弱食少,可以再加附子半兩。

天王補心丹(出自《道藏》),能使心神安寧、保護精神、滋養血液、固精、增強體力、堅定意志、使人不易忘記、清理三焦、化解痰涎、消除煩躁、去除驚悸、治療咽喉乾燥、滋養心神。

藥材:生地黃二兩(用砂仁五錢、茯苓一兩同煮,去除砂仁不用)、人參、玄參、丹參、製遠志、微炒去油的柏子仁、百部、製杜仲,各一兩;隔紙炒的酸棗仁、白茯神,各一兩;去心的天門冬、去心的麥門冬,各一兩二錢;石菖蒲、五味子,各半兩;酒洗的當歸身,一兩;桔梗,八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芡實子那麼大,每一兩藥材做成十丸,外面包上金箔。每次服用一丸,用燈芯草和紅棗煮的水化開後送服,也可以在吃飯後或睡覺前服用小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