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六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六 (16)

1. 六代屍蟲形狀治法

(《醫林》)經驗方,治男子婦人骨蒸癆瘵,憎寒壯熱。

青蒿(春夏用葉,秋冬用子,童便浸,曬乾二兩),白朮,地骨皮,鱉甲(醋炙),人參,白茯苓,粉甘草(炙),柴胡,栝蔞根,桑白皮(蜜炙。各五錢)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醫林》)麥煎散,治少男室女骨蒸,婦人血風攻疰四肢。

赤茯苓,當歸(酒洗),乾漆,鱉甲(醋炙),常山,白朮,柴胡,大黃(煨),生地黃,石膏(各錢半),甘草(炙,七錢半)

上咀,分二帖,每帖入小麥百粒,水二盞煎八分,去渣。食後,臨臥服。有虛汗加麻黃根(一錢)

(《醫林》)地骨皮枳殼散,治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少力多困,夜盜汗。

地骨皮,枳殼(麩炒),秦艽,柴胡,知母,當歸(酒洗),鱉甲(醋炙黃)

上咀,各等分,每帖七錢,水二盞,用桃柳枝頭各七莖、姜二片、烏梅一個,煎八分,臨臥服。

團魚丸,治骨蒸潮熱,咳嗽累效。

貝母,知母,前胡,杏仁(去皮尖炒),柴胡(各等分),團魚(一個,去腸肚)

上用藥同魚煮熟,提起去頭,取肉連汁食之。將藥焙乾,就用魚甲及骨煮汁,和藥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黃耆湯食遠下。

續斷散,治骨蒸癆熱,潮熱,傳屍勞,喘嗽氣急,身痛煩躁,盜汗。

續斷,紫菀,桔梗,青竹茹,五味子(各一錢二分),生地黃,桑白皮(蜜炙。各二錢),甘草(炙,八分),赤小豆(四錢)

上咀,作二服,每服用小麥五十粒,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服。兼治咳嗽吐膿血。小兒亦可服。

人參散,治邪熱客於經絡,肌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有盜汗,四肢倦怠。婦人虛勞骨蒸尤宜服之。

人參,白朮,白茯苓,柴胡,當歸,半夏曲,葛根,甘草(炙),赤芍藥(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柴胡梅連散,治骨蒸癆熱,久而不瘥。

胡黃連,柴胡,前胡,烏梅(各三錢)

上咀,每服四錢,用童便一盞,豬膽一個,脊髓一條,韭白根半錢,同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亦治五勞七傷虛弱。

清肌十全散,治男婦骨蒸,肌肉消瘦宜服。

柴胡(三錢二分),生地黃,地骨皮,桔梗(各一錢二分),防風,茯苓,人參(各一錢六分),甘草(炙),當歸,秦艽(各六分)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八分,食遠溫服。

清神甘露丸,治男婦虛勞,大骨枯陷並皆治之。

生地黃汁,白藕汁,牛乳汁

上三味,各等分,用砂石器內,文武火熬成膏,用後藥。

人參,白朮,黃耆(蜜炙),黃連,五味子,胡黃連(各等分)

上為末,用前膏子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人參湯下。

白話文:

六代屍蟲形狀治法

(《醫林》)經驗方,治療男子婦人因骨蒸勞損引起的疾病,症狀為時冷時熱。

  • 藥材:青蒿(春夏用葉,秋冬用子,用童子小便浸泡後曬乾二兩)、白朮、地骨皮、鱉甲(用醋炙烤)、人參、白茯苓、粉甘草(炙烤)、柴胡、栝蔞根、桑白皮(用蜂蜜炙烤。各五錢)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七錢,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醫林》)麥煎散,治療少年少女因骨蒸引起的疾病,以及婦人因血風侵襲導致四肢疼痛。

  • 藥材:赤茯苓、當歸(用酒洗過)、乾漆、鱉甲(用醋炙烤)、常山、白朮、柴胡、大黃(煨過)、生地黃、石膏(各一錢半)、甘草(炙烤,七錢半)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分成兩帖,每帖加入小麥一百粒,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在飯後臨睡前服用。如果虛弱出汗,可以加入麻黃根(一錢)。

(《醫林》)地骨皮枳殼散,治療因骨蒸導致的發熱、肌肉消瘦、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夜間盜汗。

  • 藥材:地骨皮、枳殼(用麩炒過)、秦艽、柴胡、知母、當歸(用酒洗過)、鱉甲(用醋炙烤)
  • 用法:將以上藥材等分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七錢,用水兩碗,加入桃樹枝和柳樹枝的嫩枝各七段、生薑兩片、烏梅一個,煎煮至剩八分,臨睡前服用。

團魚丸,治療因骨蒸引起的潮熱,以及咳嗽,效果很好。

  • 藥材:貝母、知母、前胡、杏仁(去皮尖炒過)、柴胡(各等分),團魚(一個,去除內臟)
  • 用法:將以上藥材與團魚一起煮熟,取出團魚,去掉頭,取肉連同湯汁食用。將剩餘的藥材焙乾,用魚甲和魚骨煮汁,與焙乾的藥材一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黃耆湯送服,在飯後較久時間服用。

續斷散,治療因骨蒸勞損引起的發熱、潮熱、傳屍勞(一種嚴重的消耗性疾病)、喘嗽氣急、身體疼痛煩躁、盜汗。

  • 藥材:續斷、紫菀、桔梗、青竹茹、五味子(各一錢二分)、生地黃、桑白皮(用蜂蜜炙烤。各二錢)、甘草(炙烤,八分)、赤小豆(四錢)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分成兩份,每次服用時加入小麥五十粒,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咳嗽吐膿血,小兒也可以服用。

人參散,治療邪熱侵入經絡,導致肌肉發熱、咳嗽痰多、五心煩熱、頭暈目痛、夜間盜汗、四肢倦怠。尤其適用於婦女因虛勞引起的骨蒸。

  • 藥材:人參、白朮、白茯苓、柴胡、當歸、半夏曲、葛根、甘草(炙烤)、赤芍藥(各等分)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七錢,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柴胡梅連散,治療因骨蒸勞損引起的發熱,久治不癒。

  • 藥材:胡黃連、柴胡、前胡、烏梅(各三錢)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童子小便一碗,加入豬膽一個,脊髓一條,韭白根半錢,一同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溫服。此方也用於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虛弱。

清肌十全散,治療男女因骨蒸導致的肌肉消瘦,宜服用。

  • 藥材:柴胡(三錢二分)、生地黃、地骨皮、桔梗(各一錢二分)、防風、茯苓、人參(各一錢六分)、甘草(炙烤)、當歸、秦艽(各六分)
  •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分成兩份,每次服用時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較久時間溫服。

清神甘露丸,治療男女因虛勞導致的疾病,包括大骨枯陷等症狀。

  • 藥材:生地黃汁、白藕汁、牛奶汁
  • 用法:將以上三種汁液等份混合,用砂鍋以文火和武火熬成膏狀,再加入以下藥材:人參、白朮、黃耆(用蜂蜜炙烤)、黃連、五味子、胡黃連(各等分)
  • 用法:將後面的藥材研成細末,用之前熬好的膏狀物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在飯後較久時間用人參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