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6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2)

1. 針刺篇第十一

中部地,在陽明合谷之分動脈。中部人,在少陽神門之分動脈。下部天,足厥陰羊矢下一寸半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動脈應手;女子取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下部地,足少陰太谿之分動脈。下部人,足太陰在魚腹上,起筋間,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動脈。下部鞏足單衣沉取乃得至。

如候胃氣者,當取足上衝陽之分動脈應手。此二部中之三部也。

白話文:

身體中部的穴位,在陽明經脈與合谷穴的動脈分支處。身體中部另一個穴位,在少陽經脈與神門穴的動脈分支處。身體下部的天部穴位,在足厥陰經脈,羊矢穴(膝蓋下約一寸半處)下方一寸半的地方,是五里穴的分支,需要躺著取穴,動脈會有跳動感;女子則取太衝穴,在腳大拇指指節後方二寸的地方。身體下部的地部穴位,在足少陰經脈,太谿穴的動脈分支處。身體下部的人部穴位,在足太陰經脈,腳掌魚腹狀隆起上方,肌肉隆起的間隙,直下五里穴,是箕門穴的動脈分支處。下部鞏穴位,要穿著單薄的衣服,以沉取手法才能摸到。

如果要觀察胃氣的情況,應當取腳上的衝陽穴,動脈會有跳動感。以上這兩個部位,再加上之前說的三個部位,總共就是五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