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六 (3)

1. 癆瘵通用諸方

阿膠(蛤粉炒),生地黃,卷柏葉,雞蘇葉,大薊,山藥,五味子(各一兩),柏子仁(炒另研),麥門冬,人參,防風(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濃煎,小麥湯或麥門冬湯送下。《濟生方》中有遠志、百部、茯苓。

(《良方》)青蒿散,治虛勞骨蒸,咳嗽聲嘎,皮毛乾枯,四肢倦怠,夜多盜汗,時作潮熱,飲食減少,日漸瘦弱。

青蒿,秦艽,香附子(炒),桔梗,天仙藤,鱉甲(醋炙),前胡(各一兩),烏藥(半兩),川芎(二錢半),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六分,食後服。

(《局方》)樂令建中湯,治臟腑虛損,身體瘦弱,潮熱自汗,將成癆瘵。此藥大能退虛熱,生氣血。

前胡,細辛,當歸,白芍藥,人參,橘紅,桂心,麥門冬,黃耆(蜜炙),茯苓,甘草(炙。各八分),半夏(制,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枸時服。

_劫癆散治心腎俱虛,勞嗽時復三、四聲,潮熱後即盜汗,四肢倦怠,體瘦惚惚,異夢,嗽中有_血,名曰肺痿。

白芍藥(二錢),黃耆(蜜炙),人參,白茯苓,熟地黃(酒洗),當歸,半夏曲,五味子,阿膠(蛤粉炒),甘草(炙。各一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良方》)再生丹,治一切癆證,黃瘦虛損,諸藥不能治者,此藥大效。

大茴香(鹽炒),小茴香(炒),木通,穿山甲(二錢半),全蠍(微炒),通草(各一兩),沉香(八錢半),木香,檳榔,燈草(各五錢),紅花(二錢半)

上為細末,甘草膏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溫酒送下,食乾物壓之。

生犀散,治骨蒸肌瘦,頰赤口乾,日晚潮熱,夜出盜汗,五心煩躁,及大病瘥後餘毒不解。

犀角,地骨皮,秦艽,麥門冬,柴胡,枳殼(炒),茯苓,赤芍藥,桑白皮,黃耆(蜜炙),人參,鱉甲(醋炙),知母,大黃(等分)

上咀,每服二錢,入陳青蒿一根煎,或桃枝亦可,同煎至八分。及治小兒疳病,熱似骨蒸者;或久病後時作潮熱,並瘧疾。有痰加半夏,熱輕者,去大黃加黃芩。

紫菀湯,治傳屍骨蒸,復連殗殜,肺氣咳嗽。

紫菀,桑白皮,桔梗,生地黃,續斷(各一錢),五味子,甘草(炙),赤小豆

上水盞半,竹茹一丸,彈子大,同煎一盞。食後溫服,良久再服。若熱甚,加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天門冬散,治骨蒸,心肺煩熱,氣息喘促,唾不出唇,漸加羸瘦。

天門冬(一錢),赤茯苓,桔梗,柴胡,百合,白前,川麻,前胡,黃芩,杏仁(制),甘草(炙。各五分),桑白皮(一錢)

白話文:

癆瘵通用諸方

阿膠丸

將阿膠用蛤粉炒過,搭配生地黃、卷柏葉、雞蘇葉、大薊、山藥、五味子各一兩,柏子仁炒過後另外研磨,加上麥門冬、人參、防風各半兩。全部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彈珠一樣大。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濃煎的小麥湯或麥門冬湯送服。《濟生方》的配方裡還有遠志、百部、茯苓。

青蒿散

此方治療虛勞引起的骨蒸,咳嗽聲音嘶啞,皮膚乾燥枯槁,四肢疲倦無力,晚上容易盜汗,時常發作潮熱,食慾不振,身體日漸消瘦。

配方包含青蒿、秦艽、香附子(炒)、桔梗、天仙藤、鱉甲(用醋炙過)、前胡各一兩,烏藥半兩,川芎二錢半,甘草(炙)一兩半。全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煎至剩六分,飯後服用。

樂令建中湯

此方治療臟腑虛弱,身體消瘦,潮熱自汗,即將發展成癆瘵的症狀。此藥能有效退虛熱,補益氣血。

配方包含前胡、細辛、當歸、白芍藥、人參、橘紅、桂心、麥門冬、黃耆(蜜炙)、茯苓、甘草(炙)各八分,半夏(製過)五分。將上述藥材做成一帖,用水兩碗,加五片生薑和一顆紅棗,煎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劫癆散

此方治療心腎兩虛,勞累咳嗽時常發出三四聲,潮熱後接著盜汗,四肢疲倦,身體消瘦恍惚,做惡夢,咳嗽中帶血,這種情況叫做肺痿。

配方包含白芍藥二錢,黃耆(蜜炙)、人參、白茯苓、熟地黃(用酒洗過)、當歸、半夏曲、五味子、阿膠(用蛤粉炒過)、甘草(炙)各一錢。用水兩碗,加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煎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再生丹

此方治療各種癆病,身體黃瘦虛弱,其他藥物無法治療的情況,此藥效果顯著。

配方包含大茴香(鹽炒)、小茴香(炒)、木通、穿山甲(二錢半)、全蠍(稍微炒過)、通草各一兩,沉香八錢半,木香、檳榔、燈草各五錢,紅花二錢半。全部磨成細末,用甘草膏做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四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再吃些乾糧壓住。

生犀散

此方治療骨蒸引起的肌肉消瘦,臉頰發紅口乾,傍晚潮熱,晚上盜汗,手心腳心煩躁,以及大病痊癒後殘留的毒素未解。

配方包含犀角、地骨皮、秦艽、麥門冬、柴胡、枳殼(炒)、茯苓、赤芍藥、桑白皮、黃耆(蜜炙)、人參、鱉甲(用醋炙過)、知母、大黃(等量)。將上述藥材粗略切碎,每次服用二錢,加入新鮮青蒿一根一起煎煮,或用桃枝也可以,煎至剩八分。此方也治療小兒疳病,發熱類似骨蒸;或久病後時常發作潮熱,以及瘧疾。如果有痰,加半夏;如果發熱較輕,去掉大黃,加黃芩。

紫菀湯

此方治療傳染性的骨蒸,反覆發作且病情加重,肺氣引起的咳嗽。

配方包含紫菀、桑白皮、桔梗、生地黃、續斷各一錢,五味子、甘草(炙)、赤小豆。用水一碗半,加入竹茹一丸,像彈珠一樣大,一起煎至剩一碗。飯後溫服,過一會兒再服一次。如果發熱嚴重,可以加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天門冬散

此方治療骨蒸,心肺煩熱,呼吸急促,咳痰不出,身體逐漸消瘦。

配方包含天門冬一錢,赤茯苓、桔梗、柴胡、百合、白前、川麻、前胡、黃芩、杏仁(製過)、甘草(炙)各五分,桑白皮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