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四 (8)

1. 陰虛勞嗽諸方

桑白皮(五合),麥門冬,杏仁(去皮尖熬成酯),款冬花(各六分),茯苓,貝母,黃芩,升麻(各十二分),芍藥(十分),羊肺(一具),白蜜(一升),生地黃汁(一升)

上水一斗,煮三升去滓,納杏仁脂、地黃汁、白蜜等,微火煎服,不住手攪取二升二合煎成膏,淨綿夾布濾過,每食後噙一合,日夜三四度。大小以意加減用之,忌生冷、油、醋、面、蒜、魚、蕪荑。

羊肺湯,治咳嗽晝夜無間,息氣欲絕,傷肺唾血。

牡蠣(煅),桂心,生薑,鍾乳粉,白石英,半夏(各五兩),五味子,百部,貝母,橘皮,桃仁(去皮尖),射干(各三兩),厚朴,款冬花,甘草(炙。各二兩),羊肺(一具,切)

上羊肺先用水二斗三升煮一斗,去肺入諸藥再煮,取三升,分作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羊肉、飴糖、生蔥。

(《秘方》)人參養肺湯,治肺損肺痿,咳嗽有痰,午後潮熱並聲颯者。

人參,阿膠,貝母,杏仁(去皮尖),桔梗,茯苓,桑白皮,枳實(炒),甘草(各五分),柴胡(各一錢),五味子(十二粒),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和劑》)鍾乳補肺湯,治肺氣不足,多年咳嗽,唾則血腥,喘乏不已。

鍾乳粉(另研如米),桑白皮(各三兩),肉桂,白石英(另碎如米),五味子,款冬花,紫菀茸,麥門冬,人參(各二兩),

上為粗未,次入鍾乳、石英,同和勻,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粳米一小撮,煎七分,綿濾去滓淨,食後服。

(《濟生》)百花膏,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乾),款冬花(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龍眼大,臨臥細嚼一丸,薑湯下。

(丹溪)瓊玉膏,治虛勞乾咳嗽。好酒者久嗽不愈尤效。

人參(十二兩),白茯苓(十五兩),琥珀,沉香(各半兩),大生地黃(十斤洗淨,銀石器內杵細,取自然汁,甚忌鐵器),白蜜(五斤,熬去沫)

上本方原無沉香、琥珀,乃臞仙加入,自云奇效異常,今錄其方。先以地黃汁同蜜熬沸攪勻,用密絹濾過,將人參等為細末,和蜜汁入瓷瓶或銀瓶內,用綿紙十數層,加答封扎瓶口,入砂鍋內或銅鍋內,以長流水煮沒瓶頸,用桑柴火煮三晝夜,取出,換過油單蠟紙扎口,懸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氣,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氣,然後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後取一二匙,用溫酒一兩調服。

不飲酒人白湯調亦可。制此藥須於淨室中,雞犬不聞之所。

(《直指》)人參芎歸湯,治虛勞少血,津液內耗,心火自炎,燥熱乘肺,咳嗽咳血,及血不榮肌,動輒寒毛咳嗽。

當歸,川芎,白芍藥(各二分),人參,半夏,陳皮,赤茯苓,阿膠(炒成珠),細辛,北五味,甘草(炙。各一分),

白話文:

陰虛勞嗽諸方

桑白皮膏

將桑白皮(150毫升),麥門冬,杏仁(去皮尖,熬成油脂),款冬花(各18毫升),茯苓,貝母,黃芩,升麻(各36毫升),芍藥(30毫升),羊肺(一副),白蜜(1000毫升),生地黃汁(1000毫升)

先用水2000毫升,煮至剩600毫升,濾去藥渣。再將杏仁油脂、地黃汁、白蜜等加入,用小火熬煮,不停攪拌,至剩440毫升左右,製成膏狀。用乾淨的棉布過濾,每次飯後含服20毫升,早晚三四次。用量可根據個人情況增減。忌食生冷、油膩、醋、麵食、蒜、魚、蕪荑等食物。

羊肺湯

此方可治療咳嗽不止,呼吸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因肺部損傷而咳血的病症。

將牡蠣(煅燒),桂心,生薑,鍾乳粉,白石英,半夏(各250毫升),五味子,百部,貝母,橘皮,桃仁(去皮尖),射干(各150毫升),厚朴,款冬花,甘草(炙烤過。各100毫升),羊肺(一副,切塊)。

先將羊肺用水4600毫升煮至剩2000毫升,撈出羊肺,再放入其他藥材一同煮,至剩600毫升。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忌食海藻、菘菜、羊肉、飴糖、生蔥等食物。

人參養肺湯

此方可治療肺部虛弱,肺痿,咳嗽有痰,午後發熱以及聲音沙啞等症狀。

將人參,阿膠,貝母,杏仁(去皮尖),桔梗,茯苓,桑白皮,枳實(炒過),甘草(各15毫升),柴胡(各30毫升),五味子(12粒)。

用水400毫升,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160毫升,飯後服用。

鍾乳補肺湯

此方可治療肺氣不足,多年咳嗽,吐痰帶血,氣喘不止等症狀。

將鍾乳粉(另研磨如米粒大小),桑白皮(各150毫升),肉桂,白石英(另敲碎如米粒大小),五味子,款冬花,紫菀茸,麥門冬,人參(各100毫升)。

將以上藥材粗略研磨,再放入鍾乳、石英一同混合均勻。每次服用20毫升。用水300毫升,加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粳米一小撮,煎煮至剩140毫升,用棉布過濾藥渣,飯後服用。

百花膏

此方可治療咳嗽不止,或痰中帶血等症狀。

將百合(蒸過,烘乾),款冬花(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劑,如龍眼大小。睡前細嚼一丸,用薑湯送服。

瓊玉膏

此方可治療虛勞引起的乾咳,對於嗜酒者久咳不癒效果更佳。

將人參(600毫升),白茯苓(750毫升),琥珀,沉香(各25毫升),大生地黃(5000毫升,洗淨,用銀或石製器皿搗爛,取其自然汁,忌用鐵器),白蜜(2500毫升,熬煮去除泡沫)。

本方原本沒有沉香和琥珀,是臞仙加入的,自稱效果奇特,現在將此方記錄下來。先將地黃汁和蜂蜜一同熬煮至沸騰,攪拌均勻,用細絹過濾。再將人參等藥材研磨成細末,和蜜汁混合,放入瓷瓶或銀瓶中,用十幾層棉紙加封扎緊瓶口,放入砂鍋或銅鍋中,用長流水煮至淹沒瓶頸,用桑木柴火煮三天三夜。取出,換上油紙蠟紙封口,懸掛在井中浸泡半天,以去除火氣。提起後,再煮半天,以去除水氣,然後收藏。每天清晨及午後取一兩湯匙,用溫酒30毫升調和服用。不飲酒的人,用白開水調和也可以。製作此藥必須在乾淨的房間中,且要避免雞犬打擾。

人參芎歸湯

此方可治療虛勞引起的少血,體液消耗,心火旺盛,燥熱侵肺,咳嗽咳血,以及因血液不足而導致的肌肉不豐滿,輕微活動就咳嗽等症狀。

將當歸,川芎,白芍藥(各10毫升),人參,半夏,陳皮,赤茯苓,阿膠(炒至成珠狀),細辛,北五味,甘草(炙烤過。各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