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三 (11)
卷之四十三 (11)
1. 下痰諸方
(《金匱》)厚朴大黃湯,治肢節脅滿,痰飲為患。
厚朴(一錢),大黃(五錢),枳實(八分),
上水二盞,煎八分,溫服。即《傷寒》小承氣湯是也。
十棗湯,治懸飲內痛。
芫花(醋拌經宿炒黑勿焦),甘遂(麵包煨),大戟(長流水煮半時曬乾。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盞半,煮大棗十枚至八分,去棗納藥末。強人一錢,弱人五分,平旦服之不下,更加五分決下,徐以糜粥自養。
(《三因》)小胃丹,上可去胸膈之痰,下可利腸胃之痰。
芫花,甘遂,大戟(各一兩),大黃(酒拌蒸,一兩半),黃柏(炒褐色,二兩),
上為細末,粥丸,麻子大。每服十丸,溫湯下。
(《三因》)控涎丹,凡人忽患胸背手足頭項腰胯隱痛不可忍,筋骨牽引釣痛,時時走易不定,乃是痰涎在心膈上下,變為此疾。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誤認癱瘓,非也。
甘遂(制),大戟(制),真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梧桐子大。臨臥淡薑湯或溫水下五七丸至十丸,痰甚者量加之。
妙應丸,治諸痰。
控涎丹(加下項藥),驚痰加硃砂,痛者加全蠍,酒痰加雄黃、全蠍,驚氣成塊者,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朮,臂痛加木鱉子去油、官桂,熱痰加盆硝,寒痰冷飲加胡椒、丁香、肉桂。
(《宣明》)三花神佑丸,治一切濕熱沉積,痰飲變生諸病,或風熱燥郁,肢體麻痹,走注疼痛,風痰涎嗽,氣血壅滯,不得宣通等證。
芫花,大戟,甘遂(各半兩),黑醜(取頭末,二兩),大黃(一兩),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日三服,快利為度。痞滿甚者,初多服,頓攻不開,反加痛悶,則初只可服二三丸,每服再加二丸,快利則止。
以上五方皆是攻結破飲,藥性之有毒者,非此瞑眩,厥疾弗瘳,誠不得已而用之也。醫者須要量人虛實,不可輕率也。
(隱君)滾痰丸,治一切濕熱食積等痰,窠囊老痰。
大黃(酒蒸),黃芩(各半斤),礞石(制,一兩),沉香(五錢),
上為細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強弱加減。
隱括其方,詩曰:
甑里翻身甲掛金,於今頭戴草堂深。
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煅青礞倍若沉。
十七兩中零半兩,水丸桐子意常真。
千般怪證如神效,水瀉雙身卻不任。
凡服滾痰丸之法,必須臨睡就床,用熟水一口許,只送過咽,即便仰臥,令藥在咽膈間徐徐而下。如日間病出不測,疼不可忍,乾嘔噁心,必即徐瘥者,須是一依臨睡服法,多半日不可飲食湯水,及不可以起身坐行言語,直俟藥氣除逐上焦痰滯,惡物過膈入腹,然後動作,方能中病。
每次須連進兩夜,所服次日痰物既下三五次者,夜減十丸,下一二次者,仍服前數,下五七次或只下二三次而病勢頓已者,次夜減二十丸,頭夜所服並不下惡物者,次夜加十丸。壯人病實者多至百丸,雖狂痰動實及暴卒惡候,多服無妨。大抵服罷仰臥,咽喉稠黏壅塞不利者,乃痰氣泛上,藥病相攻故也。
白話文:
下痰諸方
-
**厚朴大黃湯:**治療四肢關節、脅肋脹滿,因痰飲引起的疾病。
-
藥材:厚朴(一錢),大黃(五錢),枳實(八分)。
-
用法: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溫服。這其實就是《傷寒論》裡的小承氣湯。
-
**十棗湯:**治療懸飲(胸腔積液)引起的內部疼痛。
-
藥材:芫花(用醋拌過夜後炒黑,但不要焦),甘遂(用麵包包裹煨烤),大戟(用流水煮半個小時後曬乾)。三種藥材等量。
-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水一碗半,加入十枚大棗煮到剩八分,去掉大棗,加入藥末。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一錢,虛弱的人服用五分,早上空腹服用,如果沒有產生腹瀉,再加五分使之瀉下。之後要慢慢地用米粥調養身體。
-
**小胃丹:**可以清除胸膈的痰,也可以疏利腸胃的痰。
-
藥材:芫花、甘遂、大戟(各一兩),大黃(用酒拌後蒸,一兩半),黃柏(炒至褐色,二兩)。
-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粥做成丸子,像麻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用溫水送服。
-
**控涎丹:**治療突然發生的胸背、手足、頭頸、腰胯隱痛,疼痛難忍,筋骨像被牽拉一樣疼痛,時常遊走不定。這是因為痰涎在心膈上下引起的疾病。有時會出現手腳冰冷麻木、氣脈不通,被誤認為是癱瘓,其實不是。
-
藥材:甘遂(炮製過)、大戟(炮製過)、真白芥子(等量)。
-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睡前用淡薑湯或溫水送服五到十丸。痰多的可以適量增加。
-
**妙應丸:**治療各種痰症。
-
藥材:在控涎丹的基礎上,驚厥的痰加硃砂,疼痛的加全蠍,因飲酒而產生的痰加雄黃、全蠍,驚氣積聚成塊的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朮,手臂疼痛的加木鱉子(去油)、官桂,熱痰加盆硝,寒痰冷飲加胡椒、丁香、肉桂。
-
**三花神佑丸:**治療各種濕熱積聚、痰飲引起的疾病,或是風熱燥熱引起的肢體麻木、遊走性疼痛、風痰咳嗽、氣血壅滯不通等症狀。
-
藥材:芫花、大戟、甘遂(各半兩),黑醜(取頭末,二兩),大黃(一兩),輕粉(一錢)。
-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滴水做成丸子,像小豆一樣大小。開始服用五丸,每次加五丸,用溫水送服,每天三次,以腹瀉通暢為度。如果胸腹脹滿嚴重,開始就多服,反而會引起疼痛不適。所以開始只能服用二三丸,每次再加二丸,直到腹瀉通暢為止。
以上五個方子都是攻破積聚的痰飲,藥性比較猛烈,非得這樣才能讓疾病痊癒,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醫生必須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來決定用量,不可輕率。
- **滾痰丸:**治療各種濕熱、食積等痰,以及頑固的老痰。
- 藥材:大黃(用酒蒸),黃芩(各半斤),礞石(炮製過,一兩),沉香(五錢)。
-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滴水做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根據病人的強弱情況增減用量。
關於滾痰丸的服用方法:
必須在睡前上床時,用一口溫開水將藥丸吞下,然後立即仰臥,使藥丸在咽喉處慢慢下行。如果在白天病情突然發作,疼痛難忍,乾嘔噁心,必須按照睡前服用的方法,並且半天不能吃東西喝水,也不能起身走動說話,直到藥力發揮作用,將上焦的痰液、污穢之物通過膈膜進入腹部,才能活動,這樣才能有效。
每次必須連續服用兩晚。如果服藥的第二天排出痰液三到五次,晚上減服十丸;如果只排出一兩次,仍按原量服用;如果排出五七次或只排出一兩次,病情明顯好轉,第二晚減服二十丸;如果第一晚服藥沒有排出任何污穢之物,第二晚加服十丸。身體強壯、病情嚴重的可以多服,甚至可以服用一百丸。即使是因痰引起的暴病、急症,多服也沒有關係。總之,服藥後仰臥,如果咽喉黏稠堵塞不暢,那是痰氣向上泛溢,是藥物與疾病相互作用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