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 卷下 (10)
卷下 (10)
1. 白朮散
治虛熱而渴。
白話文:
治療虛熱引起的口渴。
人參(去蘆),白朮,木香,白茯苓(去皮),藿香葉(去土),甘草(炒,以上各一兩),乾葛(二兩)
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至五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如飲水者,多煎與之,無時服。
白話文:
- 人參(去外皮)
- 白朮(一兩)
- 木香(一兩)
- 白茯苓(去外皮,一兩)
- 藿香葉(去掉泥土,一兩)
- 甘草(炒過,一兩)
- 葛根(乾的,二兩)
如不能食而渴,潔古先師倍加葛根;如能食而渴,白虎湯加人參服之。
白話文:
如果不能進食但覺得口渴,名醫張仲景倍加使用葛根;如果能進食且口渴,服用加入人參的白虎湯。
2. 加減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
白話文:
用於治療脾胃不調,沒有食慾,心腹脅肋脹滿疼痛,嘴巴發苦沒有味道,胸部脹滿呼吸困難,嘔吐噁心,打嗝反酸,面色蠟黃,身體瘦弱,懶惰嗜睡,體重減輕,經常腹瀉,偶爾會出現霍亂,以及五種噎症、八種痞症、膈肌氣滯、嘔吐。
甘草(銼,炒,二兩),厚朴(去粗皮,薑製炒香),陳皮(去白,以上各三兩二錢),蒼朮(去粗皮,米泔浸,五兩)
白話文:
甘草(切碎,炒過,兩兩) 厚朴(去除粗皮,用薑片處理後炒香,三兩二錢) 陳皮(去除白色部分,三兩二錢) 蒼朮(去除粗皮,用米泔水浸泡,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干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或去薑、棗,帶熱服,空心、食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得。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闢風寒冷濕,四時非節之氣。
白話文:
藥材上層為細小的末藥。每次服用兩錢,加一碗水,放入三片生薑和兩枚乾棗,一起煎煮至只剩下七分之一的水,過濾去渣,溫熱服用。也可以不加薑和棗,直接熱服。在空腹或飯前服用。加一點鹽,用沸水沖泡後服用也可以。長期服用可以調節氣血,溫暖胃部,化解宿食,消痰化瘀,抵禦風寒暑濕,預防季節交替時引起的疾病。
如小便赤澀,加白茯苓、澤瀉;如米穀不化,食飲多傷,加枳實;如胸中氣不快,心下痞氣,加枳殼、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耆、人參;如心下痞悶,腹脹者,加厚朴,甘草減半;如遇夏,則加炒黃芩;如遇雨水濕潤時,加茯苓、澤瀉;如遇有痰涎,加半夏、陳皮;凡加時,除蒼朮、厚朴外,依例加之,如一服五錢,有痰加半夏五分;如嗽,飲食減少,脈弦細,加當歸、黃耆。
白話文:
如果小便赤痛難排,加入白茯苓、澤瀉。
如果米飯不消化,飲食傷胃,加入枳實。
如果胸中氣悶不適,心窩處脹氣,加入枳殼、木香。
如果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加入黃耆、人參。
如果心窩處脹悶,肚子脹,加入厚朴,將甘草減半。
如果遇到夏季,則加入炒黃芩。
如果遇到雨水潮濕,加入茯苓、澤瀉。
如果出現痰涎,加入半夏、陳皮。
凡是加藥時,除了蒼朮、厚朴外,按照配比加入,例如一碗藥是五錢,如果有痰,加入五分半夏。
如果咳嗽、飲食減少,脈搏細弱,加入當歸、黃耆。
如脈洪大緩,加黃芩、黃連;如大便硬,加大黃三錢,芒硝二錢,先嚼麩炒桃仁爛,以藥送下。
白話文:
如果脈搏洪大而緩慢,則加入黃芩和黃連。如果大便乾硬,則加大黃三錢,芒硝二錢,先將麩皮和炒桃仁嚼碎,然後和藥物一起服用。
3. 散滯氣湯
治因憂氣結,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雖食不散,常常有痞氣。
白話文:
治療因憂思氣結,中脘部及腹部輕微疼痛,心下痞滿,不想進食,即使吃了也不易消化,常常有痞氣。
當歸身(二分),陳皮(三分),柴胡(四分),炙甘草(一錢),半夏(一錢五分),生薑(五片),紅花(少許)
上件銼如麻豆大。都和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濕面、酒。
白話文:
當歸身(12 克),陳皮(18 克),柴胡(24 克),炙甘草(6 克),半夏(9 克),生薑(5 片),紅花(適量)
4. 通幽湯
治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不開,噎塞,氣不得上下,治在幽門閉,大便難,此脾胃初受熱中,多有此證,名之曰下脘不通。
白話文:
治療食道不通,食物往上衝,胃口無法打開,導致食物吞嚥阻滯,氣息無法上下運行。主因是幽門關閉,導致大便難解。這種情況常發生在脾胃初受熱時,稱為「下脘不通」。
桃仁泥,紅花(以上各一分),生地黃,熟地黃(以上各五分),當歸身,炙甘草,升麻(以上各一錢)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之,食前。
白話文:
桃仁研成泥,紅花(各 0.3 克),生地黃,熟地黃(各 1.5 克),當歸,炙甘草,升麻(各 3 克)
5. 潤腸丸
治飲食勞倦,大便秘澀,或乾燥,閉塞不通,全不思食,及風結、血秘,皆能閉塞也。潤燥和血疏風,自然通利也。
白話文:
當飲食過度導致勞累、大便乾燥且難解,甚至完全阻塞、沒有食慾,或是出現風濕阻滯、血脈不通的情況時,都可以導致便祕。使用具有潤滑乾燥、調和血液和疏散風邪作用的藥物,就能自然通暢大便。
大黃(去皮),當歸梢,羌活(以上各五錢),桃仁(湯浸,去皮尖,一兩),麻子仁(去皮取仁,一兩二錢五分)
白話文:
大黃(去皮),當歸的根部,羌活(以上各 25 克),桃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50 克),麻子的仁(去皮,62.5 克)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白湯送下。
白話文:
除了把桃仁和麻仁研磨成泥狀外,將其餘藥材搗碎成細粉,加入煉製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50 粒,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6. 導氣除燥湯
治飲食勞倦,而小便閉塞不通,乃血澀致氣不通而竅澀也。
白話文:
治療飲食勞倦後小便閉塞不通,這是由於血液澀滯導致氣不通暢。
滑石(炒黃),茯苓(去皮,以上各二錢),知母(細銼,酒洗),澤瀉(以上各三錢),黃柏(去皮,四錢,酒洗)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空心。如急,不拘時候。
白話文:
滑石(炒至金黃色),茯苓(去皮,以上各 6 克),知母(細碎研磨,用酒清洗),澤瀉(以上各 9 克),黃柏(去皮,12 克,用酒清洗)
7. 丁香茱萸湯
治胃虛嘔噦吐逆,膈咽不通。
白話文:
治療胃虛引起的嘔吐、呃逆,以及胸膈咽喉不通暢。
乾生薑,黃柏(以上各二分),丁香,炙甘草,柴胡,橘皮,半夏(以上各五分),升麻(七分),吳茱萸,草豆蔻,黃耆,人參(以上各一錢),當歸身(一錢五分),蒼朮(二錢)
上件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冷物。
白話文:
乾薑、黃柏(各 8 克) 丁香、炙甘草、柴胡、橘皮、半夏(各 20 克) 升麻( 28 克) 吳茱萸、草豆蔻、黃耆、人參(各 4 克) 當歸身(6 克) 蒼朮(8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