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 卷下 (5)
卷下 (5)
1. 陽明病濕勝自汗論
或曰:濕之與汗,陰乎陽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猶天地之雨也。陰滋其濕,則為霧露為雨也。陰濕寒,下行之地氣也。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甚為寒中。濕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濕若中水也。相家有說,土音如居深甕中,言其壅也,遠也,不出也,其為濕審矣。
白話文:
有人說:濕氣和汗液,是陰性的還是陽性的?
回答:西南坤位(屬土),表示脾胃。人體的汗液,就像天地之間的雨水。陰氣滋生濕氣,就會形成霧露和雨水。陰濕寒冷,屬於下行的地氣。汗液過多就會損耗陽氣,陽氣減少則陰氣旺盛,容易受寒。濕氣過重,聲音聽起來就像從罐子裏發出的,因為濕氣就像浸泡在水中。有相術家說,說話聲音像從深甕中發出,說明這種人被壅塞、隔絕,難以發展,這是濕氣重的表現。
又知此二者,一為陰寒也。《內經》曰:氣虛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表虛亡陽,不任外寒,終傳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故以脈氣候之,皆有形無形可見者也。
白話文:
瞭解這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由於陰寒所致。 《內經》上說:氣血虛弱就會受到外寒的侵襲,即使看起來好像發熱,汗流不止,最終也會轉為大寒。知道一開始是因為內熱,表虛而陽虛,抵禦不了外寒,最終會轉為寒中,多會形成痺寒。通過觀察面色來探測天地的變化,通過把脈來探測地。形體,指的是探測地上的陰陽,所以用脈氣來對應,都有有形和無形可見的。
2. 調衛湯
治濕勝自汗,補衛氣虛弱,表虛不任外寒。
白話文:
治療溼邪過勝導致的自汗,補充衛氣的虛弱,增強對外界寒冷的抵抗力。
蘇木,紅花(以上各一分),豬苓(二分),麥門冬(三分),生地黃(三分),半夏(湯洗七次),生黃芩,生甘草,當歸梢(以上各五分),羌活(七分),麻黃根,黃耆(以上各一錢),五味子(七枚)
白話文:
蘇木、紅花(各 1 份) 豬苓(2 份) 麥門冬(3 份) 生地黃(3 份) 半夏(以熱水洗淨 7 次) 生黃芩、生甘草、當歸梢(各 5 份) 羌活(7 份) 麻黃根、黃耆(各 1 錢) 五味子(7 枚)
上㕮咀,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中風證必自汗,汗多不得重發汗,故禁麻黃而用根節也。
白話文:
把上等麻籽大的葛根切成一小份,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中風患者一定會自發出汗,出汗多時不能使用會加重出汗症狀的麻黃,因此改用葛根。
3. 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寒涼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不能動,行走不正,兩足欹側。以清燥湯主之。
白話文:
在六月到七月間,濕氣盛行,水能使土濕熱,濕氣與熱氣結合,又克傷金大腸,因此用寒涼藥物來調理。乾燥的金受濕熱邪氣侵襲,阻斷腎水生化的來源,來源斷絕,腎臟功能就會衰弱,導致痿厥病發作,腰部以下僵軟無力,不能活動,走路不穩,雙足歪斜。使用清燥湯來治療。
4. 清燥湯
黃連(去須),酒黃柏,柴胡(以上各一分),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炙甘草,豬苓,曲(以上各二分),人參,白茯苓
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白話文:
黃連(去掉根鬚)、酒黃柏、柴胡(各 1 兩) 麥門冬、當歸根、生地黃、炙甘草、豬苓、曲(各 2 兩) 人參、白茯苓
5. 助陽和血補氣湯
治眼發後,上熱壅,白睛紅,多眵淚,無疼痛而癮澀難開。此服苦寒藥太過,而真氣不能通九竅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陽和血補氣。
白話文:
治療因用藥過於寒涼導致眼睛發後、上熱壅塞、眼白發紅、流淚增多、沒有疼痛但感覺眼睛乾澀難以睜開。這是因為服用寒涼藥物過度,導致真氣無法暢通九竅。因此眼睛昏花模糊不清,應當溫補陽氣、益氣養血。
香白芷(二分),蔓荊子(三分),炙甘草,當歸身(酒洗),柴胡(以上各五分),升麻,防風(以上各七分),黃耆(一錢)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熱服,臨臥。避風處睡,忌風寒及食冷物。
白話文:
白芷:0.6 克 蔓荊子:0.9 克 炙甘草:1.5 克 當歸:1.5 克(用酒洗淨) 柴胡:1.5 克 升麻:2.1 克 防風:2.1 克 黃耆:3 克
6. 升陽湯
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泄瀉,腹中鳴,小便黃。
白話文:
治療每天大便三四次,稀而不多,有時腹瀉,腹中鳴響,小便呈黃色。
柴胡,益智仁,當歸身,橘皮(以上各三分),升麻(六分),甘草(二錢),黃耆(三錢),紅花(少許)
上㕮咀。分作二服,每服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
白話文:
- 柴胡:3 分
- 益智仁:3 分
- 當歸身:3 分
- 橘皮:3 分
- 升麻:6 分
- 甘草:2 錢
- 黃耆:3 錢
- 紅花:少許
7. 升陽除濕湯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弱。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腹瀉不止,小便呈黃色,四肢無力。
甘草,大麥糵面(如胃寒腹鳴者加),陳皮,豬苓(以上各三分),澤瀉,益智仁,半夏防風,神麯,升麻,柴胡,羌活(以上各五分),蒼朮(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三大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服。
白話文:
甘草、大麥仁粉(胃寒腹鳴者可另加)、陳皮、豬苓(以上各 3 錢)、澤瀉、益智仁、半夏、防風、神麴、升麻、柴胡、羌活(以上各 5 錢)、蒼朮(1 錢)
8. 益胃湯
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怠惰,躁熱短氣,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色,身體昏悶,口乾不喜食冷。
白話文:
治療頭腦昏沉、勞動時微痛、食慾不振、四肢無力、煩躁易怒、呼吸急促、口沒味道、腸子響動、大便稍稀黃色、身體發沉、口乾不愛吃涼東西的病症。
黃耆,甘草,半夏(以上各二分),黃芩,柴胡,人參,益智仁,白朮(以上各三分),當歸梢陳皮,升麻(以上各五分),蒼朮(一錢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飲食失節、生冷、硬物、酒、濕面。
白話文:
黃耆:2 克 甘草:2 克 半夏:2 克 黃芩:3 克 柴胡:3 克 人參:3 克 益智仁:3 克 白朮:3 克 當歸梢:5 克 陳皮:5 克 升麻:5 克 蒼朮:1.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