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 卷下 (2)
卷下 (2)
1. 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
夫飲食勞役皆自汗,乃足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數也。邪之大者,莫若中風。風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雖然,無虛邪,則風雨寒不能獨傷人,必先中虛邪,然後賊邪得入矣。至於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陽氣伏藏於水土之下,如非常泄精,陽氣已竭,則春令從何而得,萬化俱失所矣。
在人則飲食勞役,汗下時出,諸病遂生。予所以諄諄如此者,蓋亦欲人知所慎也。
白話文:
因為飲食勞累和過度勞動都會導致出汗,這是因為足陽明經(胃經)化生的燥火導致的,體內的津液無法停留,所以才會汗多且小便次數頻繁。各種疾病之中,最嚴重的莫過於中風。風邪是各種疾病的源頭,它善於遊走且變化多端。但是,如果人體沒有虛弱,那麼風、雨、寒這些邪氣就不會單獨傷害人體,一定是先有虛弱的情況,這些外來的邪氣才能夠侵入。至於痿軟、厥逆這些疾病,都是因為過度出汗而導致的。而且,冬天陽氣潛藏在水土之下,如果經常耗泄精氣,陽氣已經耗盡,那麼春天生發的陽氣又從何而來呢?這樣一來,萬物的生長變化都會失去依據了。
在人體而言,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汗液經常外泄,各種疾病就會因此產生。我之所以如此諄諄告誡,實在是希望人們能夠知道有所警惕啊。
2. 忽肥忽瘦論
《黃帝針經》云:寒熱少氣,血上下行。夫氣虛不能寒,血虛不能熱,血氣俱虛,不能寒熱。而胃虛不能上行,則肺氣無所養,故少氣;衛氣既虛,不能寒也。下行乘腎肝助火為毒,則陰分氣衰血虧,故寒熱少氣。
血上下行者,足陽明胃之脈衰,則衝脈並陽明之脈,上行於陽分,逆行七十二度,脈之火大旺,逆陽明脈中,血上行,其血沖滿於上;若火時退伏於下,則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謂之忽肥忽瘦者是也。經曰:熱傷氣。又曰:壯火食氣。故脾胃虛而火勝,則必少氣,不能衛護皮毛,通貫上焦之氣而短少也。
陰分血虧,陽分氣削,陰陽之分,周身血氣俱少,不能寒熱,故言寒熱也。《靈樞經》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此則胃氣平而上行也。
白話文:
《黃帝針經》說:身體忽冷忽熱、氣虛無力,是因為血液在身體上下流動失衡。如果體內氣虛就無法產生寒冷的感覺,血虛就無法產生熱的感覺,氣血都虛弱,身體就無法產生正常的寒熱反應。另外,胃氣虛弱無法向上運行,就無法滋養肺氣,所以會感到氣虛無力。衛氣虛弱也無法產生正常的寒冷反應。如果氣往下走,侵犯腎和肝,助長火氣變成毒素,就會導致陰分氣衰、血液虧損,所以會出現忽冷忽熱、氣虛無力的狀況。
血液上下流動失衡,是因為足陽明胃經的氣脈衰弱,導致衝脈與陽明經的氣脈一起向上運行到陽分,逆行七十二度,使脈中的火氣過旺,逆流到陽明經脈中,使血液向上衝,導致上半身血液充盈;如果火氣暫時向下潛伏,血液就會向下流,所以說血液上下流動失衡,這就是俗稱的「忽肥忽瘦」的現象。經書說:「熱會傷害氣。」又說:「過旺的火氣會消耗氣。」所以如果脾胃虛弱,火氣過旺,就一定會氣虛無力,無法保護皮膚毛髮,也無法使上焦之氣通暢,導致氣短。
陰分血液虧損,陽分氣也削弱,陰陽兩部分都虛弱,導致全身氣血都減少,無法產生正常的寒熱反應,所以說忽冷忽熱。《靈樞經》說:上焦的功能正常,能散發五穀的精華,像霧露一樣滋潤皮膚、毛髮,使全身充滿營養光澤,這表示胃氣平和且能向上運行。
3. 天地陰陽生殺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間論
《陰陽應象論》云: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然歲以春為首,正,正也;寅,引也。少陽之氣始於泉下,引陰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百穀草木皆甲坼於此時也。至立夏少陰之火熾於太虛,則草木盛茂,垂枝布菜。乃陽之用,陰之體,此所謂天以陽生陰長。經言歲半以前,天氣主之,在乎升浮也。
至秋而太陰之運,初自天而下逐,陰降而徹地,則金振燥令,風厲霜飛,品物咸殞,其枝獨存,若乎毫毛。至冬則少陰之氣復伏於泉下,水冰地坼,萬類周密。陰之用,陽之體也,此所謂地以陽殺陰藏。經言歲半以後,地氣主之,在乎降沉也。至於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洌,此則正氣之序也。
故曰:履端於始,序則不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環無端,運化萬物,其實一氣也。
設或陰陽錯綜,勝復之變,自此而起。萬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準繩陰陽。蓋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為傳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若夫順四時之氣,起居有時,以避寒暑,飲食有節,及不暴喜怒,以頤神志,常欲四時均平,而無偏勝則安。
不然,損傷脾胃,真氣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乃生長之用,陷於殞殺之氣,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於此求之,則知履端之義矣。
白話文:
《陰陽應象論》說:天以陽氣的發動來產生陰氣的成長,地以陽氣的收斂來促使陰氣的收藏。然而一年的開始是從春天開始,正,有起始的意思;寅,有引導的意思。少陽的氣從地底下開始發動,引導陰氣上升到天地人的上方,這屬於天的部分,所以穀物草木都在這個時候開始萌芽生長。到了立夏,少陰的火氣在空中變得旺盛,所以草木茂盛,枝葉繁密。這是陽氣的作用,陰氣的形體,這就是所謂的天以陽氣的發動來產生陰氣的成長。經典說一年的一半之前,主要由天氣主導,在於上升和浮動。
到了秋天,太陰的氣運開始從天上降落,陰氣下降並貫穿到地底,於是金氣發出乾燥的命令,風勢強勁、霜雪紛飛,萬物都凋零枯萎,只剩下樹枝,就像細毛一樣。到了冬天,少陰的氣又潛伏回地底,水結冰、地裂開,萬物都嚴密封閉起來。這是陰氣的作用,陽氣的形體,這就是所謂的地以陽氣的收斂來促使陰氣的收藏。經典說一年的一半之後,主要由地氣主導,在於下降和沉降。至於春天的氣候溫和,夏天的氣候炎熱,秋天的氣候涼爽,冬天的氣候寒冷,這是正常氣候的順序。
所以說:遵循開始的規律,順著次序就不會出錯。上升之後就會下降,下降之後就會上升,像圓環一樣沒有終點,運化萬物,其實都是同一股氣在作用。
如果陰陽錯亂,出現勝負的變化,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萬物之中,人也是其中之一,呼吸的升降,效法天地的運行,以陰陽為準則。胃是水穀之海,食物進入胃後,精氣先被輸送到脾,再歸於肺,向上運行以行春夏的命令,來滋養全身,這是清氣屬於天的作用;上升之後再向下輸送到膀胱,運行秋冬的命令,用來傳導消化殘渣,轉化味道並排出體外,這是濁陰屬於地的作用。如果能夠順應四時的氣候,作息有規律,來躲避寒冷和暑熱,飲食有節制,不隨便發怒或過度喜悅,來調養精神和意志,經常保持四時的均勻平和,而沒有偏盛的情況,這樣就能平安健康。
如果不是這樣,損傷脾胃,真氣就會向下流失,或是向下排泄而久久不能上升,這就表示只有秋冬而沒有春夏,把生長的作用陷入了凋零的氣息之中,各種疾病就會產生;或是久久上升而不下降也會生病。從這裡去探究,就能了解遵循開始規律的道理了。
4. 陰陽壽夭論
《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夫陰精所奉者,上奉於陽,謂春夏生長之氣也;陽精所降者,下降於陰,謂秋冬收藏之氣也。且如地之伏陰,其精遇春而變動,升騰於上,即曰生髮之氣;升極而浮,即曰蕃秀之氣,此六氣右遷於天,乃天之清陽也。陽主生,故壽。
天之元陽,其精遇秋而退,降墜於下,乃為收斂殞殺之氣;降極而沉,是為閉藏之氣,此五運左遷入地,乃地之濁陰也。陰主殺,故夭。根於外者,名曰氣立,氣止則化絕。根於內者,名曰神機,神去則機息。皆不升而降也。地氣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臟之氣,腎主五臟之精,皆上奉於天。
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長,皆從胃中出也。故動止飲食,各得其所,必清必淨,不令損胃之元氣,下乘腎肝,及行秋冬殞殺之令,則亦合於天數耳。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說:陰精充足的人長壽,陽精衰敗的人短命。所謂陰精充足,是指陰精能向上承接陽氣,也就是春夏生長之氣;所謂陽精衰敗,是指陽精向下沉降於陰,也就是秋冬收藏之氣。
好比地底潛藏的陰氣,它的精華遇到春天就會變動,向上升騰,就稱為生髮之氣;升到極點而浮於表面,就稱為繁盛秀美的氣,這些氣從地向天右行,屬於天的清陽之氣。陽氣主導生長,所以長壽。
天的元陽之氣,它的精華遇到秋天就會衰退,下降沉落,成為收斂凋零的氣;降到極點而沉於底下,就是閉藏的氣,這些氣從天向地左行,屬於地的濁陰之氣。陰氣主導凋零,所以短命。
扎根於外的,稱為氣的建立,氣停滯則生命結束;扎根於內的,稱為神機,神離去則機能停止。這些都是不升而降的現象。地氣,指的是人的脾胃,脾主管五臟之氣,腎主管五臟之精,兩者都向上奉養於天。
脾胃與腎都主導生命轉化,向上奉養並幫助氣向上浮升,由此可知,春生夏長,都源於胃的功能。所以,活動、靜止、飲食,都要適得其所,必須清淡潔淨,不損害胃的元氣,才能下行承接腎肝,並順應秋冬凋零的法則,這樣就符合自然規律。
5. 五臟之氣交變論
《五臟別論》云:五氣入鼻,藏於心肺。《難經》云:肺主鼻,鼻和則知香臭。潔古云:視聽明而清涼,香臭辨而溫暖。此內受天之氣,而外利於九竅也。夫三焦之竅開於喉,出於鼻。鼻乃肺之竅,此體也;其聞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於鼻。蓋九竅之用,皆稟長生為近。
心,長生於酉,酉者肺,故知臭為心之所用,而聞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氣,腎之竅也,乃腎之體,而為肺之用,蓋肺長生於子,子乃腎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聽音聲也。一說,聲者天之陽,音者天之陰。在地為五律,在人為喉之竅,在口乃三焦之用。肺與心合而為言出於口也,此口心之竅開於舌為體,三焦於肺為用,又不可不知也。
肝之竅通於目,離為火,能耀光而見物,故分別五色也,肝為之舍。腎主五精,鼻藏氣於心肺,故曰主百脈而行陽道。經云:脫氣者目盲,脫精者耳聾,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為清氣所奉於天,而心勞胃損則受邪也。
白話文:
《五臟別論》說:五種氣從鼻子進入,儲存在心和肺中。《難經》說:肺掌管鼻子,鼻子功能正常就能辨別香臭。潔古說:視覺和聽覺清晰明亮,是因為清涼的氣;能辨別香臭,則是因為溫暖的氣。這是身體內部接受自然之氣,而外部作用於九竅的緣故。
三焦的通道開在喉嚨,通到鼻子。鼻子是肺的孔竅,這是鼻子的實質;而能聞香臭,是鼻子的作用。心主管五種氣味,表現在鼻子。九竅的功能,都接近於禀受長生的狀態。
心,在酉時達到長生,酉時對應的是肺,所以能辨別氣味是心的作用,而能聞到香臭。耳朵,上接自然之氣,是腎的孔竅,是腎的實質,但發揮肺的作用,因為肺在子時達到長生,子時是腎的居所而肺住在其中,所以能聽到聲音。另一種說法是,聲音屬於自然界的陽氣,音調屬於自然界的陰氣。在地上表現為五音律,在人體則表現為喉嚨的通道,在嘴巴則表現為三焦的作用。肺與心結合就能說話,從口發出。嘴巴是心的孔竅,開在舌頭,是嘴巴的實質,而三焦則在肺發揮作用,這也是不能不知道的。
肝的孔竅通到眼睛,離卦屬火,能發出光芒看到東西,所以能分辨五種顏色,肝是眼睛的居所。腎主管五種精氣,鼻子將氣藏在心和肺,所以說腎主管全身脈絡而運行陽氣。經典說:氣脫離身體會導致眼睛失明,精脫離身體會導致耳朵失聰,心肺有病,鼻子也會受到影響。這說明耳、眼、口、鼻接受清氣的供養而與天相通,但心過於勞累或脾胃受損就會受到邪氣侵襲。
6. 陰陽升降論
《易》曰:兩儀生四象,乃天地氣交,八卦是也。在人則清濁之氣皆從脾胃出,榮氣榮養周身,乃水穀之氣味化之也。
清陽為天(積陽成天。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水穀之精氣也,氣海也,七神也,元氣也,父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清陽出上竅(耳、目、鼻、口之七竅是也),清中濁者,榮華腠理。清陽發腠理(毛竅也),清陽實四肢(真氣充實四肢)。濁陰為地(積陰成地。
云出天氣,雨出地氣。五穀五味之精,是五味之化也。血榮也,維持神明也,血之將會也,母也),濁中清者,榮養於神(降至中脘而為血,故曰心主血,心藏神)。濁陰出下竅(前陰膀胱之竅也),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濁陰走五臟(散於五臟之血也,養血脈,潤皮膚、肌肉、筋者是也,血生肉者此也),濁陰歸六腑(謂毛脈合精,經氣歸於腑者是也)。
天氣清靜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苛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此說人之不避大寒傷形,大熱傷氣,四時節候變更之異氣,及飲食失節,妄作勞役,心生好惡,皆令元氣不行,氣化為火,乃失生夭折之由耳。
白話文:
《易經》說:「陰陽兩儀產生四象,這是天地之氣交會的現象,也就是八卦的由來。」在人體來說,清氣和濁氣都從脾胃產生,其中的精華之氣滋養全身,這是水穀食物經過消化轉化而來的。
清陽之氣上升為天(積聚陽氣形成天。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這是水穀中的精華之氣,也是氣海所在,代表著七神,是元氣的根源,可比作父親),清氣中最清澈的部分,能讓肺氣清暢,輔助維持人體天賦的本真之氣。清陽之氣從頭部的孔竅(像是耳朵、眼睛、鼻子、嘴巴這七個孔竅)向外散發,清氣中較濁的部分,則能潤澤皮膚紋理。清陽之氣也會向外發散於毛孔,並充實四肢(使真氣充滿四肢)。濁陰之氣下降為地(積聚陰氣形成地。
雲是天氣所生,雨是地氣所生。五穀和五味食物的精華,是五味轉化的產物。血是滋養身體的物質,維持著精神的活動,是血液將要匯聚之處,可比作母親),濁氣中較清的部分,能夠滋養精神(下降到中脘而形成血液,所以說心臟主導血液,心臟蘊藏精神)。濁陰之氣從下方的孔竅(像是前陰和膀胱的通道)排出,濁氣中最濁的部分,則能強壯骨髓。濁陰之氣會流向五臟(散佈於五臟的血液,滋養血脈,潤澤皮膚、肌肉和筋骨,是血液生長肌肉的原因),濁陰之氣最終歸於六腑(指的是毛脈與精氣會合,經絡之氣歸屬於六腑)。
天氣清靜光明,蘊藏著不竭的能量,所以不會下降。如果天太過明亮,日月的光輝就會被掩蓋,邪氣就會侵入空虛的孔竅,陽氣就會閉塞不通,地氣也會冒然顯露。如果雲霧不精純,那就會造成上應的白露無法下降;如果天地之氣無法正常交會,萬物的生命就無法得到滋養,不能得到滋養,樹木就會大量枯死。如果惡劣的氣無法發散,風雨就不能按時調節,白露也無法下降,草木就會枯萎而不茂盛;如果邪風頻繁來襲,暴雨連連,天地四時就不能相互協調,與自然的規律相背離,那麼就會導致滅亡。只有聖人順應自然的規律,所以身體沒有疾病,萬物也不會失常,生命力也不會枯竭。
這些說的是人們不注意避開嚴寒傷身、酷暑傷氣,以及四季氣候變化的異常之氣,還有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心中產生喜好和厭惡的情緒等等,都會導致元氣運行不暢,氣化為火,這就是導致早衰夭折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