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脾胃論》~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黃帝針經》云: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及,大腸、小腸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

白話文:

《黃帝針經》上說: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都屬於足陽明胃經。小腸的穴位位於足三里穴下方偏內,大腸的穴位位於足三里穴上方偏內,這兩個穴位都位於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穴下方。大腸掌管津液,小腸掌管水液。大腸、小腸接受胃氣的滋潤,才能輸送津液到上焦,滋潤皮毛,填充腠理。如果飲食不節制,胃氣不足,大腸、小腸就無法得到滋養,因此津液就會枯竭。

《內經》云:耳鳴、耳聾,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以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亦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乎?予應之曰:《玉機真臟論》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有此證,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雖言脾虛,亦胃之不足所致耳。

白話文:

《內經》說:耳鳴、耳聾,九竅不通暢,都是因為腸胃出了問題。這是因為胃功能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和手陽明大腸,所以才會有這些症狀。但這些症狀只不過是胃虛所引起的,所以聖人才籠統地說是由腸胃引起的。有人問:你說聖人籠統地說是由腸胃引起的,有依據嗎?我回答說:《玉機真臟論》中說:脾機能不足,會導致九竅不通。這裏說的脾是死陰之氣,接收胃中的陽氣,可以將水穀之氣上升到肺,充盈皮毛,散佈到四臟。現在脾氣虛弱,不能運送氣血到臟腑,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這就是脾虛九竅不通的緣由。雖然說是脾虛,但其實也是胃氣不足所致。

此不言脾,不言腸胃,而言五臟者又何也?予謂: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脾不受胃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利也,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何止於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能盡之乎。

白話文:

這段話沒有談論脾臟、腸胃,而談論五臟,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這個說法和前面兩種說法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說脾臟不受胃的影響,導致五臟所掌管的九竅,無法通達天氣,全部閉塞不通暢,所以用五臟來形容。這三種說法,都是因為胃虛造成的。但又何止於此,胃虛的話,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十五絡脈、四肢,都得不到運轉的氣,於是百病產生,難道只有一方面能解釋嗎?

2.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者,穀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

白話文:

真氣,又稱元氣,是人出生時就有的精華之氣,必須依靠胃氣才能滋養。胃氣,包括五穀化生的精氣、營養身體的精華、推動氣血的動力、生命之氣、澄清透徹之氣、防衛身體之氣和陽性之氣。此外,天氣、人氣、地氣是三焦之氣。分開來說雖然不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不應該當作不同的名稱和理論來看待。

飲食勞役所傷,自汗小便數,陰火乘土位,清氣不生,陽道不行,乃陰血伏火。況陽明胃土,右燥左熱,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與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宮變化為血也。脈者,血之府也,血亡則七神何依,百脈皆從此中變來也。眾之百病,莫大於中風,有汗則風邪客之,無汗則陽氣固密,腠理閉拒,諸邪不能傷也。

白話文:

飲食勞累造成的損傷,會導致自汗和頻繁小便。陰火會乘虛攻擊脾胃,導致津液不能生成,陽氣運行不暢,從而形成陰血鬱結。特別是陽明胃這個土位,右邊乾燥,左邊發熱,會化生燥熱,導致津液無法停留。而且小便和汗液都會帶走津液。津液到達中宮後會轉化為血液。脈絡是血液的倉庫,如果血液不足,那麼七情六慾、百脈都會受到影響。眾多的疾病中,沒有比中風更嚴重的了。如果有汗,則會招惹風邪入侵;沒有汗,則陽氣會固守密閉,毛孔會關閉,各種邪氣就無法侵害了。

或曰:經言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又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又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又頭痛耳鳴,九竅不通利,腸胃之所生也。請析而解之?答曰:夫脾者,陰土也,至陰之氣,主靜而不動;胃者,陽土也,主動而不息。陽氣在於地下,乃能生化萬物。

白話文:

有人說:經書上說,陽氣不足以勝過陰氣,則五臟之氣爭鬥,九竅不通;又脾氣不足,則令人九竅不通,名為重強;又五臟不和睦,則九竅不通;又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暢,是腸胃造成的。請問怎樣分析並理解這段話?答道:脾是陰土,具有至陰之氣,主靜而不動;胃是陽土,主動而不停。陽氣存在於地下,才能生長萬物。

故五運在上,六氣在下。其脾長一尺,掩太倉,太倉者,胃之上口也。脾受胃稟,乃能熏蒸腐熟五穀者也。胃者,十二經之源,水穀之海也,平則萬化安,病則萬化危。五臟之氣,上通九竅。五臟稟受氣於六腑,六腑受氣於胃。六腑者,在天為風、寒、暑、濕、燥、火,此無形之氣也。

白話文:

因此五運位在上面,六氣位在下面。脾臟的長度有十二公分,覆蓋著太倉。太倉位於胃的上方。脾臟承受胃氣的滋養,才能溫養和消化五穀。胃是十二經絡的源頭,也是水穀聚集的地方。胃氣調和,則全身運作正常;胃氣失調,則全身運作受到危害。五臟之氣上達於九竅。五臟接受六腑的氣,六腑接受胃的氣。六腑在天上分別對應著風、寒、暑、濕、燥、火,這些是無形的氣。

胃氣和平,榮氣上升,始生溫熱。濕熱者,春夏也,行陽二十五度。六陽升散之極,下而生陰,陰降則下行為秋冬,行陰道,為寒涼也。胃既受病,不能滋養,故六腑之氣已絕,致陽道不行,陰火上行。五臟之氣,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養皮膚血脈筋骨,故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是六腑生氣先絕,五臟無所稟受,而氣後絕矣。肺本收下,又主五氣,氣絕則下流,與脾土疊於下焦,故曰重強。

白話文:

當胃部氣機調和,身體營養充足時,才會產生溫熱。而濕熱的季節是春夏,陽氣運行到二十五度。六陽氣上升擴散到極致,就會向下產生陰氣。陰氣下降,就展開秋冬季節,遵循陰道運作,呈現寒涼的狀態。

當胃部生病,無法滋養身體時,六腑之氣就會逐漸枯竭,導致陽道無法運行,而陰火就會上升。五臟之氣,各自接受一腑的滋養,才能滋潤皮膚、血脈、筋骨。所以說五臟之氣在體外已枯竭,是因為六腑產生氣血的功能先衰竭,五臟無依無靠,氣血最後才會枯竭。

肺的本性是斂降,又主管五氣。只要氣血枯竭,肺氣就會下流,和脾胃之氣堆積在下焦,因此稱為「重強」。

胃氣既病則下溜。經云:濕從下受之,脾為至陰,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竅之源,使不能上通於天,故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胃者,行清氣而上,即地之陽氣也,積陽成天,曰清陽出上竅,曰清陽實四肢,曰清陽發腠理者也。脾胃既為陰火所乘,穀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

白話文:

當胃氣出現問題時,就會向下排泄。經典中說:濕氣從下部入侵,脾臟屬至陰,本質屬地,有形的土在下部填滿九竅的源頭,導致它們無法向上與天相通,所以說五臟不協調,則九竅不通。胃臟的作用是運送清氣向上升,也就是地上的陽氣,積聚陽氣形成天,稱為清陽從上竅而出,稱為清陽充實四肢,稱為清陽發散於腠理。當脾胃受到陰火侵襲,穀氣閉塞而向下流動,也就是清氣無法上升,就會導致九竅出現問題。

胃之一腑病,則十二經元氣皆不足也。氣少則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則血虧,故筋骨皮肉血脈皆弱,是氣血俱羸弱矣。勞役動作,飲食飢飽,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雖不變易他疾,已損其天年,更加之針灸用藥差誤,欲不夭枉得乎?

白話文:

當胃這個臟腑出現疾病時,人體所有的經絡氣血都會不足。氣血不足的話,體內的津液就無法正常運行,津液運行不暢就會導致血液虧虛,進而導致筋骨、皮肉、血脈都變得衰弱,說明氣血都非常虛弱。因此,在勞動活動、飲食飢飽方面,必須要多加註意。如果患有這種疾病,即使沒有轉變為其他疾病,也會損害人的天命。再加上針灸用藥不當,怎麼可能不早夭呢?

3. 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論

夫脾胃虛,則濕土之氣溜於臍下,腎與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腎為陰火,二者俱弱,潤澤之氣不行。大腸者,庚也,燥氣也,主津;小腸者,丙也,熱氣也,主液。此皆屬胃,胃虛則無所受氣而亦虛,津液不濡,睡覺口燥咽乾,而皮毛不澤也。甲膽,風也,溫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氣;丙小腸,熱也,主長養周身之陽氣。

白話文:

脾胃虛弱,導致濕氣匯聚在臍下,腎臟和膀胱受到邪氣侵襲。膀胱主寒,腎臟為陰火,這兩個器官都虛弱,潤澤氣血無法運行。大腸屬庚金,主司乾燥之氣,負責分泌津液;小腸屬丙火,主司熱氣,負責分泌液體。這些器官都屬於胃,胃虛弱則無法接受氣血而也虛弱,津液無法滋潤身體,導致睡覺時口乾舌燥,皮膚不光澤。甲膽,主司風氣和溫熱,負責生成和輸送全身血氣;丙小腸,主司熱氣,負責滋養全身陽氣。

亦皆稟氣於胃,則能浮散也,升發也;胃虛則膽及小腸溫熱生長之氣俱不足,伏留於有形血脈之中,為熱病,為中風,其為病不可勝紀,青、赤、黃、白、黑五腑皆滯。三焦者,乃下焦元氣生髮之根蒂,為火乘之,是六腑之氣俱衰也。腑者,腑庫之腑,包含五臟及形質之物而藏焉。

白話文:

他們都接受胃中之氣,所以能夠向上浮散,向上升發;胃氣虛弱,則膽和十二指腸中維持溫暖和生長的氣都不足,停留在有形的血脈之中,就會產生熱性病症,如中風等,其病症種類繁多,包括青、赤、黃、白、黑等五臟的停滯。三焦是下焦元氣產生的根基,由於火氣的影響,六腑之氣都衰弱了。所謂腑,就是貯藏五臟和有形物質的庫房。

且六腑之氣,外無所主,內有所受。感天之風氣而生甲膽,感暑氣而生丙小腸,感濕化而生戊胃,感燥氣而生庚大腸,感寒氣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氣而生三焦,此實父氣,無形也。風、寒、暑、濕、燥、火,乃溫、熱、寒、涼之別稱也,行陽二十五度,右遷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虛也,皆由脾胃之弱。

白話文:

六腑的氣,沒有外在的支配,而是內在的接收。受到天氣的風氣而產生甲膽,受到暑氣而產生丙小腸,受到濕氣而化生戊胃,受到燥氣而產生庚大腸,受到寒氣而產生壬膀胱,受到天一之氣而產生三焦,這就是實父氣,是無形的。

風、寒、暑、濕、燥、火,是溫、熱、寒、涼的不同稱呼。它們按照陽氣二十五度運行,向右移動,升浮、下降、沉降而變化。它們的虛弱,都與脾胃的虛弱有關。

以五臟論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熱中,脈洪大而煩悶。《難經》云:脾病,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動氣,築築然堅牢,如有積而硬,若似痛也,甚則亦大痛,有是則脾虛病也,無則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虧弱也。且心火大盛,左遷入於肝木之分,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其脈洪大而弦,時緩,或為眩運戰搖,或為麻木不仁,此皆風也。脾病,體重即痛,為痛痹,為寒痹,為諸濕痹,為痿軟失力,為大疽大癰。

白話文:

按照中醫五行理論,心火過旺,侵略脾土,就會導致熱中,脈搏強勁而煩悶。《難經》上說:脾病,在肚臍附近會出現動氣,按壓時會有類似疼痛的感覺。動氣時感覺堅硬,好像是有東西積聚在那裡,有可能是疼痛,嚴重的還會劇痛,若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是脾虛。另一個辨別方法是,進食後感到睏倦、精神恍惚想睡覺,說明脾胃虛弱。

此外,心火過旺還會轉移到肝木,造成風濕相侵,全身疼痛,脈搏強勁有力,有時較緩,可能會出現眩暈、搖晃,或者麻木不仁,這些都是風濕的表現。脾病患者,身體沉重易痛,可表現為痛痹、寒痹、各種濕痹、痿軟無力、大疽大癰等症狀。

若以辛熱助邪,則為熱病,為中風,其變不可勝紀。木旺運行,北越左遷,入地助其腎水,水得子助,入脾為痰涎,自入為唾,入肝為淚,入肺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當先於陰分補其陽氣升騰,行其陽道而走空竅,次加寒水之藥降其陰火,黃柏黃連之類是也。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脾胃俱旺而復於中焦之本位,則陰陽氣平矣。

白話文:

如果你使用辛熱藥物來幫助邪氣,就會導致熱病和中風,其變化多端,難以計數。木旺運行的方向是向北,所以會向左移動,進入腎臟協助腎水。腎水得到木的幫助,就會進入脾臟變成痰液,自己變成唾液,進入肝臟變成眼淚,進入肺臟變成鼻涕。木旺可以攻擊脾土,這一點很明顯。首先,我們要通過陰分來補充陽氣,使陽氣上升,運行於陽道,進入空竅。然後,再使用寒水藥物來降低陰火,比如黃柏、黃連等藥物。先補陽,後瀉陰,脾胃同時得到增強,恢復到中焦的本位,這樣陰陽之氣就能平衡了。

火曰炎上,水曰潤下,今言腎主五液,上至頭,出於空竅,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癇者,涎沫出於口,冷汗出於身,清涕出於鼻,皆陽蹺、陰蹺、督、沖四脈之邪上行,腎水不任煎熬,沸騰上行為之也。此奇邪為病,不繫五行陰陽十二經所拘,當從督、沖、二蹺、四穴中奇邪之法治之。

白話文:

火往上走,水往下流。現在說腎臟掌管五種體液,它們會上升到頭部,通過不同的孔竅排出,都變成淚水、鼻涕、汗水、口水和唾液。這是什麼原因呢?

癲癇患者會出現口水從口中湧出、冷汗從身上冒出、清鼻涕從鼻子流出的症狀。這些都是陽蹺脈、陰蹺脈、督脈和沖脈上的邪氣上行,導致腎臟無法承受煎熬,液體沸騰上湧造成的。

這種奇特的邪氣引起疾病,不受五行、陰陽和十二經絡的約束。因此,治療時要根據督脈、沖脈、兩條蹺脈上奇邪的特性進行。

五臟外有所主,內無所受。謂無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脈、肌肉、筋骨及各空竅是也;若胃氣一虛,脾無所稟受,則四臟經絡皆病。況脾全藉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職,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白話文:

五臟向外有所主導,向內則無所收納。所謂「無所收納」,是指不負責儲藏任何東西,而是向外主導皮膚、血脈、肌肉、筋骨以及各種空腔器官。假若胃氣一旦虛弱,脾臟就無所吸收,那麼四臟經絡都會生病。況且,脾臟完全依靠胃臟的平和運作,纔能有所收納而滋生氣血,使得全身四臟都強健,十二種神靈各司其職,皮膚緊密堅固,筋骨柔軟有力,九個孔竅通暢,外邪無法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