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澈

《藥症忌宜》~ 正文 (6)

回本書目錄

正文 (6)

1. 正文

當歸,生地黃,白芍藥,炙草,牛膝,麥冬,童便,牡丹皮,甘菊花

有汗加人參、黃耆、棗仁、五味子。

偏頭痛,屬血虛,肝家有熱不急治,久之必損目。

忌同目昏。

宜養血,清虛熱,甘寒,酸寒,辛寒。

生地黃,天門冬,甘菊花,白芍藥,當歸,川芍,烏梅,炙甘草,土茯苓,金銀藤,黑豆

有火實者加黃連(酒炒),大黃(酒蒸),芎藭,石膏,雨前茶。

目黑暗眩暈,屬血虛,兼腎水真陰不足。

忌同上。

宜養血補肝,清熱,甘寒,甘平,酸寒,苦寒。

生地黃,枸杞子,甘菊花,五味子,白蒺藜,當歸,薯蕷,甘草,山茱萸,白芍藥,天門冬,黃柏

肥氣,屬氣血兩虛,肝氣不和,逆氣與瘀血相併而成。

忌同上苦寒。

宜和肝散結氣,兼行氣血凝滯,甘溫,甘平。

川芎,當歸,沉香,乾薑,肉桂,橘皮,紅花,鬱金,玄胡索,赤芍藥,香附,山楂,紅曲,砂仁

參用東垣肥氣丸治之。

脾虛,(十二證)

忌下,降泄,破氣,苦寒,諸藥錄後。

宜甘溫,佐以辛香,酸平。

人參,大棗,黃耆,薯蕷,炙甘草,白茯苓,蓮肉,橘紅,薷香,木瓜,白扁豆,白豆蔻,白芍,棗仁

飲食勞倦傷脾,發熱,或飲食不消化,補藥中加麥糵、谷糵。

忌破氣,消導克伐,苦寒,復忌燥。

草果,枳實,檳榔,蓬莪,三稜,

宜補中益氣,甘溫,升,酸。

人參,黃耆,術,炙甘草,大棗,白芍藥,柴胡,升麻,石斛,麥門冬,橘紅,酸棗仁

停飲,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

忌下,酸斂,濕潤,滯膩。

桃仁,郁李仁

宜健脾利水,淡滲,兼辛散。

人參,白朮,半夏,茯苓,橘皮,澤瀉,豬苓,木通,桑白皮,旋覆花,紫蘇,白豆蔻

水腫,屬脾氣虛。

忌破氣,下泄,濕潤,咸,苦寒。

食鹽,商陸(以上咸),諸藥錄後。

宜補脾益氣,燥濕,利水,辛香,甘溫,佐以淡滲。

人參,二術,薏苡仁,橘皮,薯蕷,桑白皮,木瓜,茯苓,赤小豆,香薷,豬苓,縮砂密,澤瀉,姜皮

脾虛中滿,屬脾氣虛,兼脾陰虛。

忌破氣,下,消導,利水,甘。

飴糖,大棗,蜜,甘草(以上甘),諸藥錄後。

晝劇夜靜,屬脾氣虛,宜補氣健脾,甘溫,淡滲,佐以辛香。

人參,二術,白芍藥,茯苓,橘皮,桑白皮,姜皮,藿香,車前子,縮砂密,無熱證佐以桂。

夜劇晝靜,屬脾陰虛,宜補脾陰,兼制肝清熱,甘平,酸寒,淡滲。

酸棗仁,石斛,蓮肉,白芍藥,橘皮,白扁豆,五味子,蘇子,木瓜,桑白皮,茯苓,車前子

噎膈,屬氣血兩虛,繇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壅逆所成。

忌破氣,升,復忌下,消導,燥,苦寒,辛熱。

宜降,清熱潤燥,甘溫甘平以益血,佐辛香順氣。

白話文:

[正文]

當歸、生地黃、白芍藥、炙甘草、牛膝、麥冬、童便(男童小便)、牡丹皮、甘菊花。

如果出汗,可以加入人參、黃耆、酸棗仁、五味子。

偏頭痛,屬於血虛,肝臟有熱,如果不及時治療,時間久了會損傷眼睛。

忌諱與眼睛昏花同時發生。

應該滋養血液,清除虛熱,使用甘涼、酸涼、辛涼的藥物。

生地黃、天門冬、甘菊花、白芍藥、當歸、川芎、烏梅、炙甘草、土茯苓、金銀藤、黑豆。

如果體內有實火,可以加入黃連(用酒炒製)、大黃(用酒蒸製)、芎藭、石膏、雨前茶。

眼睛昏暗眩暈,屬於血虛,同時兼有腎水真陰不足。

忌諱與上述情況相同。

應該滋養血液、補養肝臟,清除熱邪,使用甘涼、甘平、酸涼、苦寒的藥物。

生地黃、枸杞子、甘菊花、五味子、白蒺藜、當歸、薯蕷、甘草、山茱萸、白芍藥、天門冬、黃柏。

肥氣(腹部脹滿),屬於氣血兩虛,肝氣不調和,逆氣與瘀血相互結合而成。

忌諱與上述苦寒藥物同時使用。

應該調理肝臟、疏散鬱結之氣,同時疏通行氣活血,使用甘溫、甘平的藥物。

川芎、當歸、沉香、乾薑、肉桂、橘皮、紅花、鬱金、玄胡索、赤芍藥、香附、山楂、紅麴、砂仁。

可以參考使用東垣的肥氣丸來治療。

脾虛,(有十二種證型)

忌諱使用瀉下、降泄、破氣、苦寒的藥物,具體藥物記錄在後面。

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佐以辛香、酸平的藥物。

人參、大棗、黃耆、薯蕷、炙甘草、白茯苓、蓮子肉、橘紅、薷香、木瓜、白扁豆、白豆蔻、白芍、酸棗仁。

因為飲食或勞累導致脾臟受損,出現發熱,或者飲食不消化,在補藥中加入麥芽、穀芽。

忌諱使用破氣、消食導滯的藥物,苦寒藥物,也忌諱使用過於燥熱的藥物。

草果、枳實、檳榔、蓬莪術、三棱。

應該補中益氣,使用甘溫、升提、酸味的藥物。

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大棗、白芍藥、柴胡、升麻、石斛、麥門冬、橘紅、酸棗仁。

停飲(體內積聚水液),是因為過量飲用湯水,或者冷茶冷酒所導致。

忌諱使用瀉下、酸斂、滋潤、黏膩的藥物。

桃仁、郁李仁。

應該健脾利水,使用淡滲、兼有辛散作用的藥物。

人參、白朮、半夏、茯苓、橘皮、澤瀉、豬苓、木通、桑白皮、旋覆花、紫蘇、白豆蔻。

水腫,屬於脾氣虛弱。

忌諱使用破氣、瀉下、滋潤、鹹味、苦寒的藥物。

食鹽、商陸(以上鹹味),具體藥物記錄在後面。

應該補脾益氣,燥濕、利水,使用辛香、甘溫的藥物,佐以淡滲的藥物。

人參、白朮、薏苡仁、橘皮、薯蕷、桑白皮、木瓜、茯苓、赤小豆、香薷、豬苓、縮砂密、澤瀉、生薑皮。

脾虛中滿(脾虛導致腹脹),屬於脾氣虛弱,同時兼有脾陰虛。

忌諱使用破氣、瀉下、消食導滯、利水的藥物,以及甘甜的藥物。

飴糖、大棗、蜂蜜、甘草(以上甘甜),具體藥物記錄在後面。

如果白天加重,晚上減輕,屬於脾氣虛弱,應該補氣健脾,使用甘溫、淡滲的藥物,佐以辛香的藥物。

人參、白朮、白芍藥、茯苓、橘皮、桑白皮、生薑皮、藿香、車前子、縮砂密,沒有熱證可以佐以肉桂。

如果晚上加重,白天減輕,屬於脾陰虛,應該滋養脾陰,同時抑制肝火、清除熱邪,使用甘平、酸涼、淡滲的藥物。

酸棗仁、石斛、蓮子肉、白芍藥、橘皮、白扁豆、五味子、蘇子、木瓜、桑白皮、茯苓、車前子。

噎膈(吞嚥困難,食道阻塞感),屬於氣血兩虛,是由於血液衰少導致,而不是痰氣壅塞所致。

忌諱使用破氣、升提的藥物,也忌諱瀉下、消食導滯、燥熱、苦寒、辛熱的藥物。

應該使用降逆、清熱潤燥的藥物,使用甘溫、甘平的藥物來滋養血液,佐以辛香、順氣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