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症忌宜》~ 正文 (10)
正文 (10)
1. 正文
宜調氣和中,辛散,消導。
繇於暑,必口渴或口乾,齒燥口苦,小水短赤。
白梅,滑石,石膏,甘草,橘皮,絲瓜葉,香薷,木瓜,石斛,童溺,食鹽,縮砂密,泥漿,厚朴,白扁豆並葉
繇於寒,則小水清白,不渴不熱。
縮砂密,丁香,橘皮,藿香
甚者加吳茱萸、肉桂,外治用杉木、楠材煎湯浸洗。
絞腸痧,屬胃氣虛,猝中天地邪惡穢汙之氣。
忌溫補,斂,尤忌火酒、生薑、蒜,及穀氣米飲,熱湯入口即死。
宜通竅辟惡,辛散,鹹寒。
龍腦香,蘇合香,藿香,檀香,乳香,芒硝,童便
煎藥亦宜冷服。
中惡,腦中㽲痛,屬胃氣虛,惡氣客之所致。
忌同絞腸痧。
宜辟惡氣,通暢胃氣,辛散。
龍腦香,檀香,麝香(孕婦忌用),牛黃,乳香,蘇合香,沉水香,丹砂,雄黃,鬼臼,藿香,白豆蔻,石菖蒲,橘皮,木香,遠志,乾薑,桂
反胃,屬氣虛,中酒屬胃弱。
忌破氣,升,苦寒,甘,燥熱,諸藥錄後。
宜補氣,降氣,和胃,清熱,酸斂以制肝。
枇杷葉,人參,蘇子,橘皮,木瓜,麥門冬,蘆根汁,竹茹,石斛,梅醬,蔗漿,白茯苓,白芍藥
若因虛寒而得者,加生薑、朮、白豆蔻。
大腸虛(四證)
忌破氣,下,燥熱,諸藥錄後。
宜補氣,潤燥,甘溫。
人參,黃耆,麥冬,五味,白芍,炙草
虛熱便閉不通,屬血虛,津液不足。
忌破氣,下,燥熱,苦溫,損津液。
郁李仁(損津液)
宜生津液,潤燥,涼血,益血。
生地黃,五味,麥冬,天冬,芝麻,麻仁,肉蓯蓉,生蜜,當歸,蘆薈,炙草
虛熱滑泄不禁,屬氣虛。
忌破氣,下,濕潤,苦寒。
宜補氣,升,甘溫,酸斂。
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吳茱萸,肉豆蔻,蓮肉,升麻,木瓜,補骨脂,五味子,赤石脂
腸鳴脫肛,屬氣虛,兼有濕熱。
忌同大腸虛。
宜補氣,升提,除濕熱。
人參,黃耆,炙草,白朮,蓮肉,白扁豆,升麻,乾葛,柴胡,黃柏,防風,白芍藥,黃連,黃芩,樗根白皮
外用五倍子敷之。
膀胱虛(三證)
忌破氣,燥,利小便。
宜補氣,酸斂。
人參,五味子,山茱萸,益智子,金櫻子
小便不禁,屬氣血虛。
忌降下,濕潤,燥熱。
宜同膀胱虛,加牡蠣,龍骨,鹿茸,桑螵蛸,雞䏶胵
頻數不能少忍,加,麥門冬,五味子,山茱萸,天門冬,黃柏,柏子仁,鱉甲,牛膝,甘枸杞子
遺尿,屬本經氣虛,見小腸虛條內。因膀胱虛,亦能致遺尿,故複列此。
忌宜俱見小腸虛。
膀胱虛
忌宜俱同疝。
三焦虛(二證)
忌破氣,降,復忌升發,苦寒。
宜補中益氣,佐以辛溫。
人參,黃耆,白朮,益智子,沉香,五味子
短氣腹寒,屬中氣虛。
忌宜俱同三焦。
白話文:
[正文]
應該調理氣機,使之平和順暢,用辛散的藥物來疏通,並用消導的藥物來幫助消化。
如果是因為暑熱引起的,一定會口渴或者口乾,牙齒乾燥、口中苦澀,小便量少且顏色發紅。
可以用白梅、滑石、石膏、甘草、橘皮、絲瓜葉、香薷、木瓜、石斛、童子尿、食鹽、縮砂密、泥漿、厚朴、白扁豆(包括葉子)來治療。
如果是因為寒氣引起的,則小便清澈而量多,不會口渴也不會覺得燥熱。
可以用縮砂密、丁香、橘皮、藿香來治療。
情況嚴重的話,可以加用吳茱萸、肉桂,外治則用杉木或楠木煎湯浸泡洗浴。
絞腸痧,屬於胃氣虛弱,突然中了天地間邪惡污穢的氣。
忌用溫補、收斂的藥物,尤其忌諱火酒、生薑、蒜,以及米粥等穀物類食物,熱湯入口會立即死亡。
應該用通竅、辟除穢惡、辛散、鹹寒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龍腦香、蘇合香、藿香、檀香、乳香、芒硝、童子尿來治療。
煎好的藥也應該放涼了服用。
中惡,腦袋裡面劇痛,屬於胃氣虛弱,受到邪惡之氣侵犯所導致。
禁忌同絞腸痧一樣。
應該用辟除穢惡之氣、疏通腸胃氣機、辛散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龍腦香、檀香、麝香(孕婦禁用)、牛黃、乳香、蘇合香、沉香、丹砂、雄黃、鬼臼、藿香、白豆蔻、石菖蒲、橘皮、木香、遠志、乾薑、桂來治療。
反胃,屬於氣虛,因飲酒過度導致胃虛弱。
忌用破氣、升提、苦寒、甘甜、燥熱的藥物,詳細的藥物記載在後面。
應該用補氣、降氣、和胃、清熱、酸斂來制約肝氣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枇杷葉、人參、蘇子、橘皮、木瓜、麥門冬、蘆根汁、竹茹、石斛、梅醬、甘蔗汁、白茯苓、白芍藥來治療。
如果是因為虛寒引起的,可以加用生薑、白朮、白豆蔻。
大腸虛(有四種證型)
忌用破氣、攻下、燥熱的藥物,詳細的藥物記載在後面。
應該用補氣、潤燥、甘溫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人參、黃耆、麥門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來治療。
因虛熱導致便秘不通,屬於血虛,津液不足。
忌用破氣、攻下、燥熱、苦溫的藥物,會損耗津液。
鬱李仁(會損耗津液)也不宜使用。
應該用生津液、潤燥、涼血、益血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生地黃、五味子、麥門冬、天冬、芝麻、麻仁、肉蓯蓉、生蜂蜜、當歸、蘆薈、炙甘草來治療。
因虛熱導致滑脫不禁,屬於氣虛。
忌用破氣、攻下、濕潤、苦寒的藥物。
應該用補氣、升提、甘溫、酸斂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吳茱萸、肉豆蔻、蓮肉、升麻、木瓜、補骨脂、五味子、赤石脂來治療。
腸鳴、脫肛,屬於氣虛,同時兼有濕熱。
禁忌同大腸虛一樣。
應該用補氣、升提、去除濕熱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人參、黃耆、炙甘草、白朮、蓮肉、白扁豆、升麻、乾葛、柴胡、黃柏、防風、白芍藥、黃連、黃芩、樗根白皮來治療。
外用五倍子塗敷。
膀胱虛(有三種證型)
忌用破氣、燥熱、利小便的藥物。
應該用補氣、酸斂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人參、五味子、山茱萸、益智子、金櫻子來治療。
小便失禁,屬於氣血虛弱。
忌用降下、濕潤、燥熱的藥物。
應該用和治療膀胱虛一樣的藥物,加上牡蠣、龍骨、鹿茸、桑螵蛸、雞內金。
如果頻繁小便、不能忍耐,可以加用麥門冬、五味子、山茱萸、天門冬、黃柏、柏子仁、鱉甲、牛膝、枸杞子。
遺尿,屬於本經氣虛,詳細內容見小腸虛的相關記載。因為膀胱虛也會導致遺尿,所以再次列出。
禁忌與適宜的藥物,都參照小腸虛的相關記載。
膀胱虛
禁忌與適宜的藥物,都和治療疝氣一樣。
三焦虛(有兩種證型)
忌用破氣、降下的藥物,又忌用升發、苦寒的藥物。
應該用補中益氣,輔以辛溫的藥物來治療。
可以用人參、黃耆、白朮、益智子、沉香、五味子來治療。
短氣、腹部寒冷,屬於中氣虛弱。
禁忌與適宜的藥物,都同治療三焦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