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調經論

一婦人受暑熱。經水過多。清暑益氣湯。虛者生脈散。實者香薷飲。

一婦人飲食不運。或失飢傷飽。血暴下崩。先理中氣。使食轉化。後與補脾。

一婦人血虛有火。月經耗損。漸至不通。日漸羸瘦。而生潮熱。慎毋以毒藥通之。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

一婦人去血過多。惡寒發熱。作渴煩躁。用人參二兩。棗十枚。水煎服。

一師尼寡婦室女。乍寒乍熱。肝脈弦長而出魚際。用生地黃丸。

附時珍月經辨

李時珍曰。女人之經。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後。或通或塞。其病也復有變常。而古人並未言及者。不可不知。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謂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是謂居經。俗名按季。有一年一行者。是謂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謂暗經。有受胎之後。

月月行經。而產子者。是謂盛胎。俗名垢胎。有受胎數月。血忽大下。而胎不隕者。是謂漏胎。此雖以氣血有餘不足言。而亦異於常矣。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絕。其常也。有女年十二十三而產子。如楮記室所載平江蘇達卿女。十二受孕者。有婦年五十六十而產子。如遼史所載亟普妻。

生二男一女者。此又異常之尤者也。業醫者之於此類。恐亦宜留心焉。

歸脾湯

人參,白朮(土炒),茯神,黃耆(蜜炙),棗仁(炒研各二錢),遠志(甘草湯淨焙),當歸(各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龍眼肉(七枚)

薑棗水煎。加柴胡山梔牡丹皮。名加味歸脾湯。

逍遙散

白朮(土炒),茯苓,當歸,白芍藥(酒炒),柴胡(各一錢),炙甘草(三分)

姜水煎。加山梔牡丹皮。名加味逍遙散。

八珍湯

人參,白朮(土炒),熟地黃,當歸,茯苓(各一錢),白芍藥(酒炒一錢),川芎(五分),炙甘草(三分)

薑棗水煎。

四物湯

當歸(一錢),熟地黃(一錢),白芍藥(酒炒一錢),川芎(五分)

水煎。

六君子湯

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半夏,陳皮(各一錢),炙甘草(三分)

薑棗水煎。

清心蓮子飲

黃芩,人參,麥門冬,蓮肉,柴胡,地骨皮,車前子(焙各一錢)

水煎。

柏子仁丸

柏子仁(焙研),牛膝(酒拌),卷柏(各半兩),澤蘭,續斷(酒炒各二兩),熟地黃(三兩)

為末。入地黃膏。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澤蘭湯

澤蘭(三兩),當歸(酒拌一兩),白芍藥(酒炒一兩),甘草(五錢)

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生地黃丸

生地黃(一兩酒拌杵膏),秦艽,黃芩,柴胡(各五錢),赤芍藥(一兩)

上為細末。入地黃膏。加煉蜜少許。糊丸。每服三十丸。烏梅湯下。日進二服。

白話文:

調經論

一位婦人因中暑而發熱,導致經血過多,可以用清暑益氣湯來治療。如果體質虛弱,就用生脈散。如果體質壯實,就用香薷飲。

一位婦人因為飲食不規律,不是吃太少餓著,就是吃太多撐著,導致突然大量出血,像是崩漏一樣,應該先調理脾胃之氣,讓飲食能夠正常消化吸收,之後再用補脾的藥物。

一位婦人因為血虛又有虛火,導致月經耗損,漸漸地月經不來,身體日益消瘦,還會出現潮熱。千萬不要用猛烈的藥物來強行通經,應該用柏子仁丸或是澤蘭湯來治療。

一位婦人因為出血過多,出現怕冷發熱、口渴煩躁的症狀,可以用人參二兩,紅棗十枚,用水煎服。

一位出家的尼姑、寡婦或未出嫁的女子,出現忽冷忽熱的情況,而且肝脈呈現弦長,同時手掌的魚際部位也出現異常,可以用生地黃丸來治療。

李時珍關於月經的辨析

李時珍說,女子的月經,一個月來一次是正常的。但是月經的週期有時會提早,有時會延後,有時會順暢,有時會阻塞,這些都是屬於月經的疾病。此外,還有一些古人沒有提到的情況,我們也不得不知。例如,有些女性在月經來潮時,不是從陰道出血,而是吐血、流鼻血,或是眼睛、耳朵出血,這種現象稱為「逆經」。有些女性是三個月來一次月經,稱為「居經」,俗稱「按季」。有些女性一年才來一次月經,稱為「避年」。有些女性一輩子都不來月經,卻能懷孕生子,稱為「暗經」。有些女性在懷孕之後,仍然每個月都來月經,並且能順利產子,稱為「盛胎」,俗稱「垢胎」。有些女性在懷孕數月後,突然大量出血,但胎兒並沒有掉下來,稱為「漏胎」。這些現象雖然可以從氣血的不足或有餘來解釋,但都與正常的月經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女子在十四歲左右天癸會來,約在四十九歲左右天癸會絕,這是正常的生理情況。但有些女性在十二、三歲就生孩子了,就像《楮記室》記載平江蘇達卿的女兒,十二歲就懷孕了。有些婦女在五、六十歲還能生孩子,就像《遼史》記載的亟普的妻子,生了二男一女。這些都是非常特殊的現象。從事醫學的人對於這些特殊情況,應該多加留意。

歸脾湯

人參、白朮(炒過)、茯神、黃耆(蜜炙)、酸棗仁(炒過磨粉,各二錢)、遠志(甘草水淨洗後烘焙)、當歸(各一錢)、木香、甘草(炙過,各五分)、龍眼肉(七枚)。

加薑、棗用水煎煮服用。如果再加入柴胡、山梔、牡丹皮,就稱為加味歸脾湯。

逍遙散

白朮(炒過)、茯苓、當歸、白芍藥(酒炒過)、柴胡(各一錢)、炙甘草(三分)。

加薑水煎煮服用。如果再加入山梔、牡丹皮,就稱為加味逍遙散。

八珍湯

人參、白朮(炒過)、熟地黃、當歸、茯苓(各一錢)、白芍藥(酒炒過,一錢)、川芎(五分)、炙甘草(三分)。

加薑、棗用水煎煮服用。

四物湯

當歸(一錢)、熟地黃(一錢)、白芍藥(酒炒過,一錢)、川芎(五分)。

用水煎煮服用。

六君子湯

人參、白朮(炒過)、茯苓、半夏、陳皮(各一錢)、炙甘草(三分)。

加薑、棗用水煎煮服用。

清心蓮子飲

黃芩、人參、麥門冬、蓮子肉、柴胡、地骨皮、車前子(烘焙過,各一錢)。

用水煎煮服用。

柏子仁丸

柏子仁(烘焙過磨粉)、牛膝(酒拌過)、卷柏(各半兩)、澤蘭、續斷(酒炒過,各二兩)、熟地黃(三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地黃膏中攪拌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澤蘭湯

澤蘭(三兩)、當歸(酒拌過,一兩)、白芍藥(酒炒過,一兩)、甘草(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

生地黃丸

生地黃(一兩,用酒拌過搗成膏狀)、秦艽、黃芩、柴胡(各五錢)、赤芍藥(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地黃膏中,再加入少許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烏梅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