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4)

1. 痿痹

服之腹中㽲悶。小便不利。大便反瀉。當晚昏昏默默。氣與俱脫矣。越二日。手足拘攣。有死無生。會一友原梅曹子。先數日詣余商定膏脂藥。以痛傷精血。用蓯蓉枸杞當歸生地遠志茯神棗仁石斛麥冬五味桂圓肉煎就。入玄武膏收貯。此時幸已煎成四五日矣。亟索飲之。連進三四盞。

筋脈頓舒。其痛稍定。又煎三料。每日清晨飲一大盞。自後飲食倍增。閱月而起坐。又閱月而起立。又閱月而始步。肌肉方長。後進八味加蓯蓉為丸。調理半載余乃痊。此雖周痹症而以痿法治。向使不與峻補。焉能有更生之日哉。嗣後永不再發。

虎潛丸

龜板,黃柏(各四兩),知母,熟地黃(各二錢),牛膝(三兩半),芍藥(一兩半),鎖陽,虎骨(酥炙),當歸(各一兩),陳皮(七錢半),乾薑(五錢)

為末。灑糊丸。加附子更妙。

蠲痹飲

秦艽(一錢),酒芩(一錢),羌活(六分),蒼朮(七分),酒柏(一錢),獨活(八分),威靈仙(一錢酒炒),木瓜(一錢),米仁(一錢),紅花(三分),當歸(一錢),桃仁(七粒研),枳殼(一錢)

加姜三片。水煎。

白話文:

服用後,肚子裡感到脹悶不舒服,小便不順暢,反而拉肚子,當天晚上昏昏沉沉,氣力好像要脫失一樣。過了兩天,手腳開始抽筋,看起來沒有活命的機會了。剛好有個朋友,原先是梅曹子的,前幾天來找我商量製作藥膏的事情,因為他因疼痛損傷了精血,所以用了肉蓯蓉、枸杞、當歸、生地、遠志、茯神、酸棗仁、石斛、麥冬、五味子、桂圓肉煎煮,然後加入玄武膏收存。這時幸好已經煎好四五天了,我趕緊要他喝,連續喝了三四碗。

筋脈立刻舒緩,疼痛也稍微減輕了。我又煎了三份藥,每天早上空腹喝一大碗,從此以後食慾大增,過了一個月就能坐起來,又過了一個月就能站起來,再過了一個月就能開始走路,肌肉才慢慢長出來。後來又用了八味地黃丸,再加肉蓯蓉做成藥丸,調理了半年多才痊癒。這雖然是周痹的症狀,卻用治療痿症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當初沒有給予峻猛的補藥,哪裡會有重生的機會呢?之後就再也沒有復發了。

虎潛丸

龜板、黃柏(各150克),知母、熟地黃(各75克),牛膝(130克),芍藥(56克),鎖陽、虎骨(用酥油炙烤)、當歸(各37.5克),陳皮(28克),乾薑(19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藥丸。加入附子效果更佳。

蠲痹飲

秦艽(3.75克),酒芩(3.75克),羌活(2.25克),蒼朮(2.6克),酒黃柏(3.75克),獨活(3克),威靈仙(3.75克,用酒炒),木瓜(3.75克),薏仁(3.75克),紅花(1.1克),當歸(3.75克),桃仁(7顆,磨碎),枳殼(3.75克)

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