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1)

1. 腫脹論

禹餘糧丸

蛇含石(三兩鐵銚盛燒通紅鉗取出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極細),禹餘糧石(三兩),針砂(五兩淘淨炒乾用醋二鍾同餘糧銚內煮乾更用銚並藥燒紅傾淨磚地上候冷研極細),羌活,川芎,木香,茯苓,牛膝(酒浸),桂心,白豆蔻,大茴香,蓬朮(炒),附子(炮),炮姜,京三稜(炒),青皮,白蒺藜(焙研去刺),當歸(酒浸各五錢)

共為末。入前三味拌勻。蒸餅丸如桐子大。食前白湯下三十丸。至五十丸。前三味。非甘遂芫花之比。又有各藥扶持。虛人老人。亦可服也。是忌鹽。一毫入口。發疾愈甚。服藥後。即於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每日三服。更以溫補藥助之。

金匱腎氣丸,治脾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喘急痰盛。已成蠱症。其效如神。此症多因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復傷而變症者。非此藥不能救。

白茯苓(三兩),附子(五錢制),牛膝,桂,澤瀉,車前子,山萸肉,山藥,牡丹皮(各一兩),熟地黃(四兩)

上為末。和地黃加煉蜜丸。如梧子。每服三錢。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禹餘糧丸

將蛇含石(三兩),放在燒紅的鐵鍋中燒透,用鉗子夾出倒入醋中,等冷卻後取出研磨成極細粉末。禹餘糧石(三兩)也研磨成極細粉末。將針砂(五兩)淘洗乾淨後炒乾,用兩杯醋和禹餘糧一起在鍋中煮乾,再用鍋將藥材燒紅,傾倒在乾淨的磚地上,冷卻後研磨成極細粉末。然後將羌活、川芎、木香、茯苓、用酒浸泡過的牛膝、桂心、白豆蔻、大茴香、炒過的蓬朮、炮製過的附子、炮姜、炒過的京三稜、青皮、焙乾並去除刺的白蒺藜、用酒浸泡過的當歸(各五錢)一起研磨成粉末。

將上述所有藥粉混合均勻,加入之前處理好的蛇含石、禹餘糧石、針砂粉末拌勻。用蒸熟的麵餅作黏合劑,將藥粉搓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白開水服用三十到五十丸。前面提到的蛇含石、禹餘糧石、針砂三種藥材,並不是甘遂和芫花等藥材可以比擬的,而且還有其他藥材輔助,所以體虛和年老的病人也可以服用。服用此藥要忌鹽,只要吃一點點鹽,病情就會更加嚴重。服藥後,藥效會通過小便排出,不會損傷臟腑。每天服用三次,可以再配合溫補的藥物輔助治療。

金匱腎氣丸

此藥治療脾腎虛弱,導致腰部沉重、腳腫、小便不暢,或是肚子腹部腫脹、四肢浮腫、氣喘急促、痰多,甚至發展成蠱症。此藥效果非常好。這種病症多是因為脾胃虛弱,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導致元氣受損而出現的變症,只有此藥才能夠救治。

將白茯苓(三兩)、炮製過的附子(五錢)、牛膝、桂、澤瀉、車前子、山萸肉、山藥、牡丹皮(各一兩)、熟地黃(四兩)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後將藥粉和熟地黃混合,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