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7)

1. 脅痛

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蓋左屬陰而右屬陽也。陰為血而陽為氣也。左者肝也。肝藏血。性浮。喜條達而上升。有以抑之。則不特木鬱而火亦郁。故為痛。治之宜疏肝清火理血。左金兼桃仁、紅花、鉤藤、青皮之屬。虛人及季脅下疼者。六味湯滋其水以潤之。乙癸同源之意。

亦由房勞所致也。右者肺也。肺主氣。性沉。喜清肅而下降。有以逆之。則肺苦氣上逆而為痛。治之宜降氣消痰。前、桔、枳殼、陳皮之屬。虛人歸脾湯去耆、術加延胡主之。以補其母。若香燥破血之藥。非其治也。且於中州無礙。不可克代。與外感無涉。不可發散。犯之則汗出發喘。

促其斃矣。余每怪時流。一遇脅痛。不分左右陰陽。不彆氣血痰火虛實閃挫之因。動稱肝經受病。及用藥。又以外感法治之。致死不悟。深可悲憫。殊不知脅痛之候。治之一逆。貽禍甚速。即有知者。亦守痛無補法。害亦相等。幸臨症者慎焉。

王宇泰先生治一人。患左脅痛。外發紅丹數十顆。有投以龍膽瀉肝等湯。竟不效。先生曰。肝性燥苦急。宜甘以緩之。用單味栝蔞二兩。研霜煎飲。取其甘緩潤下。紅丹可一洗而愈也。果如先生言。余凡遇左脅疼。煩躁面赤。脈數痰色綠者。每加之輒驗。若無痰而陰虧脈虛數。

汗出無氣以動。六味湯加鉤藤。屢獲奇效。若血凝氣滯。以桃仁、紅花、枳殼、醋製青皮、香附、延胡等。或加生地、芍藥、鉤藤佐之。實火。左金丸亦可選用。

一友右脅痛。以自知醫。用發散藥。痛愈甚。氣息難布。余診其脈則微弱。特慮其不受補。以單味貝母一兩。研細煎湯飲之。保其肺氣。使清肅下行。痛即如失。蓋栝蔞色綠入肝。有解毒之功。貝母色白入肺。有保殘之力。故治各不同也。夫貝母亦能解毒。用之以平肝則無濟。栝蔞亦能潤肺。用之於誤汗則太寒。學者不可不知。

一人患右脅痛。凡旬日。醫者誤用香燥。致不得坐臥。又延一友。不能治。反曰胸中有滯。止宜消導。若痛止。必不可救。及服其藥。果愈甚。病者求死。比余適止。見其苦。慰之曰。不難療。可一劑而愈。病者喜。伊兄云。痛未可止。余怪問其故。則曰。頃醫者有是言。故云。

余笑曰。令弟苦痛不止欲死。醫者又苦痛止不治。何大相背也。檢其藥。仍用消導加半夏等燥劑。余即取素所歷效自制推氣散。加延胡索。命煎飲之。又適友人楊子武修至。余告其故。欣然同意。少頃。病者數日不解帶。不轉動。忽下榻曰。痛愈大半。欲解衣而睡矣。當晚遂安臥。

越三日。痛雖愈。但因前久坐。氣不歸原。不能安枕。余以六味湯加杜仲引氣下行。二劑知。四劑已。繼六味丸調理而康。蓋右脅痛者。肺氣之逆也。以其真陰虧損。肺不能歸藏於腎水之中。故理肺之後。繼以滋陰。亦一法耳。

一人患右脅前岐骨下軟肉處痛。醫者用破氣血藥加酒煎。投三四劑。遂叫號不絕。余亦以推氣散加延胡飲之。瘥緩。但面赤脈數口乾。加入生地、茯苓。去前、桔。痛稍止。又因勞心。後加遠志、當歸、鉤藤、杜仲。去枳殼。乃愈。或問之曰。病名為何。余曰。此名閃肭痛。

肭在臍之旁。季脅之前。曰何以知之。曰。膃肭臍乃海狗腎之別稱。則肭之命名。當在臍與腎之間也。若勞倦不節。色欲不謹。氣血有阻。則軟脅前痛。宜補而調之。勿投燥劑可也。

疏肝飲,治左脅痛。

柴胡,當歸,黃連(各七分茱制),青皮(醋炒),枳殼(麩炒),白芍(各一錢酒炒),川芎,紅花(各五分),桃仁(九粒研如泥)

姜一片。水煎。如兼痰喘者。不用此藥。

推氣散,治右脅痛。神應勝原方。

枳殼(麩炒),前胡,山楂(各錢半),鉤藤(二錢),甘草(三分),廣皮,葛根,桔梗(各一錢)

白話文:

脅痛,指的是肋骨部位的疼痛。

經書上說:「左右兩邊,是陰陽氣機運行的通道。左邊屬於陰,右邊屬於陽。陰代表血,陽代表氣。左邊的疼痛,多與肝有關。肝臟儲藏血液,其性質偏於向上舒展。如果肝氣受到壓抑,不只肝氣鬱結,連火氣也會一起鬱悶,就會產生疼痛。治療的方法應該要疏通肝氣、清除肝火、調理血脈。可以選用左金丸,並搭配桃仁、紅花、鉤藤、青皮等藥材。如果是體質虛弱,或是靠近季脅(肋骨下緣)的疼痛,可以用六味地黃湯來滋養腎水,使肝木得到滋潤,這符合『乙癸同源』的道理。

還有一種情況是房事過度造成的。右邊的疼痛,多與肺有關。肺主管呼吸之氣,其性質偏於下降。如果肺氣逆行,就會使肺氣鬱悶,導致疼痛。治療的方法應該要降氣、化痰。可以選用前胡、桔梗、枳殼、陳皮等藥材。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可以用歸脾湯,去掉黃耆和白朮,加入延胡索來治療,以補益肺氣之母。如果使用香燥破血的藥物,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而且脅痛的問題和中焦脾胃沒有關係,不可以胡亂用藥來克伐脾胃。脅痛也與外感風寒無關,不可以發散,如果誤用發散,會導致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我常常奇怪現在的醫生,一遇到脅痛,不分左右陰陽,不辨氣血痰火虛實以及是否扭傷,就都說是肝經有病。而且用藥又以外感風寒的方法來治療,導致病人死亡都不自知,實在是很令人悲哀。殊不知脅痛的治療,只要用錯方法,就會很快產生嚴重的後果。即使有知道正確治療方法的醫生,也只是一味止痛而不知補養,其害處也一樣。希望遇到這種病症的醫生,能夠謹慎小心。

王宇泰先生曾經治療一位病人,左脅疼痛,身體還出現數十顆紅色丹疹。有人用龍膽瀉肝湯等藥來治療,結果沒有效果。王先生說:「肝的性質是燥熱且急迫,應該用甘味來緩和它。」於是只用單味瓜蔞二兩,磨成粉煎湯服用,取其甘緩潤下的作用。結果紅丹一下子就消失了。果然如王先生所說。我每次遇到左脅疼痛,出現煩躁面紅、脈象數急、痰色發綠的病人,都使用這個方法,往往有效。如果沒有痰,而是陰虛脈弱、汗出無力,則用六味地黃湯加鉤藤,也屢次獲得奇效。如果是血瘀氣滯,可以用桃仁、紅花、枳殼、醋製青皮、香附、延胡索等藥,或者加入生地、芍藥、鉤藤來輔助。實火的話,也可以選用左金丸。

一位朋友右脅疼痛,因為自己懂醫術,就使用發散的藥物,結果疼痛反而更嚴重,而且呼吸困難。我診斷他的脈象,發現脈微弱,擔心他不能接受補藥,就只用單味貝母一兩,磨成粉煎湯服用,來保護肺氣,使其清肅下行,結果疼痛馬上就消失了。因為瓜蔞顏色青綠,可以入肝,有解毒的功效。貝母顏色白色,可以入肺,有保護肺氣的作用。所以治療方法各不相同。貝母雖然也能解毒,但是用來平肝效果不好。瓜蔞也能潤肺,但是如果用在誤用發汗的情況下,則太寒了。學習醫術的人不能不知道這些道理。

有一個人右脅疼痛十幾天,醫生誤用香燥的藥物,導致他無法坐臥。又請一位朋友來治療,結果沒有效果,反而說:「胸中有積滯,只應該消導,如果疼痛停止,就沒救了。」結果服用他的藥之後,病情更加嚴重,病人甚至想尋死。剛好我經過,看到他的痛苦,安慰他說:「這個病不難治療,一劑藥就可以痊癒。」病人非常高興,他的哥哥說:「他的疼痛不能停止。」我感到奇怪,問他原因,他說:「剛才那位醫生是這麼說的。」

我笑着說:「你弟弟疼痛難忍,都快要死了,醫生卻說疼痛停止就沒救了,這不是太矛盾了嗎?」我檢查他服用的藥,仍然是消導藥,還加了半夏等燥熱的藥物。我馬上取用自己平時常用的、效果很好的推氣散,加入延胡索,叫他煎服。剛好我的朋友楊子武也來了,我告訴他這件事,他欣然同意。沒多久,病人幾天沒有解開衣帶、無法轉動身體的情況,突然下床說:「疼痛已經好了一大半,想要脫衣服睡覺了。」當晚就安穩地睡著了。

過了三天,疼痛雖然痊癒了,但是因為之前久坐,氣機沒有恢復正常,無法安穩地睡覺。我用六味地黃湯加杜仲,引導氣機下行,服用了兩劑就有所好轉,四劑就痊癒了。接著用六味地黃丸調理身體,就完全康復了。右脅疼痛,是肺氣逆行造成的。因為病人真陰虧損,肺氣無法歸藏於腎水之中,所以治療肺氣之後,要接著滋養陰液,也是一種治療方法。

有一個人右脅前面靠近肋骨下端軟肉的地方疼痛,醫生用破氣血的藥物加酒煎服,服用了三四劑,病人就開始叫喊不止。我也用推氣散加延胡索給他服用,疼痛稍稍緩解,但是他出現面色發紅、脈象數急、口乾的情況,就加入了生地、茯苓,去掉了前胡和桔梗,疼痛稍微停止。後來因為勞心,又加入了遠志、當歸、鉤藤、杜仲,去掉了枳殼,才痊癒。有人問他得了什麼病,我說:「這是閃肭痛。」

肭,在肚臍的旁邊,季脅的前面。有人問我怎麼知道的,我說:「膃肭臍是海狗腎的別名,那麼肭這個命名,應該在肚臍和腎之間。」如果勞累過度,不注意節制,性生活不謹慎,導致氣血阻滯,那麼軟脅前面就會疼痛,應該要補養和調理,不要使用燥熱的藥物。

疏肝飲,治療左脅疼痛。

柴胡,當歸,黃連(各七分,用茱萸炮製),青皮(醋炒),枳殼(麩炒),白芍(各一錢,酒炒),川芎,紅花(各五分),桃仁(九粒,研成泥)。

加生薑一片,用水煎服。如果兼有痰喘,則不適用此藥。

推氣散,治療右脅疼痛,效果勝過原方。

枳殼(麩炒),前胡,山楂(各一錢半),鉤藤(二錢),甘草(三分),廣陳皮,葛根,桔梗(各一錢)。

2. 中脘痛

胃脘近心之分。而與脾膜相連。故其疼也。俗指為心。而古則稱脾耳。蓋脾之脈貫於胃。而為之行其津液。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於是發為中脘痛。方書分為九種。一曰客寒犯胃。一曰寒鬱為熱。則新與久之別也。一曰痰涎在膈。一曰蟲積在中。

則嘔痰與清水之別也。一曰氣。一曰食。則脹與滿之分也。一曰血。一曰火。則喜熱與寒之分也。一曰虛。則與實殊者。喜手按不可按之分也。然此特其大概耳。要之胃氣。人之所賴而生者。依中焦以腐化。藉脾氣以消磨。一或阻隔。失其健運之常。則氣血食積痰飲。皆得乘之而為患。

使徒知治標。而不探其本。將愈攻愈虛。雖或少寬於旦夕。實則致病於將來。以致觸而即發。久而彌劇者。未必非治之失宜故也。故凡療脾疼者。脈見耎弱。中氣已虛。即宜歸脾暫去當歸、耆、術。少加柴胡。或兼二陳。有食加枳實。有寒加炮姜。有熱加山梔。先固其中氣。

則痛不致於傷胃。脾陰不竭。而胃陽有助。心君寧而肝不敢乘。腎獨能凌乎。一舉而諸善備焉。若夫治實之法。方書具在。

一客寒犯胃。或過食生冷。中脘疼痛。手足厥逆。脈見弦緊。用草豆蔻湯。

一心痛稍久。寒鬱為熱。煩躁嘔酸。面赤脈數者。山梔仁湯。

一痰涎在胸膈。嘔逆大痛不可忍。脈來洪滑者。枳縮二陳湯。

一蟲痛時作時止。口吐清水。或如咬狀。用川楝子湯。

一心痛因怒而發。心膈脹悶。脈沉伏。四股冷者。木香湯。

一心痛因麵食堅硬等味。過用不化。用萊菔子湯。

一心痛素喜食熱物者。瘀血停於胃口也。桃仁玄胡湯。

一中氣不足。思慮過度。飢飽失時。勞役不節者。歸脾湯、六君子湯。

草豆蔻湯

草豆蔻(煨),高良薑,廣皮,陳神麯(炒),吳茱萸(湯泡五分),茯苓,半夏(各一錢),炙甘草(三分)

煨姜一片。水煎。非脈實症寒者。勿輕用。

山梔仁湯

山梔(炒黑),半夏,廣皮(各一錢),竹茹(一團),木香(五分),甘草(炙三分),黃連(七分茱制)

燈芯一握。水煎。

枳縮二陳湯

枳實(麩炒),熟半夏(各錢半),茯苓,砂仁(炒熟),廣陳皮(各一錢),炙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

川楝子湯

川楝肉(二錢),木香(七分),檳榔,熟半夏,枳實(曲炒),廣皮(各一錢),炙甘草(三分)

生薑水煎。入砂糖少許和服。

木香湯

木香,香附(醋炒),青皮,廣皮,枳實(麩炒),柴胡,蘇梗(各一錢),炙草(三分)

炒熟砂仁末一錢。水煎。

萊菔子湯

萊菔子(焙研),山楂(各錢半),厚朴(薑製),枳實,廣皮(各一錢),蓬朮(八分醋製),炙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

桃仁延胡湯

桃仁泥(十粒),木香,炮姜(各五分),炙甘草(三分),香附(醋炒),延胡索(醋煮),廣皮(各一錢),鉤藤,澤蘭(各錢半)

砂仁五分。水煎。

歸脾湯

人參,石斛(鹽水炒),遠志內(甘草湯淨焙),茯神,棗仁(炒熟研),白退術(土炒各一錢),炮姜,木香,石菖蒲(各五分),柴胡,炙甘草(各三分),當歸身(七分)

桂圓肉五枚。水煎。

六君子湯

人參,半夏,白朮(土炒),茯苓,廣皮(各一錢),鉤藤(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三分)

棗二枚。姜三片。水煎。

白話文:

中脘這個部位,靠近心臟的下方,又與脾臟的膜相連。所以這裡的疼痛,一般人俗稱是心痛,但古代則稱之為脾痛。因為脾的經脈貫穿胃部,負責運送津液。如果受到外來的邪風或虛弱的影響,陽氣就會受到損害;如果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陰氣就會受到損傷,進而引發中脘痛。醫書將中脘痛分為九種:第一種是外來的寒邪侵犯胃部;第二種是寒氣鬱積化熱,這區分了新發病和久病;第三種是痰液積聚在胸膈;第四種是體內有寄生蟲,這區分了嘔吐痰液和清水;第五種是氣滯;第六種是食積,這區分了脹氣和腹滿;第七種是瘀血;第八種是火氣,這區分了喜溫和喜涼;第九種是虛弱,這與實證不同,區分了喜歡按揉和不能按揉。但這些只是大概的分類。總之,胃氣是人賴以生存的根本,依賴中焦來消化食物,藉由脾氣來磨化食物。一旦胃氣受阻,失去正常的運作,氣、血、食積、痰飲等都會趁虛而入,引發疾病。

如果只知道治療表面症狀,而不探究病因,就會越治越虛弱,即使能暫時緩解,實際上卻會埋下病根,導致病情反覆發作,久而久之會更加嚴重,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治療方法不當造成的。所以凡是治療脾痛的人,如果脈象呈現軟弱無力,表示中氣已經虛弱,就應該使用歸脾湯,暫時去除當歸、黃耆、白朮,稍微加入柴胡,或者搭配二陳湯,有食積就加入枳實,有寒氣就加入炮薑,有熱氣就加入山梔子。先鞏固中氣,這樣疼痛就不會傷及胃部,脾陰不竭,胃陽也能得到幫助,心臟安寧,肝臟就不會侵犯,腎臟自然能夠發揮作用,這樣就能達到全面治療的效果。至於治療實證的方法,醫書上都有記載。

第一種,外來寒邪侵犯胃部,或者過食生冷食物,導致中脘疼痛,手腳冰冷,脈象弦而緊,用草豆蔻湯治療。

第二種,心痛稍微久一點,寒氣鬱積化熱,出現煩躁、嘔吐酸水、面色潮紅、脈象快,用山梔仁湯治療。

第三種,痰液積聚在胸膈,嘔吐不止,疼痛難忍,脈象洪大而滑,用枳縮二陳湯治療。

第四種,蟲痛時作時止,口吐清水,或有咬囓的感覺,用川楝子湯治療。

第五種,心痛因憤怒而發作,胸膈脹悶,脈象沉伏,四肢冰冷,用木香湯治療。

第六種,心痛因食用麵食等堅硬難消化的食物,導致消化不良,用萊菔子湯治療。

第七種,心痛患者平時喜歡吃熱食,表示瘀血停留在胃部,用桃仁玄胡湯治療。

第八種,中氣不足,思慮過度,飢飽失常,勞累過度,用歸脾湯或六君子湯治療。

草豆蔻湯 草豆蔻(煨過)、高良薑、廣陳皮、炒過的陳神麯、用熱水泡過的吳茱萸(五分)、茯苓、半夏(各一錢)、炙甘草(三分),再加上煨過的生薑一片,用水煎服。如果不是脈象實證寒證,不要輕易使用。

山梔仁湯 炒黑的山梔子、半夏、廣陳皮(各一錢)、竹茹(一團)、木香(五分)、炙甘草(三分)、用黃連(七分)和茱萸製作,再加上燈芯一小把,用水煎服。

枳縮二陳湯 麩炒過的枳實、熟半夏(各錢半)、茯苓、炒熟的砂仁、廣陳皮(各一錢)、炙甘草(三分),再加上三片生薑,用水煎服。

川楝子湯 川楝肉(二錢)、木香(七分)、檳榔、熟半夏、曲炒的枳實、廣陳皮(各一錢)、炙甘草(三分),再加上生薑水煎服,可加入少許砂糖調味。

木香湯 木香、醋炒過的香附、青皮、廣陳皮、麩炒過的枳實、柴胡、蘇梗(各一錢)、炙甘草(三分),再加入炒熟的砂仁末一錢,用水煎服。

萊菔子湯 焙乾研磨的萊菔子、山楂(各錢半)、用薑製過的厚朴、枳實、廣陳皮(各一錢)、用醋製過的蓬朮(八分)、炙甘草(三分),再加上三片生薑,用水煎服。

桃仁延胡湯 桃仁泥(十粒)、木香、炮薑(各五分)、炙甘草(三分)、醋炒過的香附、醋煮過的延胡索、廣陳皮(各一錢)、鉤藤、澤蘭(各錢半),再加上砂仁五分,用水煎服。

歸脾湯 人參、鹽水炒過的石斛、用甘草水淨泡焙乾的遠志內、茯神、炒熟研磨的棗仁、土炒的白朮(各一錢)、炮薑、木香、石菖蒲(各五分)、柴胡、炙甘草(各三分)、當歸身(七分),再加上桂圓肉五枚,用水煎服。

六君子湯 人參、半夏、土炒的白朮、茯苓、廣陳皮(各一錢)、鉤藤(一錢)、木香(五分)、炙甘草(三分),再加上兩枚棗子和三片生薑,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