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徹》~ 卷之三 (6)
卷之三 (6)
1. 肺症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位居於兌為燥金。時列於秋為燥令。燥者火之餘氣也。所藉乎有以潤之。而不至於竭其液。則清肅下行。將天氣降而云物不為之擾矣。肺位至高。風寒易侵。鬱火於中。使復加之辛熱。則柔脆之金。一經消爍。有不損壞者乎。而肺癰於是乎作矣。又主元氣。
治節一身。苟勞動喘乏。用而不息。將肺氣日促。口吐涎沫。無氣以動。而肺痿於是乎成矣。蓋二症者。一本外感。一本內傷。外感者。非遽至於癰也。良由治療失宜。過於解散。而以保之潤之為急。多有得生者。雖破殘之肺。可以復完。內傷者。則因酒色過度。酒入氣分。
色傷陰分。辛熱之性。既以耗於上。又以竭於下。日漸月累。每成於不自覺。久乃痿躄聲嘶。肺氣敗壞而不復支。使欲噓其既槁而潤之。誠難為功。孰謂二症可不辨哉。
一肺癰能食者生。賴有胃氣。土為金之母也。其症咳唾稠痰。腥穢如膿。黃赤間雜。甚則咳出白血。白血者肺之葉也。手掌乾澀。皮膚不澤。脈數而疾。急以栝蔞仁湯。連進數劑。或一二十劑。未有不愈者。余屢治神驗。不易僕數。
一肺痿。咳唾涎沫。胸中隱痛。四肢乏力。無氣以動。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阿膠、桑皮、麥冬、五味、白芨。
治驗
一男子冬日咳嗽。自用發表。至春咳出臭痰。已七八日矣。晝夜不絕。脈得細數。展側不能。手如枯掌。但飲食猶進。余用栝蔞、貝母之屬。連進八劑。減半。又八劑。全愈。以六味丸調之。
一人夏月飲火酒。患赤痢。脈洪數。與芍藥湯服之。未愈更醫。至冬。漸變咳嗽臭痰。瘍科作肺癰治。延至於春。日吐紅血盂許。上結白沫。臭穢異常。又經月餘。咸謂必死。復延余診。脈猶洪大帶數。見其食雞子。連進七八枚。無恙。余因謂曰。可治。肺雖壞而胃氣未敗也。亦與前湯。服十六劑。果愈。繼以膏子藥。調理而痊。
栝蔞仁湯
栝蔞霜,米仁(各二錢),川貝母(去心),天門冬(去心),金銀花,麥門冬(去心)百合(各錢半),甘草節(三分),桑白皮(蜜炙),桔梗(各一錢)
水煎。久而不斂。加白芨、阿膠。去桑皮。寒月。加款冬花、紫菀。夏月。加生地、牡丹皮。若脾虛不食。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但喘未除者。不可驟補。真陰不足。繼以六味丸加阿膠。
白話文:
肺病
肺在五行中屬金,對應方位是西方,顏色是白色。它與肺臟相通。肺的位置在兌卦,屬於燥金。在季節上,對應秋季,秋季的氣候主燥。燥是火氣消散後的餘氣,需要依靠滋潤來調和,以避免體內津液枯竭。這樣才能使肺氣清肅下降,使天氣下降,云霧等自然現象也不會因此受到干擾。肺的位置很高,容易受到風寒侵襲。若體內有鬱火,又加上辛辣燥熱的刺激,那麼脆弱的肺金就會被損耗,導致損壞,進而形成肺癰。肺還主導人體的元氣,調節全身機能。如果過度勞累,導致氣喘乏力,肺氣會日益衰弱,出現口吐涎沫,無力活動等症狀,進而形成肺痿。
這兩種疾病,肺癰和肺痿,一個是外感病,一個是內傷病。外感病起初並不會立即導致肺癰,主要是因為治療不當,過度使用發散藥物,而沒有及時採取滋潤保護肺臟的措施。如果能及時滋潤肺部,很多患者是可以痊癒的,即使肺部已經有損壞,也可以恢復完整。而內傷病多是因為過度飲酒和沉迷女色。酒進入體內會耗損肺氣,女色則會損傷陰液。辛熱的性質,既會損耗上焦,又會竭耗下焦。長期累積,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疾病。時間久了,會出現痿弱、癱瘓、聲音嘶啞等症狀,肺氣衰敗,難以恢復。此時即使想要滋潤肺部,也難以奏效。因此,這兩種疾病一定要仔細辨別。
肺癰的病人如果還能進食,說明胃氣尚存,因為土是金的母親。肺癰的症狀是咳嗽,咳出的濃痰腥臭如膿,顏色黃紅相間,嚴重時會咳出血,咳出的血是肺臟的組織。患者手掌乾燥粗糙,皮膚失去光澤,脈象快速有力。要立即服用栝蔞仁湯,連續服用幾劑,甚至一二十劑,大多可以痊癒。我曾經多次用這個方子治療,效果顯著。
肺痿的症狀是咳嗽吐出清稀的涎沫,胸部隱隱作痛,四肢乏力,無力活動。用補中益氣湯,去掉升麻和柴胡,加上阿膠、桑白皮、麥冬、五味子和白芨。
治療驗案
有一男子冬天咳嗽,自己服用發散藥物治療,到了春天開始咳出臭痰,已經七八天了,晝夜不停,脈象細數,身體側臥都感到困難,手掌枯槁,但還能進食。我用栝蔞、貝母等藥物治療,連服八劑,症狀減輕一半,再服八劑,完全痊癒。然後用六味丸調理。
另有一人夏天飲用火酒,患上赤痢,脈象洪數,服用芍藥湯沒有好轉,換了醫生治療。到了冬天,逐漸轉為咳嗽、咳臭痰。外科醫生按照肺癰來治療。到了春天,每天咳出大約一盂的鮮血,上面漂浮著白沫,臭味異常。又過了一個月,大家都認為他必死無疑。再次請我診斷。脈象仍然洪大帶數,看他吃雞蛋,連吃七八個都沒事,我因此說,可以治。因為肺臟雖然壞了,但胃氣還在。於是也用之前的藥方,服用十六劑,果然痊癒。然後用膏藥調理,完全康復。
栝蔞仁湯
栝蔞霜、米仁(各二錢),川貝母(去心)、天門冬(去心)、金銀花、麥門冬(去心)、百合(各錢半),甘草節(三分),蜜炙桑白皮、桔梗(各一錢)
用水煎服。如果久治不收斂,可以加白芨、阿膠,去掉桑白皮。冬天可以加款冬花、紫菀,夏天可以加生地、牡丹皮。如果脾胃虛弱,不能進食,可以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但喘息沒有消除的,不能立刻進補。如果真陰不足,可以接著服用六味丸,加阿膠。
2. 乳症
經云。怒則氣上。思則氣結。上則逆而不下。結則聚而不行。人之氣血。貴於條達。則百脈暢遂。經絡流通。苟或怫鬱。則氣阻者血必滯。於是隨其經之所屬而為癰腫。況乎乳房。陽明胃經所司。常多氣多血。乳頭。厥陰肝經所屬。常多血少氣。女子心性偏執善怒者。則發而為癰。
沉鬱者則漸而成岩。癰之為患。乳房紅腫。寒熱交作。宜化毒為主。栝蔞、忍冬之屬。可使立已。岩之為病。內結成核。久乃穿潰。宜開鬱為要。貝母、遠志之類。不容少弛。若男子則間有。不似婦人之習見也。陳氏則云微有異者。女損肝胃。男損肝腎。肝虛血燥。腎虛精怯。
血脈不得上行。肝筋無以榮養。遂結痛腫。似亦有見。至既潰之後。氣血必耗。惟以歸脾、逍遙、人參養榮無間調之。又必患者怡情適志。寄懷瀟灑。則毋論癰症可痊、而岩症亦庶幾克安矣。倘自恃己性。漫不加省。縱有神丹。亦終無如何也。
一乳癰。惡寒發熱。乳房紅腫。用橘葉散。
一乳吹。乳房作脹。枳殼散。乳汁不通。膨悶。王不留行湯。
一鬱怒傷肝。左乳結核。加味逍遙散。入貝母、金銀花、青皮、香附。思慮傷脾。右乳結核。加味歸脾湯。入貝母、金銀花。
一乳癤潰後不斂。人參養榮湯、歸脾湯、八珍湯。調養之。餘毒未解。入忍冬花。
一乳岩潰後。須前方久服勿輟。調和情性。若鬱結不舒者不治。
橘葉散
金銀花,栝蔞,青皮,當歸,皂針,連翹(各一錢),橘葉(十片),柴胡(七分),甘草節(三分)
水煎。心思不遂者。加遠志、貝母。
枳殼散
枳殼,木通,生地,當歸,廣皮,金銀花(各一錢),甘草(三分),鉤藤(二錢)
燈芯一握。水煎。
王不留行湯
穿山甲(炒),麥門冬(去心),王不留行(炒),當歸,白芍藥(酒炒),熟地黃,茯苓,通草(各一錢),川芎(五分),甘草(三分)
用豬前蹄煮汁二碗煎藥。食遠服之。以熱木梳梳其乳房。其乳立至。
蓬朮湯,治乳核。
蓬朮(七分醋煮),甘草節(三分),遠志肉(甘草制),人參,金銀花,貝母(去心研),香附(醋炒),白芍藥(酒炒),當歸身(各一錢),水煎。
麥櫱湯,消乳膨。
麥芽(一兩炒研),川芎,白芍藥(酒炒),熟地,當歸(各一錢)
水煎服。外用布緊束兩乳。以手揉按。乳自消退。
一方用栝蔞兩個。炒熟搗爛。酒水各半。煎服。癰腫初起者立消。
一方用蒲公英二兩。連根帶蒂。酒煎服。亦效。
治驗
一女子發熱七八日。脈數身熱口乾。諸醫作傷寒治。用發表消導藥。其勢益甚。延余診之。疑其陰血虧損。及細叩其有無痛處。則曰左乳紅腫作疼。余乃笑曰。此乳癰症。而誤認傷寒。焉得不至於此。急與米飲。兼進栝蔞、貝母、忍冬、茯神、遠志、鉤藤、麥冬、甘草。生津解毒。三劑而愈。
一女子產後乳癰。三四旬余。反發寒熱。延余診之。脈得耎弱。氣血二虧。用八珍湯數劑始痊。
白話文:
中醫典籍說,發怒會使氣往上衝,思慮過多會使氣鬱結。氣往上衝就無法往下順,氣鬱結就會聚積而不流通。人體的氣血,貴在能夠順暢條達,這樣才能使全身經脈通暢。如果氣血鬱悶不通,那麼氣阻礙的地方,血液也一定會停滯,於是就會隨著經絡的歸屬而形成癰腫。況且乳房是陽明胃經所主,通常氣血充盛;乳頭是厥陰肝經所主,通常血多氣少。女性如果心性偏激、容易發怒,就會形成乳癰;如果性格憂鬱,則會慢慢形成乳岩(乳癌)。
乳癰發病時,乳房會紅腫,並且會有發冷發熱交替的現象,治療應該以清熱解毒為主,使用栝蔞、忍冬之類的藥物,可以很快見效。乳岩發病時,內部會結成硬塊,時間久了會潰爛,治療應該以疏肝解鬱為主,使用貝母、遠志之類的藥物,不可鬆懈。男性偶爾也會有這種情況,但不像女性那麼常見。陳氏的觀點認為,男性和女性在這方面稍有不同,女性多損傷肝胃,男性多損傷肝腎。因為肝虛血燥或腎虛精虧,導致氣血無法上行,肝脈無法得到濡養,於是就會結成腫痛的硬塊,這也是一種說法。等到潰爛之後,氣血必定耗損,需要用歸脾湯、逍遙散、人參養榮湯等藥方來調理,並且患者必須保持心情愉悅,心胸開闊,這樣無論是乳癰或乳岩,都有康復的希望。如果患者固執己見,不加以注意,即使有神丹妙藥,也無濟於事。
- 乳癰: 惡寒發熱,乳房紅腫,用橘葉散治療。
- 乳吹: 乳房脹痛,用枳殼散治療。如果乳汁不通,脹痛難耐,用王不留行湯治療。
- 因鬱怒傷肝導致左乳結核: 用加味逍遙散,加入貝母、金銀花、青皮、香附。
- 因思慮傷脾導致右乳結核: 用加味歸脾湯,加入貝母、金銀花。
- 乳癤潰爛後不收口: 用人參養榮湯、歸脾湯、八珍湯調理,如果還有餘毒未清,加入忍冬花。
- 乳岩潰爛後: 必須長期服用上述藥方,並且要調和情緒。如果鬱結不舒,則難以治療。
橘葉散: 金銀花、栝蔞、青皮、當歸、皂針、連翹(各一錢),橘葉(十片),柴胡(七分),甘草節(三分)。用水煎服。如果思慮過多,加入遠志、貝母。
枳殼散: 枳殼、木通、生地、當歸、廣皮、金銀花(各一錢),甘草(三分),鉤藤(二錢),燈芯一小把。用水煎服。
王不留行湯: 穿山甲(炒)、麥門冬(去心)、王不留行(炒)、當歸、白芍藥(酒炒)、熟地黃、茯苓、通草(各一錢),川芎(五分),甘草(三分)。用豬前蹄煮的湯汁兩碗煎藥服用,並且用熱木梳梳理乳房,乳汁很快就會通暢。
蓬朮湯: 治療乳核。蓬朮(七分,醋煮)、甘草節(三分)、遠志肉(甘草制)、人參、金銀花、貝母(去心研)、香附(醋炒)、白芍藥(酒炒)、當歸身(各一錢)。用水煎服。
麥櫱湯: 消除乳房腫脹。麥芽(一兩,炒研)、川芎、白芍藥(酒炒)、熟地、當歸(各一錢)。用水煎服,外用布緊束雙乳,用手揉按,乳房腫脹自然消退。
其他外用方:
- 用栝蔞兩個,炒熟搗爛,用酒和水各半煎服,乳癰剛發病時可以立即消除。
- 用蒲公英二兩,連根帶蒂,用酒煎服,也有效果。
驗案:
-
一位女子發燒七八天,脈搏快,身體發熱,口乾舌燥,醫生當作傷寒治療,使用發汗、消食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後來請我診治,我懷疑她陰血虧損,仔細詢問是否有疼痛的地方,她說左乳紅腫疼痛,我笑著說:「這是乳癰,被誤認為傷寒了,怎能不加重?」我趕緊給她喝米湯,並使用栝蔞、貝母、忍冬、茯神、遠志、鉤藤、麥冬、甘草等藥,以滋陰解毒,服用三劑就痊癒了。
-
一位女子產後得了乳癰,三四十天後,又開始發冷發熱,請我診治,脈象虛弱,氣血虧虛,我使用八珍湯數劑才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