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9)

1. 腳氣

昌黎謂軟腳病。江南之人。常常見之。則西北希有。蓋東方濱海傍水。魚鹽之地。其民食魚嗜咸。令人熱中。南方地下。水土弱。霧露所聚。其民嗜酸食胕。病則攣痹。此則濕與熱合而成病也。然濕者類水。喜就下。而熱往從之。注於足脛。則赤腫而疼。乃妨步履。甚則逆而上攻。

嘔惡不食。作寒熱而似外感。俗謂之腳氣傷寒。大可嗤也。夫寒傷經絡。從足走頭。故頭疼惡寒而名傷寒。濕從下受。害皮肉筋骨。故紅腫疼重而成腳氣。一天一淵。如風馬牛之不相及也。然有從內而感。則酒濕乳酪之所致。從外而入。則風雨霧露之所侵。不從內不從外而得。

白話文:

昌黎先生認為,軟腳病在江南地區很常見,西北地區卻很少見。這是因為東方濱海地區,靠近水源,盛產魚鹽,當地人常吃魚,口味偏鹹,容易導致體內熱盛。南方地區地勢低洼,水土濕潤,霧氣重,當地人喜歡吃酸味和肉類,容易導致肢體攣縮麻痹。因此,軟腳病是濕氣和熱氣共同作用而導致的。

濕氣就像水一樣,喜歡往低處流,而熱氣則會跟著濕氣往下走,聚集在腳脛部位,導致腳部紅腫疼痛,影響行走。嚴重時,濕熱之氣會逆流向上,引起嘔吐、厭食、發寒發熱,類似於外感疾病。民間將這種病稱為「腳氣傷寒」,實在是錯誤的說法。

寒氣傷經絡,從足部向上蔓延至頭部,導致頭痛怕冷,因此稱為「傷寒」。濕氣從下而上侵襲,損害皮膚、肌肉、筋骨,導致紅腫疼痛,這才是「腳氣」。這兩種病症完全不同,就像風馬牛不相及一樣。

當然,也有內因導致的軟腳病,比如過量飲酒、食用生冷食物、乳酪等。也有外因導致的腳氣,比如風雨、霧露等侵襲。但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都不能將腳氣與傷寒混為一談。

則肥壯人氣之所及。或濕痰下注。或陰火下流。種種不一。而要以祛濕熱為主。養血涼血次之。舒筋除燥次之。使不辨其方宜。不別其居處。不觀其勇怯。不調其氣血。而概以二妙投之。恐不克副其名也。將若何。

蒼朮除濕湯

茅山蒼朮(一錢泔制),黃柏(七分酒炒),生地(一錢),宣木瓜(一錢),米仁(二錢),牛膝(一錢),當歸(一錢),獨活(七分),廣皮(八分),茯苓(一錢)

白話文:

肥胖強壯的人,其氣血旺盛,可能出現濕痰下注、陰火下流等各種情況,因此要以祛濕熱為主要治療方向,養血涼血次之,舒筋除燥再次之。如果不能辨別病人的適宜藥方,不了解病人的居住環境,不觀察病人的勇怯,不調節病人的氣血,而一概用二妙散治療,恐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那該怎麼辦呢?

[蒼朮除濕湯]

茅山蒼朮(一錢,用淘米水浸泡後製備),黃柏(七分,用酒炒),生地(一錢),宣木瓜(一錢),米仁(二錢),牛膝(一錢),當歸(一錢),獨活(七分),廣皮(八分),茯苓(一錢)。

燈芯一握。生薑一片。水煎。飲酒人。加葛根澤瀉各一錢。或加漢防己。

白朮湯,治氣血虧損。足脛疼痛。

白朮(一錢土炒),人參(一錢),茯苓(一錢),牛膝(一錢),黃柏(一錢),蒼朮(七分泔制),當歸(一錢),白芍藥(一錢酒炒),木瓜(一錢),柴胡(五分),廣皮(一錢)

白話文:

取燈芯一把,生薑一片,用清水煎煮。若要給飲酒者服用,可以再加入葛根和澤瀉各一錢,或加入漢防己。

白朮湯可以用來治療氣血虧損、足脛疼痛。

白朮一錢,土炒;人參一錢;茯苓一錢;牛膝一錢;黃柏一錢;蒼朮七分,泔制;當歸一錢;白芍一錢,酒炒;木瓜一錢;柴胡五分;廣皮一錢。

棗二枚。姜一片。水煎。

丹溪婦人足脛痛。用

紅花,牛膝(俱酒洗),生地,黃柏,蒼朮,南星,龍膽草,川芎

水煎服。

又治腳軟筋痛。用

牛膝(二兩),白芍藥(一兩半),龜板(酒炙),柏板(酒炒各一兩),知母(炒),甘草(各五錢)

為末。酒糊丸。

二妙丸

蒼朮(二兩米泔浸炒),黃柏(二兩酒炒)

白話文:

取兩枚紅棗和一片薑,用水煎服。

對於婦女腳脛疼痛,可用紅花、牛膝(皆用酒洗淨)、生地、黃柏、蒼朮、南星、龍膽草、川芎水煎服用。

另外,治療腳軟筋痛,可用牛膝(二兩)、白芍藥(一兩半)、龜板(酒炙)、柏板(酒炒各一兩)、知母(炒)、甘草(各五錢)研磨成粉,用酒糊做成丸劑服用。

二妙丸方可用蒼朮(二兩,米泔浸泡後炒)、黃柏(二兩,酒炒)製成。

為末。神麯糊丸。

換腿丸,治足三陰經為風寒暑濕之氣所乘。發為攣痹緩縱。或上攻胸背。下注腳膝。疼痛發熱。行步艱辛。

薏苡仁,南星,石楠葉,石斛,檳榔,萆薢(酒拌),牛膝(酒浸),羌活,防風,木瓜(各四兩),黃耆(蜜炙),當歸(酒拌),明天麻,續斷(酒炒各一兩)

右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白話文:

換腿丸是一種治療足三陰經受風寒暑濕之氣侵襲導致的攣縮麻痺、肌肉鬆弛無力等症狀的中藥方劑。方中採用薏苡仁、南星等藥物祛濕化痰,石楠葉、石斛等藥物滋陰補腎,檳榔、萆薢等藥物利水消腫,牛膝、羌活等藥物活血通絡,黃耆、當歸等藥物補氣活血,天麻、續斷等藥物舒筋止痛。藥物經過酒拌、酒浸、蜜炙、酒炒等炮製方法,加強藥效,最後將藥物研末,以神麯糊成丸劑服用。

2. 閉症

人之九竅。陽七陰二。皆五臟主之。而六腑亡有。然清陽出上竅。濁陰走下竅。則有形無形之別。今腎既開竅於耳。何以復開竅於二陰哉。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乃腎之腑。三焦為命門之使。故隸之也。小腸者。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腎為胃關。下部法地。故隸之也。況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是又隸於手太陰矣。脾主消磨五穀。倉廩所司。則是又隸於足太陰矣。又何以獨主於腎也。不知北方黑色。開竅於二陰。入通於腎者。蓋陰竅不侔於陽竅。

五臟主藏而不瀉。故走空竅而無形。為精明之府。六腑主瀉而不藏。故走濁竅而有形。為傳化之路。究竟與腎何與。殆化之者陽。而所以化之者則陰。無陰則陽無以化。腎主五液是也。試觀之腎虛之人。小便必淋瀝。大便則燥結。又有腎泄遺尿之候。益信腎之主二便也彰彰矣。

白話文:

有人說,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器官,就像城池的中心一樣。當氣化作用運作時,津液就能排出。三焦是排泄水道的器官,就像決堤的渠道一樣,將水排出體外。膀胱是腎臟的腑臟,三焦是命門的使者,所以都屬於腎臟。小腸是...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腎為胃關。下部法地。故隸之也。況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是又隸於手太陰矣。脾主消磨五穀。倉廩所司。則是又隸於足太陰矣。又何以獨主於腎也。

小腸是消化食物的器官,將食物轉化排出。大腸是傳送食物殘渣的器官,將食物殘渣進行變化後排出。腎臟是胃的關口,下部則遵循地氣的運行规律,所以也屬於腎臟。此外,肺主導水道的通暢,將水輸送到膀胱,這就屬於手太陰經。脾主導消化五穀,負責營養的儲存,這就屬於足太陰經。那麼,為什麼腎臟還要獨自掌管二陰呢?

不知北方黑色。開竅於二陰。入通於腎者。蓋陰竅不侔於陽竅。

這就好像北方屬黑色,而二陰的竅孔也屬黑色,並且與腎臟相通。這是因為陰竅和陽竅的性質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五臟主藏而不瀉。故走空竅而無形。為精明之府。六腑主瀉而不藏。故走濁竅而有形。為傳化之路。究竟與腎何與。

五臟以儲藏為主,不以排泄為主,所以它們的竅孔是空虛的,沒有形體,是精氣神明藏住的地方。而六腑則以排泄為主,不以儲藏為主,所以它們的竅孔是濁重的,有形體,是傳化食物殘渣的通道。那麼,腎臟究竟與這些竅孔有什麼關係呢?

殆化之者陽。而所以化之者則陰。無陰則陽無以化。腎主五液是也。試觀之腎虛之人。小便必淋瀝。大便則燥結。又有腎泄遺尿之候。益信腎之主二便也彰彰矣。

概括來說,化生陽氣的物質是陰氣,而陰氣的變化也需要陽氣。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化生。腎臟主宰著人體的五液,這也是它的作用。我們可以觀察腎虛的人,他們的小便會淋漓不盡,大便會乾燥難解,還會出現腎虛遺尿的現象。由此可見,腎臟主宰二便的說法是明確無誤的。

而小便閉。又甚於大便閉者。大便止苦精血虧損。艱澀之患。小便則脹悶不堪。氣不化而形壞矣。然則治之者。專主於腎與。不專主於腎與。曰因腎虛而致者。治其腎。因他臟而致者。治他臟。陰陽者。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或實或虛。

或熱或寒。老少異病。久暫異候。緩急異宜。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可與知者道也。

一老人年七旬。酒後不謹。患小便閉。及旬日。點滴不通。少腹脹滿。連至腰胯。坐臥不可。始延治。按其脈。或促或結。參伍不調。檢其藥。則五苓八正六一補中腎氣。遍嘗罔應。余因思虞天民用地膚草自然汁。治百藥不應者曾驗。即令其童採取之。時值初夏。其草尚嫩。

白話文:

小便閉塞的情況比大便閉塞更嚴重。大便閉塞是因為精血虧損,導致排便困難,而小便閉塞則是因為氣機不暢,導致腹部脹滿,十分難受。因此,治療小便閉塞要以腎臟為主。如果小便閉塞是腎虛引起的,就治療腎臟;如果小便閉塞是由其他臟器引起的,就治療其他臟器。

人體的陰陽是萬物變化之源,生殺之本。如果上半身有病,就從下半身取穴治療;如果下半身有病,就從上半身取穴治療。疾病可能是實證或虛證,可能是熱症或寒症,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疾病不同,病程長短也不同,治療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能夠掌握這些道理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醫者。

有一位七十歲的老人,酒後不慎,患上了小便閉塞,十天了,滴水不漏,小腹脹滿,一直到腰胯,坐臥都很難受。他開始求醫,醫生把脈後發現脈象或急或緩,參差不齊。醫生給他開了五苓散、八正散、六一散等補腎氣的藥,但都無效。我想起民間流傳用地膚草汁治療百藥不應的疾病,曾經驗證過很有效,就讓他的孩子去採集地膚草。當時是初夏,地膚草還很嫩。

遂收以搗汁。因以己意用鹽炒川萆薢一兩水煎。共汁飲之。以其能去膀胱宿水故也。試嘗之。小便湧決如泉。晝夜不止。其腹漸平。但陰囊為前醫所熏。赤腫如斗。延吾郡瘍科療之。用砭法出水。逾日復作。又延余治。余曰。小便不利。一劑取效。此囊癰之兆。當以六十劑約兩月全愈。

老人曰。日服二劑何如。余曰。則一月愈。遂以炒黑龍膽草柴胡山梔當歸芍藥熟地茯苓澤瀉牛膝丹皮之屬。瀉肝補陰。果日消一日。如期而痊。

白話文:

於是將萆薢收起,搗碎取汁。再依自己的想法,用鹽炒萆薢一兩,用水煎煮。將藥汁和萆薢汁一起服用。因為萆薢能去除膀胱積水,所以才這樣做。試喝後,小便如同泉水般湧出,晝夜不停。他的肚子也漸漸平坦。但因為之前醫生熏的緣故,陰囊紅腫得像斗一樣大。他便請我們郡裡的瘍科醫生治療。醫生用砭石療法排出水,但隔天又復發。他又請我治療。我說,小便不利,一劑藥就能見效,但這囊腫是癰的徵兆,應該服用六十劑藥,大約兩個月才能痊癒。

老人說,每天服用兩劑藥如何?我說,這樣一個月就能痊癒。於是便用炒黑的龍膽草、柴胡、山梔、當歸、芍藥、熟地、茯苓、澤瀉、牛膝、丹皮等藥,瀉肝補陰。果然每天消腫一點,按照預期時間痊癒了。

一老人年六旬。因幼年曾參禪。習危坐運氣法。得小便閉症。比時士材笠澤兩先生。以金匱腎氣丸投之不受。反覺悶絕者三日。及晚年來。每至冬至前一日。小便遂閉。極力攻出。解血塊如蜆肉狀。頃之復閉。三日不通。則悶絕不醒。余曰。此少腹有瘀滯。極力欲解。則氣反不化。

故上攻而暈。余以人參三錢。琥珀一錢五分。牛膝一錢五分。丹皮一錢。車前子二錢。升麻五分。且攻且補。一降一升。用之取效。以後屢發。投此無不神應。若用他藥。便沒幹涉。

白話文:

一位六旬老人,因為年輕時曾參禪修行,練習危坐運氣的方法,導致小便閉塞。當時的笠澤兩位先生用金匱腎氣丸治療,但老人服下後卻沒有效果,反而感到昏迷了三天。到了晚年,每年冬至前一天,老人的小便就會閉塞,他會極力排解,排出像蜆肉一樣的血塊,但很快又會閉塞,三天不通,就會昏迷不醒。

我說:「這是少腹積聚了瘀血,他極力想排出,反而導致氣機不順,所以上衝頭部,引起昏迷。」我用人參三錢,琥珀一錢五分,牛膝一錢五分,丹皮一錢,車前子二錢,升麻五分,既攻瘀血,又補氣血,一降一升,用藥之後,老人就見效了。以後每次發病,只要服用此藥,都能藥到病除。如果用其他藥,就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