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撮要》~ 卷九 蟲魚鱗介部 (5)
卷九 蟲魚鱗介部 (5)
1. 【線魚鰾】
味甘鹹。入足陽明經。功專補益精氣。燒灰治產難血暈。得甘蔗節治吐血不止。
白話文:
味道甘甜帶鹹。歸屬於足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補養精氣。燒成灰可以治療生產困難導致的血暈。與甘蔗節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吐血不止。
2. 【鰣魚】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經。功專補虛勞。以鱗不沾水。曬乾研末。擦楊梅瘡效。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歸入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主要功效是補益虛損勞傷。因為它的魚鱗不會沾水,所以可以曬乾後磨成粉末,用來擦拭梅毒瘡有療效。
3. 【鯧魚】
味甘平。入手太陰陽明經。功專益氣力。子有毒。食之令人下痢。
白話文:
鯧魚,味道甘甜平和。它的藥性能進入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主要功效是增補氣力。但魚卵有毒,吃了會讓人腹瀉。
4. 【鯽魚】
味甘溫屬土。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行水實腸胃。腸風下血。用活鯽魚一個。去腸留鱗。入五倍子末填滿。泥固煅存性為末。酒服一錢神效。忌麥冬芥菜沙糖豬肝。子調中益肝氣。去目中障翳。一名鮒魚。
白話文:
鯽魚味道甘甜溫和,屬性為土。主要歸入手的太陰肺經、足的太陰脾經以及陽明胃經。它的功效主要在於行水利濕,並能充實腸胃功能。對於腸風下血(類似現代的痔瘡出血),可以使用活鯽魚一條,去除內臟但保留魚鱗,在魚腹內填滿五倍子末,然後用泥土封固,煅燒至焦黑後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錢(約3-5克),效果神奇。服用期間應忌食麥冬、芥菜、砂糖、豬肝。鯽魚的魚子可以調和脾胃,增益肝氣,並能去除眼睛裡的翳障。鯽魚又名鮒魚。
5. 【魴魚】
味甘溫。入足陽明經。功專調胃氣。惟有疳痢者忌食。一名鯿魚。
白話文:
魴魚味道甘甜溫和,歸屬於足陽明胃經。它的功效專長在於調理胃氣。只有患有疳積或痢疾的人才不適合食用。它又被稱為鯿魚。
6. 【金魚】
味甘鹹平。入手足陽明經。功專治久痢及噤口痢。
白話文:
金魚,味道甘甜帶鹹,性平。主要歸入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它的功效專門治療久治不癒的痢疾,以及因厭食而無法進食的噤口痢。
7. 【銀魚】
味甘平。寬中健胃。吳江者佳。一名鱠殘魚。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能使胸腹寬鬆、健壯脾胃。其中以吳江出產的品質最佳。又名鱠殘魚。
8. 【七星魚】
味甘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祛風下水。療五痔。治濕痹。利大小腸。治妊娠水氣。凡膽皆苦。獨是膽帶甘。喉痹將死者。點入即瘥。病深者水調灌之。俗名烏魚。本草名鱧魚。
白話文:
【七星魚】
味道甘甜,性寒涼。藥性歸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祛除風邪,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可以用於治療痔瘡,以及因濕氣引起的肢體痺痛。能通利大小腸,還可治療懷孕期間的水腫。一般來說,魚膽都是苦的,只有七星魚的膽是帶有甘味的。如果喉嚨腫痛到快要窒息的人,把七星魚膽汁點入喉嚨,很快就能痊癒。若是病情比較嚴重,可以用水調和膽汁灌入。這種魚俗稱烏魚,本草書籍中記載的名稱是鱧魚。
9. 【鰻鱺】
味甘平。入手太陰經。功專去風殺蟲。治骨蒸勞瘵。濕痹風瘙。陰戶蝕癢。補虛損。其骨燒煙。蚊化為水。置衣箱中。闢諸蠹。血瘡疹入眼。以少許點之良。
白話文:
鰻魚,味道甘甜平和,主要歸入肺經。它的功效特別在於祛風和殺蟲,可以用來治療骨蒸勞熱、風濕痹痛、皮膚搔癢、女性陰部潰爛搔癢等症狀。還能補虛損。將鰻魚骨燒成煙,可以使蚊子化為水(死亡),放在衣箱中,可以防止蟲蛀。若因血熱而引起的眼疾,少量使用鰻魚血塗抹眼睛會有好的效果。
10. 【鱔魚】
味甘大溫。入手足太陰厥陰經。功專補五臟。除風濕。尾血療口眼喎斜。少和麝。左喎塗右。右喎塗左。正則洗去。滴耳治耳痛。滴鼻治鼻衄。點目治痘後生翳。頭治百蟲入耳。
白話文:
鱔魚,味道甘甜,性大溫。主要歸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它的功效專門在於補養五臟,並能祛除風濕。鱔魚尾部的血,可以用來治療口眼歪斜的症狀,用法是少量混合麝香,如果左邊歪斜就塗抹在右邊,右邊歪斜就塗抹在左邊,當歪斜矯正後就洗去。鱔魚血滴入耳中可以治療耳痛,滴入鼻中可以治療流鼻血。點在眼睛上可以治療痘疹後產生的翳障。將鱔魚頭塞入耳中可以治療百蟲入耳的情況。
11. 【鰍魚】
味甘平。入手太陰經。功專暖中益氣。醒酒解渴。同米粉煮羹食。調中收痔。煮食療陽事不起。俗名泥鰍。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歸入手太陰肺經。主要功效是溫暖脾胃、補益氣力。能解酒止渴。與米粉一起煮成羹食用,可以調理脾胃、收斂痔瘡。煮食能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陽痿)。俗稱泥鰍。
12. 【海螵蛸】
味鹹。入足厥陰經。功專療血滯。得生地治血淋。得乾薑治血瘕。得鹿茸阿膠治崩中帶下。燒末酒服。治腹痛環臍。陰蝕腫痛。以生者為末。加麝香少許。點目治目翳淚出。捻入耳治耳聤出膿。肉酸平。益氣強志。益人通經。以蒲黃等分為末。塗舌腫出血如泉。並敷跌破出血。一名烏賊骨。性溫。和血祛寒濕。治血枯尤良。惡附子白芨白蘞。能淡鹽。
白話文:
海螵蛸,味道鹹。歸屬於足厥陰肝經。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療血瘀。和生地黃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血淋(小便時尿中帶血),和乾薑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血瘕(腹部腫塊),和鹿茸、阿膠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崩漏(女性子宮不正常出血)和帶下(女性分泌物異常)。將海螵蛸燒成粉末,用酒送服,可以治療腹部疼痛,尤其以肚臍周圍為主的疼痛,以及陰部潰爛腫痛。如果將生的海螵蛸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麝香,點在眼睛上可以治療眼翳(角膜或結膜上的白色混濁物)和流淚不止。將其搓成細條放入耳朵,可以治療耳朵流膿。
海螵蛸的肉味酸性平和,能補益氣血、增強意志力,對人體有益並能疏通經絡。將海螵蛸和蒲黃等份磨成粉末,塗在舌頭腫脹出血如泉湧的部位,也可以敷在跌打損傷出血的地方。海螵蛸又名烏賊骨,性溫,能調和氣血、祛除寒濕,對治療血枯(血虛)尤其有效。海螵蛸忌與附子、白芨、白蘞同用。能減少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