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瑞

《本草撮要》~ 卷九 蟲魚鱗介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蟲魚鱗介部 (4)

1. 【蚯蚓】

味酸鹹寒。入手少陰經。功專利水。除濕熱。消腫毒。得乳香治驚風悶亂。和麵作餛飩吃。治癡癲。若溫病大熱狂言。大腹黃疸。腎風腳氣。以為佐使。或曬乾為末。或鹽化為水。或微炙。或燒灰俱可。中其毒者。以鹽水解。蚯蚓泥即蚯蚓屎。甘寒。瀉熱解毒。治赤白久痢。敷小兒陰囊熱腫腮腫丹毒。

白話文:

蚯蚓的味道酸鹹,性質寒涼。主要進入手少陰經(心經)。它的功效專長於利水(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去除濕熱,消除腫脹和毒素。搭配乳香可以治療驚風、胸悶煩躁等症狀。將蚯蚓和麵做成餛飩食用,可以治療癡呆、癲狂等疾病。如果遇到溫病發高燒、胡言亂語、腹部腫大黃疸、腎風腳氣等症狀,可以把蚯蚓作為輔助藥物使用。可以將蚯蚓曬乾磨成粉末,或者用鹽浸泡化成水,或者稍微烤一下,或者燒成灰,都可以入藥。中了蚯蚓的毒,可以用鹽水來解毒。蚯蚓泥也就是蚯蚓的糞便,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有瀉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赤白久痢(長期腹瀉)。將蚯蚓泥敷在小兒陰囊熱腫、腮腺腫大、丹毒等處,可以消腫解毒。

2. 【鯉魚】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少陰經。功專下水氣。利小便。治咳逆上氣。腳氣黃疸。得白朮當歸白芍生薑。治妊娠水腫。名鯉魚湯。作羹治崩漏痔瘻。骨炙灰。療魚骨哽。膽苦。明目。合青魚膽治內障。

白話文:

鯉魚,味道甘甜平和,主要歸入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它的主要功效是排除體內水濕之氣,能夠利尿。可以治療咳嗽氣逆上衝、腳氣、黃疸等症狀。如果搭配白朮、當歸、白芍、生薑一起使用,可以用來治療妊娠水腫,這種搭配的湯方稱為鯉魚湯。將鯉魚煮成羹湯,可以治療婦女崩漏和痔瘡瘻管。將鯉魚骨頭烤成灰,可以治療魚骨卡喉。鯉魚膽味苦,有明目的作用,與青魚膽合用可以治療內障眼疾。

3. 【鰱魚】

味甘溫。入手足太陰經。功專溫中益氣。多食熱中發渴。發瘡疥。一名鱮魚。

白話文:

味道甘甜溫和,進入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主要功效是溫暖脾胃、補益氣力。吃多了容易使體內生熱而感到口渴,還可能引發瘡疥等皮膚疾病。鰱魚又名鱮魚。

4. 【鯇魚】

味甘溫。入手足太陰經。功專暖胃和中。俗名草魚。

白話文:

味道甘甜溫和。歸屬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主要功效是溫暖腸胃、調和中氣。俗稱草魚。

5. 【青魚膽】

味苦寒。入足厥陰經。功專瀉熱。治目疾。點眼消赤腫障翳。治喉痹痰涎。塗熱瘡。療骨哽。肉益氣力。同韭白煮。治腳氣腳弱煩悶。

白話文:

青魚膽,味道苦且性寒。歸屬於足厥陰肝經。主要功效是瀉熱。可以治療眼睛的疾病,用來點眼可以消除眼睛紅腫、生翳障。也能治療喉嚨腫痛、痰多。塗抹在熱瘡上可以幫助痊癒。還能治療魚骨頭卡住喉嚨。魚肉能夠增強體力。與韭菜白一起煮食,可以治療腳氣、腳軟無力以及煩躁鬱悶的症狀。

6. 【勒魚】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經。功專開胃暖中。作鯗尤良。

白話文:

【勒魚】味道甘甜平和,歸入手足太陰經(脾、肺經)。主要功效是開胃、溫暖脾胃。做成魚乾(鯗)尤其適合。

7. 【鱸魚】

味甘平有小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作鮓尤良。曝乾甚香美。一名四鰓。出吳中松江府城。食肝剝人面皮。同乳酪食。毒不可解。中其毒者。蘆汁可解。

白話文:

鱸魚味道甘甜平和,帶有一點小毒。主要進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它的功效主要在於補益五臟,強健筋骨,調和腸胃。做成魚乾或魚醬尤其美味。曬乾後非常香。鱸魚又名四鰓魚,產於吳地的松江府城。如果吃了鱸魚的肝臟,會使人的面部皮膚脫落。若與乳酪同時食用,其毒性無法化解。中了鱸魚毒的人,可以用蘆葦汁來解毒。

8. 【白魚】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開胃下氣。去水氣。金匱有滑石白魚散。令人肥健。經宿勿食。食之令人腹冷。多食生痰。與棗同食。患腰痛。一名鱎魚。

白話文:

白魚,味道甘甜平和。歸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能開胃、使氣往下行、去除體內水濕之氣。《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滑石白魚散,就是用了白魚,可以使人變得肥胖健壯。白魚不宜隔夜食用,吃了會使腹部發冷。多吃則容易產生痰液。如果和棗子一起吃,容易引起腰痛。白魚又名鱎魚。

9. 【鱖魚】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虛勞。益脾胃。去瘀殺蟲。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歸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功效專門補養虛弱勞損,能增益脾胃功能,去除體內瘀血,並有殺蟲作用。

10. 【鰥魚】

味甘平。入足陽明經。功專已嘔。暖中益胃。一名鱤魚。又名𩹴魚。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歸屬於足陽明胃經。它的功效專長於止嘔,能溫暖中焦、增益胃氣。又名為鱤魚,也叫做𩹴魚。

11. 【嘉魚】

味甘溫。入足少陰經。功專治腎虛消渴。勞瘦損傷。一名鮇魚。又名丙穴魚。

白話文:

味道甘甜溫和。歸入足少陰腎經。主要功效是治療腎虛引起的消渴症(糖尿病)以及勞累消瘦、身體損傷等症狀。又名鮇魚,也叫做丙穴魚。

12. 【鯔魚】

味甘平。入足陽明經。功專開胃。百藥無忌。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主要歸屬於足陽明胃經。功效專長於開胃健脾。與各種藥物一同使用,沒有任何禁忌。

13. 【石首魚】

味甘平。入足陽明少陰經。功專開胃益氣。白鯗主治中惡消宿食。炙食消瓜積腹脹下痢。以頭中之石十個。與當歸等分為末服。治石淋神效。魚鰾暖精種子。又名黃花魚。以骨插甜瓜蒂上。一夜便熟。

白話文:

石首魚味道甘甜平和,歸入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陰腎經。主要功效是開胃健脾、補益氣力。曬乾的白鯗(石首魚的乾製品)可以治療中邪昏迷,幫助消化積存的食物。將白鯗烤過食用,可以消除因吃瓜果造成的腹部積聚、腹脹和下痢。取魚頭中的石頭十個,與當歸等份磨成粉末服用,治療砂淋(泌尿系統結石)有神奇的功效。魚鰾能溫養精氣,幫助生育。石首魚又名黃花魚。將魚骨插在甜瓜蒂上,一夜之間甜瓜就會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