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瑞

《本草撮要》~ 卷五 五穀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五穀部 (4)

1. 【豇豆】

味澀平。入手太陰經。功專散血消腫。清熱解毒。治消渴吐逆泄痢便數。解鼠莽毒。

白話文:

豇豆,味道澀而且性平。主要歸入手的太陰肺經。功效專注於散瘀血、消除腫脹,還能清熱解毒。可以用來治療口渴、嘔吐、腹瀉、以及排便次數頻繁等症狀。此外,也能夠解除老鼠或莽草的毒性。

2. 【白扁豆】

味甘。入手太陰經。功專下氣消暑。得香薷治霍亂吐利。得天花粉消渴。炒研米湯調服。治赤白帶。傷寒邪熾者勿服。用皮勝於用肉。以皮清暑而不壅氣。若用之補脾。則皮肉全用為是。

白話文:

【白扁豆】

味道甘甜,歸入手太陰肺經。主要功效是降氣、消除暑氣。與香薷同用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上吐下瀉。與天花粉同用可以治療消渴病(糖尿病)。炒過後磨成粉,用米湯調服,可以治療赤白帶下。傷寒邪氣旺盛的人不適合服用。使用白扁豆皮的效果勝過使用豆肉,因為豆皮清暑而不滯氣。如果用來補養脾胃,則皮肉一同使用才是正確的。

3. 【穭豆】

味苦澀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健脾胃。治賊風風痹。俗名馬料豆。

白話文:

味道苦澀性溫。歸入手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強健脾胃。可以治療賊風(指遊走性風邪)和風痹(指因風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俗稱馬料豆。

4. 【刀豆】

味甘溫。入手足陽明經。功專溫中下氣。利腸胃。益腎歸元。取子燒存性。白湯調下。治呃逆神效。

白話文:

味道甘甜溫和,歸入手陽明胃經和足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溫暖脾胃、使氣向下運行,並能疏通腸胃、補益腎氣、使元氣恢復。將刀豆子燒至半焦狀態,磨成粉末後用白開水沖服,治療打嗝有奇效。

5. 【黎豆】

味甘微苦溫有小毒。入手足太陰經。功專溫中益氣。多食發悶。一名貍豆。以豆作貍首紋故名。

白話文:

味道甘甜,略帶苦味,性質溫和,帶有少量毒性。歸入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主要功效在於溫暖脾胃、增補氣力。吃多了會感到胸悶。它又叫做「貍豆」,因為豆子上有像貍貓頭部的紋路,所以得名。

6. 【淡豆豉】

味苦寒。入手太陰經。功專泄肺清熱。下氣調中。得蔥則發汗。得山梔則吐。得鹽亦吐。得酒治風。得薤治痢。得蒜止血。炒熟又能止汗。若傷寒直中三陰與傳入陰經及熱結胸煩悶。宜下不宜汗者。均須忌服。

白話文:

【淡豆豉】味苦性寒,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它的功效專門在於宣洩肺氣、清除熱邪、降氣調和脾胃。如果與蔥一同使用則能發汗;與山梔子一同使用則會引起嘔吐;與鹽一同使用也會引起嘔吐;與酒一同使用則能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與薤一同使用則能治療痢疾;與蒜一同使用則能止血。將淡豆豉炒熟後,也能有止汗的效果。如果患者是傷寒直接侵犯三陰經,或是傷寒傳入陰經,以及熱邪結於胸中導致煩悶,這種情況下適合用瀉法而不宜用汗法,都應該避免使用淡豆豉。

7. 【大豆卷】

味甘平。入足陽明經。功專除胃中積熱。消水病脹滿。破婦人惡血。療濕痹筋攣膝痛。小兒撮口。初生豆芽。研爛絞汁。和乳灌少許即愈。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歸入足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清除胃中的積熱,消除水腫脹滿,破除婦女體內的瘀血,治療濕痹引起的筋脈攣縮和膝蓋疼痛。對於小兒口撮(新生兒破傷風)症狀,剛發芽的豆芽,搗爛絞汁,混合少量乳汁餵食,就可以治癒。

8. 【豆腐】

味甘鹹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清熱散血。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中其毒者。以萊菔子湯解之。

白話文:

味道甘甜、帶點鹹味,屬性寒涼。主要歸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以及足陽明胃經。功效專長於清熱、散瘀血,調和脾胃,消除腹部脹滿,使大腸的穢濁之氣下降。如果中了豆腐的毒,可以用萊菔子湯來解毒。

9. 【蒸餅】

味甘平。入足太陰陽明經。功專消穀利水。得大蒜淡豆豉為丸。治久淋。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歸入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幫助消化、促進水分代謝。如果搭配大蒜和淡豆豉製成藥丸,可以治療長期的淋證(小便淋瀝不盡)。

10. 【小麥】

味甘微寒。入手少陰經。功專養心鎮肝。得通草治老人五淋。得海藻消項下癭氣。麩醋拌蒸。散血止痛。熨腰腳折傷風濕痹痛。寒濕腳氣。五易至汗出良。浮小麥味鹹涼。止虛汗盜汗。勞熱骨蒸。即水淘浮起者焙用。麥奴即麥將熟。穗上有黑黴。其黑黴名麥奴。取之治陽毒溫毒。

渴熱發狂。以及溫瘧甚效。陳麥柴堆在露天者最好。用三五根洗淨泥。剪寸許長。煎服。治難產神效。

白話文:

【小麥】

味道甘甜,性微寒。主要歸入足少陰腎經。功效專門在於滋養心臟和鎮定肝氣。搭配通草可以治療老年人的五淋(指小便不暢、淋漓不斷的病症)。搭配海藻可以消除頸部的癭瘤(腫塊)。用麩皮和醋拌勻後蒸熟,可以散瘀止痛。用來熱敷腰部、腿部跌打損傷、風濕痺痛,以及寒濕引起的腳氣病,效果很好,敷到微微出汗為佳。浮小麥味道鹹涼,可以止住虛汗、盜汗、勞熱骨蒸(指因陰虛導致的發熱症狀)。就是用水淘洗後浮在水面上的小麥,要烘焙後使用。麥奴是指小麥快要成熟時,麥穗上長出的黑色黴菌,這種黑黴叫做麥奴。取麥奴來治療陽毒、溫毒(指熱性病症),以及因熱渴發狂,或治療溫瘧都有很好的效果。放在露天柴堆裡的陳年小麥最好,取三五根洗淨泥土,剪成一寸左右長短,煎服後,治療難產有神奇的效果。

11. 【大麥】

味甘鹹微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虛勞。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益氣調中。除熱止泄。療消渴。化穀食。石蜜為使。面平胃寬胸。下氣消積。療纏喉風作粥食良。得針砂沒石子能染須杆。得釭豆荸薺煮食。治春夏受濕漸成胸悶肚大如鼓神效。

白話文:

大麥,味道甘甜帶點鹹味,性質稍微寒涼。主要歸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它的功效專門在於補養虛勞,強壯血脈,增進氣色,充實五臟功能,補益氣力並調理中焦脾胃,能清除熱邪,止瀉,治療消渴症(糖尿病),幫助消化穀物食物。使用石蜜(蜂蜜)作為藥引。將大麥磨成粉食用,能使腸胃平和,胸廓寬暢,使氣往下順暢並消除積食。用大麥煮粥食用,對於治療咽喉腫痛(纏喉風)效果很好。大麥與針砂、沒石子一起使用,能染黑鬍鬚。大麥與紅豆、荸薺一起煮食,能治療春夏受濕氣侵襲,逐漸導致胸悶、肚子脹大如鼓的症狀,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