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瑞

《本草撮要》~ 卷二 木部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木部 (7)

1. 【椿樗】

味苦溫。入足陽明經。功專殺蟲止利。得訶子、母丁香醋治休息利。得蒼朮、枳殼治脾毒腸風。得乾薑、白芍、黃柏治濕熱白帶。得參為末。每日空心溫酒或米飲下二錢。治年久臟毒血痢神效。性似寒。虛寒陰虛以及痢疾積滯未盡者勿服。去粗皮。醋炙或蜜炙。忌豬肉熱面。

白話文:

【椿樗】

味道苦,藥性溫。主要歸屬於足陽明經。功效專門用於殺蟲和止瀉。與訶子、母丁香醋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反覆發作的痢疾。與蒼朮、枳殼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脾胃濕毒引起的腸風下血。與乾薑、白芍、黃柏一起使用,可以治療濕熱引起的白帶。將其研磨成粉末,與人參一起服用,每天早上空腹用溫酒或米湯送服二錢,對治療長期臟腑毒素引起的血痢有神奇的效果。藥性偏寒涼,因此體質虛寒、陰虛以及痢疾病情尚未完全清除的人不宜服用。使用時要去除粗糙的外皮,可以用醋或蜂蜜炮製。服用期間忌食豬肉和熱麵食。

2. 【榆白皮】

味平滑利。入手太陽陽明經。功專通二便。利諸竅。行經脈。滲濕熱。滑胎。下有形留滯之物。治五淋腫滿。嗽喘不眠。以醋調塗妒乳效。火灼傷以末塗之良。去粗皮。取白用。

白話文:

榆白皮,味道平和,性質滑順。藥性歸入手太陽小腸經和足陽明胃經。主要功效是疏通大小便,使排泄順暢。能通利各個孔竅,運行經脈,滲透濕熱,並有滑胎的作用。能使體內積滯的有形物質排出。可以治療小便淋瀝不暢、身體腫脹滿悶、咳嗽氣喘、失眠等症狀。用醋調和塗抹在乳房腫塊上效果很好。火燒傷時,用榆白皮粉末塗抹,效果良好。使用時要去除粗糙的外皮,取用白色的內層。

3. 【秦皮】

味苦澀。入足厥陰少陽經。功專治風寒濕痹。得黃連、阿膠、白頭翁治產後下痢。以秦皮煎湯。日日溫洗。治赤眼生翳效。細辛、大戟為使。惡吳茱萸。

白話文:

味道苦澀。歸屬於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主要功效是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和黃連、阿膠、白頭翁一起使用,可以治療產後下痢。用秦皮煎煮成湯,每天溫熱地清洗眼睛,可以治療紅眼病和眼睛長翳障。細辛、大戟可以作為輔助藥來加強療效。忌與吳茱萸同用。

4. 【海桐皮】

味苦辛。入足太陰陽明經。功專祛風去濕殺蟲。得苡仁、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生地酒浸飲。治風躄頑痹。腰膝疼痛。以蛇床子合為末。用臘豬脂調搽風癬良。

白話文:

海桐皮,味道苦且帶辛辣。主要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它的功效專門在於驅散風邪、去除濕氣和殺滅寄生蟲。如果能搭配薏苡仁、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生地等藥材,用酒浸泡後飲用,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肢體癱瘓、頑固性麻痹、腰部和膝蓋疼痛。將海桐皮與蛇床子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豬油調和後塗抹在風癬患處,效果很好。

5. 【蕤仁】

味甘微寒。入手少陰厥陰太陰經。功專消風散熱。益水生光。治目赤腫痛眥爛淚出。心腹邪熱結氣痰痞。得細辛、竹葉煎水洗。治飛血眼。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稍微偏寒。主要歸入手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太陰脾經。功效專長於消除風邪、散發熱氣,並能增益水分、使眼睛明亮有光澤。能治療眼睛紅腫疼痛、眼角潰爛、容易流淚等症狀,以及心腹邪熱、氣滯結塊、痰飲積聚等問題。若與細辛、竹葉一起煎水清洗,可以治療眼部飛血症。

6. 【密蒙花】

味甘微寒。入足厥陰經。功專潤燥。治目疾。得黃柏為丸。治目翳良。揀淨酒潤焙用。

白話文:

味道甘甜,稍微帶有寒性。主要歸屬於足厥陰肝經。它的功效專長在於滋潤乾燥,可以治療眼睛的疾病。如果搭配黃柏製成藥丸,治療眼睛的翳障效果很好。使用時要挑選乾淨的,用酒浸泡後烘烤使用。

7. 【芙蓉花】

味辛平。性滑涎黏。入手太陰經。功專清肺涼血。散熱止痛。或花或葉。或皮或根。生搗或乾研為末。蜜調塗一切癰疽。留頭。干則換之再塗。初起則痛止腫消。已成則膿出易斂。所云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皆此物。如加赤小豆末或蒼耳燒存性為末亦妙。經水不止。以芙蓉花、蓮蓬殼等分為末。米飲下二錢效。

白話文:

芙蓉花,味道辛辣性平和。性質滑溜黏稠,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功效專門在於清肺涼血、散熱止痛。可以使用花、葉、皮或根,新鮮時搗爛或乾燥後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抹各種癰瘡腫毒,要留下瘡頭。如果藥膏乾了就換藥再塗,剛開始塗抹可以止痛消腫,已經化膿則可以使膿液排出容易收口。所謂的清涼膏、清露散、鐵箍散,指的都是芙蓉花。如果加入赤小豆粉末或者將蒼耳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效果會更好。女性經血不止,可以用芙蓉花、蓮蓬殼等量磨成粉末,用米湯服用二錢,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