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五 (13)
卷五 (13)
1. 諸病應用方
此方治心火克肺金。傳為肺癰。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錢氏益黃散,
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炙甘草(各五錢),丁香(二錢),每末二錢。食前煎服。
此方治脾胃虛寒。又名補脾散。
錢氏瀉黃散,
藿香葉(七錢),山梔,石膏(各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上銼。用蜜酒炒微黃為末。每一錢至二錢。煎溫服。又名瀉脾散。
治作渴飲冷。手足熱。身發黃。屬胃經實熱。
平胃散,
厚朴(五兩),陳皮,炙草(各一兩),蒼朮(五錢),每末二錢。薑棗湯調服。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脹痛。口苦短氣噁心。噯氣吞酸。面黃體瘦嗜臥。霍亂吐瀉。
調中丸,
白朮,人參,甘草(各五分)
此方治脾胃虛寒。
健脾飲,
厚朴,人參(各一兩),茯苓,半夏,肉豆蔻,益智仁,香附,良薑(東壁土炒),訶子肉(各二錢半),炙草(五錢),每粗末二錢。加姜二片。棗一枚煎。
主健脾胃。理嘔吐。治瀉利。及諸病後虛弱。有痰。噁心。腹微痛。飲食減。精神慢。並宜服。
藿香飲,
人參,半夏,赤苓,炙甘草(各一兩),蒼朮(二兩),陳皮,藿香(各七錢半),厚朴兩半,每㕮咀二錢。加姜二棗一煎。空心服。或加燒鹽少許。
主理虛化痰。及治脾胃不和。飲食少進。
健脾散,
茯苓,人參(各一兩),厚朴(二兩),蒼朮(四兩),陳皮(五兩),甘草(二兩半生半炙),草果(六錢),每末一錢。加薑棗煎。量大小加減。最能和養小兒胃氣。
調中飲子,
肉豆蔻,白朮,人參,陳皮,訶子肉,茴香,炙草,砂仁(各五錢),藿香葉,檳榔,桂心(各三錢),每末五分至一錢。加薑棗煎。量大小加減。
此方治小兒諸疾。
香薷飲,
香薷(三兩),扁豆,厚朴(各一兩半),生草(二兩),每粗末二錢煎。
治夏秋臟腑冷熱不調。飲食不節。吐痢腹痛。發熱煩悶。
六和湯,
人參,砂仁,炙草,杏仁,半夏(各一兩),扁豆(一斤),藿香,赤苓,木瓜(各二兩),香薷,厚朴(各四兩),每二錢。加姜二片。棗一枚。煎。或加鹽半字。
治心脾不和。氣不升降。霍亂吐瀉。胸滿咳嗽。冒暑伏熱。煩悶成痢。中酒作渴。心逆畏食。
守胃散,
人參,白朮,山藥,茯苓,南星,扁豆,甘草,葛根,藿香,防風,天麻(各五錢),每二錢。加姜二片。冬瓜子仁五十粒。打碎。煎。空心服。瀉不止。加沉香、白豆蔻。
治陰陽不和。吐瀉不止。預防風症。常調脾胃。
理中湯,
人參,白朮(各一兩),甘草,乾薑(各二錢半),每末半錢或一錢。溫湯。空心調服。
主溫脾暖胃。冷吐冷瀉。及胎氣虛。中寒腹痛。
白話文:
諸病應用方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心火過旺,反過來剋制肺金的情況,這種情況會導致肺部生病,出現咳嗽、氣喘、想吐、痰液很多、胸部和隔膜覺得悶脹、喉嚨不舒服等症狀。
錢氏益黃散
配方:陳皮(1兩),青皮、訶子肉、炙甘草(各5錢),丁香(2錢)。 用法:磨成粉,每次用2錢,飯前用水煎服。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寒的,也叫做補脾散。
錢氏瀉黃散
配方:藿香葉(7錢),山梔、石膏(各5錢),甘草(3兩),防風(4兩)。 用法:把藥材切碎,用蜜酒稍微炒黃,磨成粉。每次用1錢到2錢,用水煎溫服。也叫做瀉脾散。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口渴想喝冷飲、手腳發熱、身體發黃,這種情況屬於胃經有實熱。
平胃散
配方:厚朴(5兩),陳皮、炙甘草(各1兩),蒼朮(5錢)。 用法:磨成粉,每次用2錢,用薑棗湯調服。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脾胃不和,導致不想吃飯、肚子脹痛、口苦、呼吸短促、想吐、打嗝、吐酸水、臉色發黃、身體消瘦、喜歡躺著、拉肚子或嘔吐等症狀。
調中丸
配方:白朮、人參、甘草(各5分)。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寒。
健脾飲
配方:厚朴、人參(各1兩),茯苓、半夏、肉豆蔻、益智仁、香附、良薑(用東壁土炒過)、訶子肉(各2錢半),炙甘草(5錢)。 用法:把藥材切成粗末,每次用2錢,加薑2片、紅棗1顆一起煎服。
這個方子主要用來健脾胃、調理嘔吐、治療腹瀉,也適用於各種疾病後身體虛弱、有痰、想吐、肚子輕微疼痛、食慾不振、精神不佳等情況。
藿香飲
配方:人參、半夏、赤茯苓、炙甘草(各1兩),蒼朮(2兩),陳皮、藿香(各7錢半),厚朴(1兩半)。 用法:把藥材嚼碎,每次用2錢,加薑2片、紅棗1顆一起煎服,空腹服用。也可以加少許燒過的鹽。
這個方子主要用來調理虛弱體質、化解痰液,也適用於脾胃不和、食慾不佳等情況。
健脾散
配方:茯苓、人參(各1兩),厚朴(2兩),蒼朮(4兩),陳皮(5兩),甘草(2兩半,一半生用一半炙用),草果(6錢)。 用法:磨成粉,每次用1錢,加薑、棗一起煎服,劑量可以根據情況調整。這個方子特別適合調理小兒的胃氣。
調中飲子
配方:肉豆蔻、白朮、人參、陳皮、訶子肉、茴香、炙甘草、砂仁(各5錢),藿香葉、檳榔、桂心(各3錢)。 用法:磨成粉,每次用5分到1錢,加薑、棗一起煎服,劑量可以根據情況調整。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小兒各種疾病的。
香薷飲
配方:香薷(3兩),扁豆、厚朴(各1兩半),生甘草(2兩)。 用法:把藥材切成粗末,每次用2錢煎服。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夏秋季節因內臟冷熱不調、飲食不節制導致的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煩悶等症狀。
六和湯
配方:人參、砂仁、炙甘草、杏仁、半夏(各1兩),扁豆(1斤),藿香、赤茯苓、木瓜(各2兩),香薷、厚朴(各4兩)。 用法:每次用2錢,加薑2片、紅棗1顆一起煎服,也可以加半字鹽。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心脾不和、氣機升降失調導致的霍亂、嘔吐、腹瀉、胸悶、咳嗽、中暑發熱、煩悶、痢疾、醉酒口渴、心煩不想吃飯等症狀。
守胃散
配方:人參、白朮、山藥、茯苓、南星、扁豆、甘草、葛根、藿香、防風、天麻(各5錢)。 用法:每次用2錢,加薑2片,冬瓜子仁50粒(打碎)一起煎服,空腹服用。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沉香、白豆蔻。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陰陽失調導致的嘔吐、腹瀉不止,也可以用來預防風症,經常服用可以調理脾胃。
理中湯
配方:人參、白朮(各1兩),甘草、乾薑(各2錢半)。 用法:磨成粉,每次用半錢或1錢,用溫水空腹調服。
這個方子主要用來溫暖脾胃,治療受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胎氣虛弱、受寒腹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