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五 (8)
卷五 (8)
1. 諸病應用方
治肝心熱。驚悸。能瀉肝風。降心火。利驚熱。
清心蓮子飲,
黃芩,車前子,炙甘草,麥冬,地骨皮(各五錢),蜜炙黃耆,茯苓,石蓮子,人參(各七錢半),每粗末五錢。食前煎服。發熱加柴胡、薄荷。
治小兒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或欲成淋。
雞腸散,
雞腸(一具,燒存性。男用雌。女用雄),牡蠣,茯苓,桑螵蛸(炙各五錢),肉桂,龍骨(各二錢半),每用末一錢。仍以雞肫一具。燒存性。研末和酒調。食前服。
君樸丸,
使君子肉(去殼),厚朴,黃連(各一兩),木香(三錢),蒸餅糊丸。每一二十丸米湯下。
此治小兒小便白濁。久則黃瘦。不長肌肉。
茯苓散,
三稜(煨),莪朮(煨),砂仁,赤苓(各半兩),青皮,陳皮,滑石,甘草(各錢半),每末一錢。燈心湯下。
此方治乳食傷脾。或心經伏熱。小便白濁。
三稜散,
三稜,莪朮(各一兩),益智仁,甘草,神麯,麥芽,橘皮(各五錢),每末一錢。湯下。
治小兒尿白。久則成疳。宜補脾消食化積。
當歸散,
牽牛(微炒取仁),辣桂(各半兩),當歸,大黃(各二錢半),全蠍(一錢半),桃仁(二錢半),每粗末三錢。入蜜一匙。煎。食前服。以利為度。
此方治小兒㿗疝。
白芍藥湯,
白芍(一兩半),澤瀉(七錢半),炙草(二錢),薄桂(一錢半),每㕮咀二錢。煎空心服。誤汗誤下。加人參、南木香各二錢。臍下痛。加姜三片。鹽少許。或加鉤藤亦可。
此方治冷疝腹痛。及誤汗誤下。即傷寒壞症是也。並宜先服。次投對症之劑。
金鈴散,
金鈴子肉(六錢),三稜,莪朮,青皮,陳皮(各二錢半),赤苓,茴香(各五錢),南木香(二錢),炙甘草(四錢),檳榔,枳殼,鉤藤(各三錢),每末五分至一錢。茴香湯下。
治疝氣腹痛。服諸藥愈而復作。宜此。
烏梅散,
烏梅肉,粉草,延胡索(各五錢),乳香,沒藥,鉤藤(各二錢五分),每㕮咀二錢煎。
治腹痛。及初生嬰孩臍下冷痛疝氣等疾。
勻氣散,
桔梗(二兩),陳皮(一兩),砂仁,茴香(各五錢),炮姜(二錢半),炙草(四錢),每末五分至一錢。沸湯下。諸疝腹痛燒鹽湯下。
主調補通利後。及冷疝腹痛。氣滯不和。
桃仁丸,
桃仁(三錢),桂枝,牽牛頭末,蒺藜,丹皮(各二錢),蜜丸黍米大。青皮木香蔥湯下。
黑散,
黃連,黃芩,大黃,黃柏(各二錢),同燒存性研細。雄豬膽汁蜜調敷。
治小兒狐疝。氣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者。即偏墜。
梔子清肝散,
柴胡,梔子,丹皮(各一錢),茯苓,牛蒡子,川芎,白芍,當歸(各七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治療肝心熱、驚悸,能瀉肝風、降心火、緩解驚熱的藥方
- 清心蓮子飲: 黃芩、車前子、炙甘草、麥冬、地骨皮(各五錢),蜜炙黃耆、茯苓、石蓮子、人參(各七錢半)。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五錢,在飯前煎服。如果發燒,可以加入柴胡、薄荷。
治療小兒上熱下虛,心火上炎,導致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甚至可能出現淋症的藥方
-
雞腸散: 雞腸(一具,燒成灰,男性用雌雞的,女性用雄雞的)、牡蠣、茯苓、桑螵蛸(炙過,各五錢)、肉桂、龍骨(各二錢半)。將藥材磨成末,每次用一錢,再用雞胗一具燒成灰,磨成末,用酒調和,在飯前服用。
-
君樸丸: 使君子肉(去殼)、厚朴、黃連(各一兩)、木香(三錢)。用蒸熟的餅糊將藥材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二十丸,用米湯送服。此方用來治療小兒小便白濁,久了會導致身體消瘦、肌肉不發達。
-
茯苓散: 三稜(煨過)、莪朮(煨過)、砂仁、赤茯苓(各半兩),青皮、陳皮、滑石、甘草(各一錢半)。將藥材磨成末,每次用一錢,用燈心草湯送服。此方用來治療因飲食損傷脾胃,或心經有伏熱,導致小便白濁的情況。
-
三稜散: 三稜、莪朮(各一兩),益智仁、甘草、神麯、麥芽、橘皮(各五錢)。將藥材磨成末,每次用一錢,用熱湯送服。此方用來治療小兒小便白濁,久了可能形成疳積,宜補脾、消食、化積。
治療小兒㿗疝(小兒腹股溝疝氣)的藥方
- 當歸散: 牽牛(微炒,取仁)、肉桂(各半兩),當歸、大黃(各二錢半),全蠍(一錢半),桃仁(二錢半)。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用三錢,加入一匙蜂蜜,煎煮後在飯前服用,以達到通利的效果。
治療冷疝腹痛,以及因誤汗、誤下導致的傷寒壞症的藥方
- 白芍藥湯: 白芍(一兩半)、澤瀉(七錢半)、炙甘草(二錢)、薄桂(一錢半)。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二錢煎服,宜空腹服用。如果因誤汗或誤下導致病情加重,可以加入人參、南木香各二錢;如果臍下疼痛,可以加入生薑三片和少許鹽,或加入鉤藤。此方宜先服用,之後再根據具體病情使用對應的藥劑。
治療疝氣腹痛,服用其他藥物效果不佳的藥方
- 金鈴散: 金鈴子肉(六錢),三稜、莪朮、青皮、陳皮(各二錢半),赤茯苓、茴香(各五錢),南木香(二錢),炙甘草(四錢),檳榔、枳殼、鉤藤(各三錢)。將藥材磨成末,每次用五分至一錢,用茴香湯送服。
治療腹痛,以及初生嬰兒臍下冷痛、疝氣等疾病的藥方
- 烏梅散: 烏梅肉、粉草、延胡索(各五錢),乳香、沒藥、鉤藤(各二錢五分)。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二錢煎服。
調補通利、治療冷疝腹痛、氣滯不和的藥方
- 勻氣散: 桔梗(二兩),陳皮(一兩),砂仁、茴香(各五錢),炮薑(二錢半),炙甘草(四錢)。將藥材磨成末,每次用五分至一錢,用開水沖服。治療各種疝氣腹痛,可以用加鹽的開水送服。
治療小兒狐疝、陰囊偏墜的藥方
-
桃仁丸: 桃仁(三錢),桂枝、牽牛子(磨末)、蒺藜、丹皮(各二錢),用蜂蜜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用青皮、木香、蔥煮的水送服。
-
黑散: 黃連、黃芩、大黃、黃柏(各二錢),將藥材一同燒成灰,磨成細末,用雄豬膽汁和蜂蜜調勻後外敷。此方用來治療小兒狐疝,表現為陰囊一側偏大或偏小,時常上下移動,即陰囊偏墜的情況。
治療肝膽鬱熱的藥方
- 梔子清肝散: 柴胡,梔子,丹皮(各一錢),茯苓,牛蒡子,川芎,白芍,當歸(各七分),甘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