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五 (2)
卷五 (2)
1. 諸病應用方
治臍風。一名定命散。一名麝香散。
五通膏,
生地,生薑,蔥白,萊菔子,田螺肉,搗爛塗臍四圍。一指厚。抱住泄屁而愈。
治臍風撮口。
六神散,
茯苓,扁豆(各二兩),人參,白朮,山藥(各一兩),炙草(七錢),每末一錢。薑棗煎。
治腹冷痛夜啼。
湯氏鉤藤散,
人參,犀角(各五分),全蠍,天麻(各二分),甘草(一分),鉤藤(一錢),一名鉤藤飲。
千金龍膽湯,
煨大黃(二錢),龍膽草,赤苓,甘草,黃芩(各錢半。)
調氣益黃散,
蜈蚣(一條酒炙),蠍梢(四個),殭蠶(七個),瞿麥(五分),每末一字。吹鼻中取嚏。啼哭可治。仍用薄荷湯調一字服之。
治噤口撮口臍風。
大青膏,
天麻末(一分),生白附子(錢半),蠍尾(去毒生末),烏梢蛇肉(酒浸焙研各五分),青黛(一錢),硃砂末天竺黃末(各三分),蜜和成膏。每半皂子許至一皂子許。月中兒粳米大。同牛黃膏用薄荷湯化一處服之。五歲上同甘露散服之。
惺惺散,
茯苓,細辛,桔梗,花粉,人參,炙甘草,白朮,川芎,等分。每末一錢。加姜一片、薄荷三葉。同煎。湯氏方。細辛減半。余俱等分。
此方除風熱。及傷寒時氣瘡疹發熱。
獨活湯,
獨活,羌活(各二錢),檳榔,天麻,麻黃(去節),炙甘草(各一錢),共為細末。每半錢。水煎。
於內加南星末。蜜調可貼囟門。
治胎驚。發散風邪。
奪命散,
銅青,硃砂(各二錢),膩粉(半錢),麝香(少許),蠍尾(十四個去針),每末五分。薄荷湯調下。
此方治天吊。臍風。客忤卒死。撮口鵝口。木舌喉痹。胙腮風壅吐涎。後依症調理。
錢氏涼驚丸,
龍膽草,防風,青黛(各三錢),鉤藤鉤(二錢),黃連(五錢),牛黃,麝香,龍腦(各一字),麵糊丸粟米大。每三五丸。金銀湯下。
演山截風丹,
全蠍(去毒炒),殭蠶(炒),白附子(炮)南星(炮),天麻(各二錢半),硃砂(一錢),蜈蚣(一條酒炙),麝香(一字),蜜丸。每三丸。金銀薄荷湯化下。
利驚丸,
輕粉,青黛(各一錢),牽牛末(五錢),天竺黃(二錢),蜜丸小豆大。薄荷湯化下。
此方治急驚。痰熱潮搐。
全蠍散,
全蠍(二十四個,薄荷葉包炙),殭蠶(五錢,炒去絲嘴薄荷葉包炙),南星(一兩),用姜一兩。鮮薄荷二兩。同搗作餅。曬乾。如急驚不用南星。加煨大黃一兩。若慢驚不用大黃。加制南星、炮白附子各三錢。防風、天麻、炙甘草、水飛硃砂、川芎各五錢。共為末。一歲兒服一字。
二歲兒服半錢。薄荷湯下。量大小歲數加減。身熱發搐。煎火府散調。慢驚吐瀉發搐。生薑湯。急驚搐。煎火府散加大黃湯。
白話文:
[諸病應用方]
**治療臍風:**此方又名定命散或麝香散。
五通膏:
取生地、生薑、蔥白、萊菔子、田螺肉,全部搗爛敷在肚臍周圍,厚約一指,用布包住,能幫助放屁,即可痊癒。
治療臍風引起的撮口:
六神散:
取茯苓、扁豆各二兩,人參、白朮、山藥各一兩,炙甘草七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生薑和紅棗煎的湯送服。
治療腹部冷痛、夜間啼哭:
湯氏鉤藤散:
取人參、犀角各五分,全蠍、天麻各二分,甘草一分,鉤藤一錢,此方又名鉤藤飲。
千金龍膽湯:
取煨過的大黃二錢,龍膽草、赤茯苓、甘草、黃芩各一錢半。
調氣益黃散:
取蜈蚣一條用酒炙烤,蠍梢四個,殭蠶七個,瞿麥五分,磨成粉末,每次用一點點吹入鼻中,使其打噴嚏,可以治療啼哭。然後再用薄荷湯調服一點點粉末。
治療噤口、撮口、臍風:
大青膏:
取天麻末一分,生白附子一錢半,蠍尾(去除毒性並磨成粉末)和烏梢蛇肉(用酒浸泡後烘乾並磨成粉末)各五分,青黛一錢,硃砂末和天竺黃末各三分,用蜂蜜調和成膏。每次取像半顆到一顆皂莢子大小的膏,對於滿月的嬰兒,則用像粳米大小的量。和牛黃膏一起用薄荷湯化開服用。五歲以上的兒童則與甘露散一起服用。
惺惺散:
取茯苓、細辛、桔梗、花粉、人參、炙甘草、白朮、川芎,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生薑一片和薄荷三葉,一起煎煮。此方出自湯氏,其中細辛減半,其他藥材等量。
此方可去除風熱,以及傷寒、時疫、瘡疹發熱等症狀。
獨活湯:
取獨活、羌活各二錢,檳榔、天麻、麻黃(去除節)和炙甘草各一錢,一起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水煎煮。
另外可以加入南星末,用蜂蜜調和後貼在囟門上。
此方可治療胎驚,疏散風邪。
奪命散:
取銅青、硃砂各二錢,膩粉半錢,麝香少許,蠍尾十四個(去除針),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薄荷湯送服。
此方可治療天吊、臍風、客忤猝死、撮口、鵝口瘡、木舌、喉痹、腮腺風腫流口水等症狀。之後再根據具體症狀進行調理。
錢氏涼驚丸:
取龍膽草、防風、青黛各三錢,鉤藤二錢,黃連五錢,牛黃、麝香、龍腦各一字,用麵糊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金銀花湯送服。
演山截風丹:
取全蠍(去除毒性並炒過)、殭蠶(炒過)、白附子(炮製過)、南星(炮製過)、天麻各二錢半,硃砂一錢,蜈蚣一條(用酒炙烤),麝香一字,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金銀花和薄荷湯化開後送服。
利驚丸:
取輕粉、青黛各一錢,牽牛末五錢,天竺黃二錢,用蜂蜜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用薄荷湯化開後送服。
此方可治療急驚、痰熱潮搐等症狀。
全蠍散:
取全蠍二十四個,用薄荷葉包起來炙烤,殭蠶五錢,炒過並去除絲嘴後,再用薄荷葉包起來炙烤,南星一兩,用生薑一兩,新鮮薄荷二兩,一起搗成餅狀,曬乾。如果是治療急驚,則不用南星,加入煨過的大黃一兩。如果是治療慢驚,則不用大黃,加入炮製過的南星和白附子各三錢,防風、天麻、炙甘草、水飛硃砂、川芎各五錢,一起磨成粉末。一歲的嬰兒服用一字,兩歲的嬰兒服用半錢,用薄荷湯送服。可根據嬰兒大小增減用量。如果身體發熱抽搐,則用煎好的火府散調服。如果慢驚出現嘔吐、腹瀉、抽搐等症狀,則用生薑湯送服。如果急驚抽搐,則用煎好的火府散加入大黃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