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慢驚風

錢乙曰。慢驚。因大病後。或吐瀉。或只吐不瀉。變成脾胃虛損。遍身冷。口鼻氣出亦冷。手足時瘛瘲。昏睡露睛。此無陽也。宜栝蔞湯主之。

張元素曰。慢驚者。陰症也。俱臟受病。

曾氏曰。治慢驚者。考之古書。亦無所據。惟載陰癇而已。蓋慢驚屬陰。陰主靜而搐緩。故曰慢。其候皆因外感風寒。內作吐瀉。或得於大病之後。或傳誤轉之候。目慢神昏。手足偏動。口角流涎。身微溫。眼上視。或斜轉。或兩手握拳而搐。或兼兩足動掣。各辨男左女右搐者為順。

反此為逆。口氣冷緩。或囟門陷。此虛熱也。脈沉無力。睡則揚睛。謂兩目半開半合。此真陽衰耗。而陰邪獨盛。陰盛生寒。寒為水化。水生肝木。木為風化。木克脾土。胃為脾之腑。故胃中有風。瘛瘲漸生。其瘛瘲狀。兩肩微聳。兩手垂下。時復動搖不已者。名曰慢驚。宜以青州白丸子、蘇合丸入薑汁杵勻。

米飲調下。虛極者。加金液丹。

虞摶曰。慢驚者。因吐瀉日久。中氣大虛而得。蓋脾虛則生風。風盛則筋急。宜用溫白丸。

鰲按。脾虛則生風者。非風自脾生。以脾虛則肝木必強。乃風生於肝也。故風盛則筋急。以肝主筋故耳。觀溫白丸中殭蠶全蠍白附天麻等。皆治肝藥可見。

李梴曰。陰症慢驚。自陽症急驚傳來。才經吐瀉。便是慢驚。男子以瀉得之為重。女子以吐得之為重。慢驚因吐瀉得者。宜醒脾散、加味朮附湯。虛風痰多者。宜八仙散。慢驚純陰症。宜烏蠍散。或陽症尚在。宜蟬蠍散。若有急驚方傳慢候。而尚有陽症。八候尚在。不必回陽。

但與截風調胃。用蟬蠍散、醒脾散。若手足冰冷。方可回陽。用硫黃、附子。瀉滑青者。宜防慢驚。蓋瀉青色乃夾驚。木剋土也。

李杲曰。小兒慢驚。或吐利不止。變成虛風搐搦者。非風也。胃氣欲絕也。用來復丹五粒研碎。米飲調下。即效。

史演山曰。慢驚之候。蓋由急驚過用寒涼。或轉太驟。傳變成之。又有吐利不止而成者。有氣虛暴吐瀉而成者。有夏月脾胃伏熱。大吐瀉。當解暑熱。不可專曰固陽。有臟虛洞瀉成者。有得之久嗽作癇者。有得之發癇不已者。有得之蟲積衝心者。惟吐瀉積痢成虛致之。則症變甚速。

凡才經吐瀉。便是慢驚。須用溫中扶里。或搐來緊急。乃慢驚初傳。尚有陽症。不可誤作急驚。世言搐慢為慢驚。非也。若泥此。往往指慢脾為慢驚矣。凡慢驚。男子以瀉得之為重。女子以吐得之為重。又吐有五症。瀉有五症。各明所因主治。古云。病家怕驚不怕瀉。醫家怕瀉不怕驚。

如因泄瀉不止。且先治瀉。若更治風。則驚風愈甚。如因他症。則當循原施治也。其慢驚候。若從急驚傳來。只可截風調胃。均平陰陽。不可全用陽藥。使陽歸陽。復作急驚之症。

張渙曰。急驚以關竅不通。略用冰麝開通。定其搐搦尚可。慢驚陰重陽虧。諸經已虛。不宜開通。又涼其臟。易作慢脾風。致不易療。

聞人槻曰。慢驚危急。如眼睛昏定。定而砭。雖砭不左右顧。或竄視。四肢厥冷。汗出如流。口面黲暗。指甲黑。四體垂。至重。慢驚症。眼半開半合。似睡不睡是也。其脈或浮或沉。身或熱或涼。或吐或瀉。或不吐不瀉。或食乳。或阻乳。名半陰半陽合病。即如傷寒半表半裡也。

葉桂曰。慢驚古稱陰癇。其治法。急培脾胃。理中湯為主方。有痰嘔吐。用南星、白附子、六君子湯。聲音不出。開竅。加竹瀝、薑汁、菖蒲根、鬱金之屬。是病。皆他病致變。其因非一。有過飢。禁食氣傷。有峻藥強灌傷胃。有暴吐暴瀉。脾胃兩敗。其症面青㿠白。身無熱。

雖熱不甚。短氣骨軟。昏倦如寐。皆溫補治之。惟嘔逆不受乳食。溫補反佐姜連。連理湯、錢氏益黃散、錢氏異功散。

白話文:

慢驚風

錢乙說:慢驚風是因為大病之後,或是吐瀉,或是只有吐沒有瀉,導致脾胃虛弱。患者會全身發冷,口鼻呼出的氣也是冷的,手腳有時會抽搐,昏睡時眼睛半睜著,這是體內陽氣不足的表現。應該用栝蔞湯來治療。

張元素說:慢驚風是屬於陰症,是全身各個臟器都生病了。

曾氏說:關於治療慢驚風,查閱古代醫書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有提到陰癇這個名稱。慢驚風屬於陰症,陰主靜,抽搐的症狀比較緩慢,所以叫做「慢」。這種病通常是因為感受風寒外邪,導致內在的吐瀉,或是大病之後、或疾病誤傳引起的。患者會出現眼睛無神、意識模糊、手腳不自主地偏向一邊抽動、口角流口水、身體微微發熱、眼睛向上或斜視、雙手握拳抽搐,或同時伴隨雙腳抽動。判斷病情時,要區分男左女右,若抽搐的方向符合男左女右,則為順症;反之則為逆症。患者的呼吸微弱、口氣冷淡,或囟門凹陷,這是虛熱的表現,脈象會沉而無力。睡覺時眼睛半開半合,表示體內陽氣嚴重衰弱,陰邪過盛。陰邪過盛會產生寒氣,寒氣屬水,水生肝木,木又生風。肝木會克制脾土,胃是脾的附屬器官,所以胃中會有風邪,導致抽搐逐漸產生。抽搐的樣子是兩肩微微聳起,雙手下垂,時不時抖動。這種情況叫做慢驚風,應該用青州白丸子或蘇合丸,加入薑汁搗勻後,用米湯調服。如果身體極度虛弱,要加上金液丹。

虞摶說:慢驚風是因為長期吐瀉,導致中氣嚴重虛弱。因為脾虛會生風,風盛則會導致筋脈拘急,應該用溫白丸來治療。

(作者)按語:脾虛生風,並非風直接從脾產生,而是因為脾虛導致肝木過強,風邪因此產生於肝。風盛則會導致筋脈拘急,因為肝主管筋脈。觀察溫白丸中的殭蠶、全蠍、白附子、天麻等藥材,都是治療肝的藥,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李梴說:陰症的慢驚風是由陽症的急驚風轉變而來,只要經歷過吐瀉,就會轉為慢驚風。男子以瀉導致的慢驚風比較嚴重,女子以吐導致的比較嚴重。因為吐瀉引起的慢驚風,應該使用醒脾散或加味朮附湯來治療。如果虛風痰多,則用八仙散。慢驚風是純陰症,用烏蠍散治療。如果陽症還存在,可以用蟬蠍散。如果急驚風剛剛轉變為慢驚風,陽症的症狀還存在,不需要過於回陽,只要截斷風邪,調理脾胃即可,可以使用蟬蠍散或醒脾散。如果手腳冰冷,才可以回陽,使用硫黃或附子。如果大便呈青色且稀薄,則要預防慢驚風的發生,因為瀉青色是夾雜驚風的症狀,是木克土的表現。

李杲說:小兒慢驚風,如果吐瀉不止,變成虛風抽搐,這不是真正的風邪,而是胃氣快要衰竭了。可以用來復丹五粒磨成粉,用米湯調服,就會有效。

史演山說:慢驚風的病症,通常是由急驚風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或轉變太快而引起的。也有因為吐瀉不止、氣虛導致劇烈吐瀉、夏季脾胃有伏熱導致大吐瀉(需要解暑熱,不能只顧固陽)、臟腑虛弱導致腹瀉、長期咳嗽引起癲癇、癲癇發作不止、或是因為體內有蟲積影響心臟等原因引起的。其中,因為吐瀉、積滯、腹瀉導致虛弱引起的病症,變化會非常迅速。凡是只要經歷過吐瀉,就可能轉為慢驚風,需要用溫中扶脾的方法治療。如果抽搐來勢兇猛,那是慢驚風剛剛轉變,還帶有陽症的症狀,不要誤認為是急驚風。世俗認為抽搐緩慢就是慢驚風,這是不對的。如果拘泥於此,往往會把慢脾風誤認為是慢驚風。慢驚風,男子以瀉導致的比較嚴重,女子以吐導致的比較嚴重。吐有五種病因,瀉也有五種病因,要分辨清楚病因再進行治療。古人說,病家害怕腹瀉,不害怕驚風,而醫生害怕腹瀉,不害怕驚風。如果因為腹瀉不止,要先治療腹瀉,如果過度治療風邪,反而會使驚風更加嚴重。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就要找出病因,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慢驚風如果是由急驚風轉變而來的,只能截斷風邪、調理脾胃、平衡陰陽,不能只使用溫陽的藥物,使陽氣過度,反而會重新出現急驚風的症狀。

張渙說:急驚風是因為關竅不通,可以使用冰片或麝香等藥物開通,使抽搐的症狀緩解。而慢驚風是陰氣過盛、陽氣虧虛,各經脈都已經虛弱,不適合使用開通的藥物,也不能用寒涼的藥物傷到臟腑,以免轉變成慢脾風,難以治癒。

聞人槻說:慢驚風病情危急,如果出現眼睛昏暗、直視不動、眼神漂移、四肢厥冷、汗出如雨、口唇和面色青黑、指甲發黑、四肢癱軟,病情就非常嚴重了。慢驚風的症狀是眼睛半開半合、似睡非睡。脈象可能浮可能沉,身體可能發熱可能發涼,可能吐可能瀉,也可能不吐不瀉,可能吃得下奶,也可能不吃奶。這是一種半陰半陽的合併症,就像傷寒中的半表半裡症。

葉桂說:慢驚風古代叫做陰癇。治療原則是:迅速補養脾胃,以理中湯為主方。如果有痰嘔吐,用南星、白附子配合六君子湯。如果聲音發不出來,要開竅,可以使用竹瀝、薑汁、菖蒲根、鬱金等藥物。這種疾病都是由其他疾病轉變而來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過度飢餓、禁食導致氣傷,有的是因為過度使用猛藥傷胃,有的是因為突然吐瀉導致脾胃功能衰竭。病症會表現為面色青白、身體無發熱或微熱、氣短體軟、昏昏欲睡。這些都要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如果嘔吐嚴重無法進食,溫補藥反而會導致嘔吐加劇,就要用黃連配合乾薑,使用連理湯、錢氏益黃散、錢氏異功散來治療。

2. 慢脾風

楊士瀛曰。慢脾風。由慢驚後吐瀉損脾。病傳已極。總歸虛處。惟脾所受。故曰脾風。風無可逐。驚無可療。但脾間痰嚲涎凝滯。虛熱往來。其眼合者。乃脾困氣乏神迷也。若見眼合。便是脾風。慢驚眼在半開半合之間。乃知陰氣所盛。傳入臟間。陽氣已虧。脾經屬陰。次第入脾。

故言慢脾風候也。慢驚其眼半開半合。則當預作慢脾風調理。慢脾風之候。面青額汗。舌短頭低。眼合不開。睡中搖頭吐舌。頻嘔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而不收。或身冷。或身溫。而四肢冷。其脈沉微。陰氣極盛。胃氣極虛。十救一二。蓋由慢驚風傳變。宜黑附湯救之。

又生附四君子湯、蠍附散皆可。慢脾風用藥。乃不得已也。其危如燈無油。漸見昏減。錢氏用金液丹與青州白丸子各半研勻。米飲薄荷湯下一錢或錢半。此截風陽也。

張云岐曰。小兒頭雖熱。眼珠青白而足冷。頭雖熱。或腹脹而足冷。頭雖熱。或泄瀉而足冷。頭雖熱。或嘔吐而足冷。頭雖熱。或渴而足冷。以上五症作搐者。名曰慢脾風。速與補脾益真湯加全蠍一枚。或全蠍觀音散。

譚殊聖曰。慢脾風。又名虛風。小兒或吐或瀉後。面色虛黃。因虛發熱。才見搖頭斜視。昏困額汗。身亦黏汗。聲沉小而焦。即是脾風之症。不必定因急慢驚傳次而至。慢脾。惟吐與瀉積與痢傳入。其症變至速。虛更速也。治必循次平和。無令速愈之理。調脾養胃。不可過劑也。

鰲按。湯氏法。凡因吐瀉成虛風慢脾者。先用奪命散、青州白丸子末。煎如稀糊。入蜜調。控下涎後。服醒脾散。

白話文:

慢脾風這種病,是從慢驚風之後,因為持續吐瀉導致脾胃虛弱所引起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總之就是虛弱的表現,而虛弱的根源在於脾,所以才稱為「脾風」。這時的風邪無法驅散,驚嚇也無法治療。主要是因為脾胃裡有痰、口水等黏膩的東西阻滯,導致虛熱反覆出現。如果看到眼睛閉合,那就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神志不清的表現。如果眼睛閉合,就可以判斷為慢脾風。而慢驚風的眼睛是半開半閉的,這表示體內陰氣旺盛,病邪已經傳入臟腑,陽氣已經衰弱。脾經屬陰,所以病邪會逐漸傳入脾臟,這就是慢脾風的病理。

慢驚風的眼睛是半開半閉的,就應該提前預防慢脾風。慢脾風的表現有:臉色發青、額頭冒汗、舌頭縮短、頭低垂、眼睛閉合睜不開、睡覺時搖頭吐舌、經常嘔吐帶腥臭味、牙關緊閉、手腳輕微抽搐而無法伸直、身體發冷或發熱但四肢冰冷、脈搏微弱,這是陰氣極度旺盛,胃氣極度虛弱的表現。這種情況,十個病人中大概只有一兩個能救活,主要是從慢驚風轉變而來的。應該用黑附湯來治療。

也可以用生附四君子湯、蠍附散等藥方。使用這些藥物也是迫不得已,因為病情很危急,就像燈沒油一樣,會逐漸昏暗衰竭。錢乙用金液丹和青州白丸子各一半磨成粉,用米湯或薄荷湯送服一錢或一錢半,這是為了截斷風邪和提升陽氣。

張云岐認為,小孩雖然頭部發熱,但眼珠呈青白色且腳冰冷;或頭部發熱,但腹部脹大且腳冰冷;或頭部發熱,但腹瀉且腳冰冷;或頭部發熱,但嘔吐且腳冰冷;或頭部發熱,但口渴且腳冰冷,以上五種情況出現抽搐,就叫做慢脾風。應該迅速用補脾益真湯,再加入一隻全蠍,或者使用全蠍觀音散來治療。

譚殊聖認為,慢脾風又叫做虛風。小兒吐瀉之後,面色虛黃,因為虛弱而發熱,出現搖頭、斜眼看、昏睡、額頭冒汗、全身黏汗、聲音低沉微弱且焦急,就是脾風的症狀,不一定是因為急慢驚風轉變而來。慢脾風主要是因為吐、瀉、積食、痢疾等疾病傳入所導致,而且病情變化非常快,虛弱的情況也更加快速。治療必須循序漸進,平和調理,不能求速效。重點是調理脾胃,用藥也不能過量。

根據湯氏的說法,凡是因吐瀉導致虛風慢脾的情況,應該先用奪命散和青州白丸子磨成的粉末,加水煮成稀糊,再加入蜂蜜調和,先引導出黏液,然後再服用醒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