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三 (3)
卷三 (3)
1. 水腫原由症治
宜正氣調胃。胃氣既壯,救生丹利之,腫即退。再用觀音散調補臟腑,即平復矣。
王履曰:氣虛腫,亦名氣蠱;血虛腫,亦名血蠱。小兒所患腫脹一門,最為要急。前人少有究竟。然腫脹之作,皆由榮衛不順,臟腑怯弱,壅滯三焦,流注百脈,表裡俱虛,邪正相亂,以致四肢浮盛,肚腹膨滿,多由食毒得之,飲食得之,症傷得之,飢飽得之,積久不化,故成斯病。
病由虛得,或妄亂通下,因虛致虛,根不得去,疾加益甚,是謂壞症危症。先投榮衛飲子,次服分氣飲子以散滯,斯病去矣。
葉桂曰:夏季濕熱鬱蒸,脾胃氣弱,水穀之氣不運,濕著內蘊為熱,漸至浮腫腹脹,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濕久積,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則坐不得臥,俯不能仰,危期速矣。大凡喘必生脹,脹必生喘。方書以先喘後脹者,治在肺;先脹後喘者,治在脾,亦定論也。《金匱》有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黃汗,以分表裡之治。河間有三焦分消,子和有磨積逐水,皆有奧義,學者不可不潛心體認,難以概述。閱近代世俗論水濕喘脹之症,以内經開鬼門取汗為表治,分利小便潔淨府為裡治。《經旨病能篇》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以健脾燥濕為穩治。治之不效,技窮束手矣!不知凡病皆本乎陰陽。
通表利小便,乃宣經氣利腑氣,是陽病治法;暖水臟,溫脾腎,補後方以驅水,是陰病治法。治肺以輕開上,治脾必佐溫通。若陰陽表裡乖違,臟真日漓,陰陽不運,亦必作脹。治以通陽,乃可奏績。如局方禹餘糧丸,甚至三焦交阻,必用分消;腸胃窒塞,必用下奪。然不得與傷寒實熱同例,擅投硝、黃、枳、樸,擾動陰血。若太陰脾臟飲濕阻氣,溫之補之不應,欲用下法,少少甘遂為丸可也。其治實症,選用方法:備採葶藶大棗湯、牡蠣澤瀉散、甘遂半夏湯、子和桂苓湯、中滿分消飲、五子五皮湯、茯苓防己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瀉白散、五苓散、控涎丹、禹功丸、大順散、越婢湯。徐姓小兒,單脹數月,服肥兒丸、萬安丸、磨積丹、綠礬丸、雞肫藥,俱不效。余謂氣分不效,宜治血絡,所謂絡瘀則脹也。用歸鬚、桃仁、延胡、山甲、蜣螂、䗪蟲、靈脂、山楂之類為丸,十日全愈。
白話文:
水腫的成因與治療,應該要扶正身體的正氣,調理好腸胃。當胃氣強壯之後,使用救生丹這類的藥物,水腫就會消退。然後再用觀音散來調補臟腑,身體就能恢復健康。
王履認為,氣虛導致的水腫也稱為氣蠱,血虛導致的水腫也稱為血蠱。小兒水腫的問題非常重要且緊急,但過去很少有人能徹底了解。水腫的產生,都是因為身體的運行失調,臟腑虛弱,導致三焦運行受阻,影響全身經脈,造成表裡都虛弱,邪氣和正氣相互干擾,進而造成四肢浮腫,腹部脹滿。這大多是因為飲食中毒、飲食不當、外傷或過度飢餓或飽食所引起,長期累積無法消化,就形成了這種疾病。
疾病如果是因為虛弱引起的,又胡亂使用瀉藥,反而會讓虛弱更加嚴重,根本無法去除病根,疾病反而會更加惡化,這就是所謂的壞症、危症。應該先服用榮衛飲子來調理氣血,接著服用分氣飲子來疏通氣滯,這樣病就能痊癒。
葉桂認為,夏季濕熱悶熱,脾胃功能虛弱,水穀的精微無法順利運化,濕氣累積在體內形成熱,逐漸導致水腫腹脹,小便不順暢。如果治療方法不對,水濕長期積聚,向上侵犯肺部,必定會產生咳嗽氣喘,嚴重時甚至無法坐臥,無法平躺,非常危險。一般來說,喘會引起脹,脹也會引起喘。醫書認為,先喘後脹的病因在肺,先脹後喘的病因在脾,這也是一種定論。《金匱要略》中有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黃汗等區分,來判斷病在表還是在裡。河間學派有三焦分消的理論,子和學派有磨積逐水的療法,都很有道理。學者必須深入研究,難以用幾句話概括。看近代一般人討論水濕喘脹的病症,他們認為根據《內經》的理論,開鬼門發汗是治療表症的方法,疏通小便排泄是治療裡症的方法。《內經》的病能篇說,各種水腫脹滿都和脾有關,所以用健脾燥濕的方法治療比較穩妥。但如果這樣治療無效,就束手無策了。他們不知道,所有疾病都根源於陰陽失調。
通利表和小便,是疏通經氣和腑氣,是治療陽病的方法;溫暖水臟,溫補脾腎,再用藥物來驅除水濕,是治療陰病的方法。治療肺病要輕開上焦,治療脾病必須佐以溫通。如果陰陽表裡失調,臟腑的精氣就會日益耗損,陰陽不協調,也會造成腹脹。治療時要以通陽為主,才能有效。像是《局方》的禹餘糧丸,甚至三焦阻塞時,一定要用分消的藥物;腸胃阻塞時,一定要用下奪的藥物。但是不能跟傷寒實熱混為一談。
不能隨意使用芒硝、大黃、枳實、厚朴等藥物,會擾亂陰血。如果太陰脾臟因飲濕而阻礙氣機,用溫補的方法沒有效果,想使用攻下方法,可以少量使用甘遂做成藥丸。至於治療實症,有很多方法可以選擇,像是葶藶大棗湯、牡蠣澤瀉散、甘遂半夏湯、子和桂苓湯、中滿分消飲、五子五皮湯、茯苓防己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瀉白散、五苓散、控涎丹、禹功丸、大順散、越婢湯等。有個姓徐的小孩,單純腹脹好幾個月,吃了肥兒丸、萬安丸、磨積丹、綠礬丸、雞肫藥等都沒效。我認為氣分的問題沒效果,應該治療血絡。所謂血絡瘀滯就會造成腹脹。因此使用歸鬚、桃仁、延胡索、穿山甲、蜣螂、䗪蟲、靈脂、山楂等藥物做成藥丸,十天就完全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