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瀉病原由症治

巢元方曰。小兒暴瀉者。由腸胃虛。卒為冷熱之氣所傷而成。熱則色黃赤。冷則色青白。若冷熱相交。則變為赤白滯痢也。宜龍骨散。小兒久瀉者。大法補虛消積。宜華佗久利神驗方。

張元素曰。乳食不消。初病。忽然氣出冷。四肢亦冷。面白無光澤。精神不定。乃胃氣不和。可以大溫藥治之。使君子丸益黃散。若病泄瀉日久不瘥。乳食不化。是脾胃有風冷。先服益黃散二帖。後用宣風散導之。再大補胃。

曾氏曰。論瀉之原。有冷瀉。熱瀉。傷食瀉。水瀉。積瀉。驚瀉。風瀉。臟寒瀉。疳積䖦瀉。種種不同。冷瀉多是白水。瀉密而出少。腹痛而鳴。眉皺目慢。面帶白色。額有汗。沖和飲、當歸散參苓白朮散。熱瀉者。大便黃色。如筒吊水。瀉過即止。半日復然。心煩口渴。

小便黃少。乳食必粗。先用五苓散。或大順飲。次錢氏白朮散香薷散。傷食瀉者。乃脾胃素弱。復傷生冷。故大便不聚而瀉。或因母餐生冷肥膩。亦能作瀉。面唇俱白。瀉稀而少。或如敗卵臭。身形黃瘦。宜固脾和中散醒脾散。水瀉者。即洞泄。乃陰陽不順。水穀不分。

瀉黃水而小便少。次多無度。夏秋之際。晝則解衣取涼。夜則失蓋感冷。冷熱相激。清濁混亂。或因母熱與乳。令兒脾胃不和。水穀交雜而下。宜五苓散。加苡仁、車前半夏。分正陰陽。或白朮散六和湯。積瀉者。脾氣虛弱。乳食入胃不消。久又傷冷食。傳之大腸。遂成泄瀉。

諸藥無效。蓋以積在脾胃未除。何由得愈。先三稜散除積。次沉香檳榔丸、參苓白朮散。再和中散。驚瀉者。糞青如苔。稠黏如膠。不可便止。但鎮心抑肝。和脾胃。消乳食。先五苓散。次三稜散。風瀉者。慢驚大病後有之。糞稀。黃褐色。或夾食而下。因脾虛所致。或夾黑褐色者。

屬脾虛而腎水乘之也。若久則驚搐。先五苓散加苡仁以疏腎水。次瀉黃散以去脾風。再參苓白朮散以補脾氣。臟寒瀉者。糞青不稀不稠。或下清水。未瀉腹痛而鳴。啼哭方瀉。生三五月內有此。周歲則無。因斷臍風冷外逼而成。先沖和飲加蔥白。次當歸散加煨姜。及勻氣散理中湯

疳積䖦瀉者。面黃肚脹腳弱。頭大項小。發稀而豎。肌瘦不食。朝涼夜熱。腹有症癖。瀉無定色。惡臭。自瀉自止。先三稜散加陳皮。次烏犀丸蘆薈丸、快腸湯。凡瀉痢色青甚而淡黃夾白。寒多熱少。此陰邪勝陽。宜守中湯、胃苓湯扶表救里。方進當歸散加陳皮、紫蘇、生薑糯米

寒甚者。理中湯。加附子、薑、棗。次南星腹皮飲。若瀉泄色青淡。有沫。黃稠。熱多寒少。亦致黃瘦煩躁。宜五苓加苡仁、車前、生薑。解散餘邪。仍用茵陳山梔湯送五苓散。退黃色。或萬安飲四神丸

鰲按。疳積䖦瀉。䖦者脹也。其症必目胞腫。腹脹。喜飲水。利色無常。日見消瘦。

2. 痢疾

東垣有言。凡發痢疾。白則傷氣。赤則傷血。赤白相兼。氣血都怫。東垣此言。千古無匹。請申論之。昭昭若揭。惟肺主氣。氣傷肺遏。白由肺來。暑濕所折。惟心主血。血傷心熱。赤自心來。暑濕是結。至若痢黃。乃脾胃泄。暑濕傷土。飲食無節。黃中白垢。肺脾氣鬱。黃中赤穢。

心脾氣奪。五臟俱傷。五色痢溢。治必求本。審之貴悉。因熱因寒。斯言恍惚。痢必腹痛。後重裡急。乃氣不宜。津液凝澀。每一滯行。腸痛如刮。大腸既瘀。小腸亦窒。陰陽不分。虛實更疊。內經之言。其因不一。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少陽在泉。火淫如爇。民病注瀉。赤白俱出。

此皆病因。非病從發。至於噤口。至於休息。痢至於此。多死少活。審脈察症。毋少輕忽。方藥所投。庶保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