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熱辨溫壯煩

王肯堂曰。溫熱與壯熱。相類而異。一向熱不止。由氣血壅實。五臟生熱。蒸熨於內。則眠臥不安。精神恍惚。熏發於外。則表裡俱熱。煩躁喘粗。甚則發驚癇也。輕則火府丹、金蓮飲子。重則梔子仁湯。若但溫溫然不甚盛。是溫熱也。大便臭而黃者。此腹內有伏熱也。四順飲子。

糞白而酸臭。則挾宿食不消也。紫霜丸。輕者少服。重者多服。節哺乳。當取微利。至五心熱盛。煩躁不安。手足時欲露出。小便赤澀。謂之煩熱。七寶散。若唇深紅。飲水不止。竹葉石膏湯。

白話文:

王肯堂說,溫熱和壯熱這兩種情況看起來很像,但其實不一樣。如果一直持續發熱,那是因為體內氣血不通暢,導致五臟產生熱,像蒸籠一樣在體內悶燒,就會讓人睡不好、精神恍惚。熱氣從內往外散發,就會出現裡外都發熱、煩躁、呼吸急促,嚴重的話還會抽搐。症狀輕微的,可以用火府丹、金蓮飲子來治療;症狀嚴重的,可以用梔子仁湯。如果只是微微發熱,不是很嚴重,那就是溫熱。如果大便又臭又黃,表示腹內有潛藏的熱氣,可以用四順飲子。

如果大便顏色白且酸臭,則是因為體內有積食沒有消化,可以用紫霜丸。症狀輕微的少吃一些,症狀嚴重的可以多吃一些,同時要控制哺乳量。吃藥後應該讓腸胃稍微通暢一下。如果手心、腳心發熱嚴重,感到煩躁不安,手腳常常想伸出被子外,小便顏色赤紅且不順暢,這就是煩熱,可以用七寶散來治療。如果嘴唇顏色深紅,且一直想喝水,可以用竹葉石膏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