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腹痛腹脹

腹痛腹脹。病屬中宮。臟氣相擊。邪正交攻。挾寒挾熱。症見不同。曰食曰積。壅滯於胸。有虛有實。其故難窮。二病之因。各以類從。先詳腹痛。勢若攻中。脾虛氣冷。胃虛嘔䗐。虛熱面黃。實熱面紅。食積便臭。蠱積沫瀜。肝木乘脾。兩脅恫恫。寒水侮土。瀉利重重。脾氣下陷。

重墜如鍾。脾來克腎。少腹如舂。盤腸內吊。腰曲猶弓。啼干唇黑。由於肝風。亦有鎖肚。硬如石𧍒。撮口面青。初生屯蒙。此二症者。患之實凶。以上種種。務通其中。次詳腹脹。痞氣填衷。悶亂喘滿。下則倥侗。不喘虛痞。誤下疲癃。土虛及肺。金氣銷熔。目胞腮腫。內及喉嚨。

白話文:

肚子痛又胀,问题出在脾胃,脏腑之间相互影响,邪气和正气交战,夹杂着寒气和热气,症状各不相同。有的像是吃撑了,有的像是积食,都阻塞在胸口。有虚有实,原因难以彻底查明。这两种病的病因各不相同,要分别对症治疗。

首先说腹痛,感觉像是有人在攻击肚子。脾虚气寒会导致呕吐清水,胃虚则呕吐食物残渣,虚热会面色发黄,实热则面色发红。食积会导致排便臭,虫积则排便粘稠。肝气犯脾会两胁疼痛,寒气侵犯脾土会导致腹泻不止。脾气下陷会导致腹部坠胀,像是有重物压着。脾气克制肾气会导致小腹疼痛,像是在捶打一样。肠胃绞痛,腰部弯曲,口干唇黑,这是肝风引起的。也可能出现肚子硬如石头,口紧面青,这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这两种情况都很凶险。

以上种种症状,都要注意疏通气血。接下来再说腹胀,像是气体堵塞在胸口,闷闷不乐,呼吸困难,腹部鼓胀,向下坠着。不喘的虚痞,如果错误用泻药,会更加虚弱。脾土虚弱,会影响肺金,导致眼袋肿胀,喉咙发炎。

或緣病後。脈細朦朧。或緣痰食。膈滿肚壅。(葉平聲)或緣熱結。壯熱若烘。或緣寒積。肢冷涎之。丁奚哺露。無辜病叢。頭小腹大。黃瘦其躬。乃脹之重。病氣日充。審其根原。毋俾病隆。為補為瀉。當可病松。莫作等閒。用拯幼童。

白話文:

可能是病後導致脈象細弱模糊,也可能是痰食停積導致胸悶腹脹,或是熱邪內結導致發熱烘烤,或寒邪積聚導致肢體冰冷、流涎。嬰兒體弱,容易生病,頭小肚子大,面色黃瘦,這是積脹病症的表現,病情日益加重。要仔細觀察病因,及時治療,不要讓病情加重。根據病情,可以選擇補益或瀉下,以緩解病情。切不可輕視,要及時救治幼童。

2. 腹痛原由症治

錢乙曰。小兒積痛、食痛、虛痛、蟲痛。大同小異。惟蟲痛當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隨其症用藥。蟲與癇相似。小兒本怯。故胃虛冷。則蟲動而心痛。與癇略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宜安蟲散。又有胃受極寒極熱。亦令蟲病。或微痛。或不痛。遽然吐蟲。法當安蟲為主。若因治蟲。

反傷胃氣。固不可。因寒而動者。理中湯加烏梅、川椒。因熱而動者。五苓散加烏梅。

曾氏曰。蟲痛。小兒多有之。其症心腹痛。叫哭。倒身撲手。嘔吐清水涎沫。面青黃。時作時止。口唇紫黑色者。是蛔厥也。宜安蟲散、安蟲丸。

白話文:

錢乙曰:

小兒積痛、食痛、虛痛、蟲痛,症狀大同小異。但蟲痛時,口會淡而有唾沫自出。治療則根據不同的症狀用藥。

蟲痛與癇症相似。小兒本就體弱,所以胃虛寒,則蟲會活動而導致心痛,與癇症略微相似,但眼睛不會斜視,手也不會抽搐。宜用安蟲散。

另外,如果胃受極寒或極熱,也會引起蟲病,可能微微作痛,也可能不痛,突然吐出蟲。治療應以安蟲為主。但如果因治療蟲病而反傷胃氣,則不可取。因寒而動者,可用理中湯加烏梅、川椒;因熱而動者,可用五苓散加烏梅。

曾氏曰:

蟲痛是小兒常見病。症狀為心腹疼痛,啼哭,倒地撲手,嘔吐清水涎沫,面容青黃,時而發作時而停止,口唇呈紫黑色,這就是蛔厥。宜用安蟲散、安蟲丸。

譚殊聖曰。小兒腹痛。多因邪正交攻。與臟氣相擊而作。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為妙。挾熱而痛。必面赤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挾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七氣湯加桂。調蘇合丸。冷甚變症。則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若內吊痛。則鉤藤散。其餘則芍藥甘草湯。皆要藥也。

白話文:

譚殊聖說:小兒腹痛,大多是因為邪氣和正氣互相攻擊,與臟腑之氣相互衝擊而引起的。可以用桔梗枳殼湯加入青皮、陳皮、木香、當歸,效果最佳。

如果腹痛是因為熱氣導致,則孩子臉色會發紅,體溫會升高,四肢煩躁,手心腳心發熱,可以用四順清涼飲加入青皮、枳殼。

如果腹痛是因為寒氣導致,則孩子臉色會蒼白或發青,手腳冰冷,可以用七氣湯加入桂枝,並服用蘇合丸。如果寒氣嚴重導致病情變化,則孩子臉色會暗淡,嘴唇和嘴巴都發黑,指甲也會發青。

如果腹痛是因為肚子裡面絞痛,可以用鉤藤散。其他情況則可以用芍藥甘草湯,都是很重要的藥方。

3. 盤腸內吊痛

婁全善曰。曲腰乾哭無淚者。為盤腸內吊痛。面㿠白。不思食。為胃冷痛。面赤唇焦便黃。為熱痛。面黃白。大便酸臭。為積痛。口痰而沫自出。為蟲痛。然皆不如內吊之甚也。

吳綬曰。小兒腹痛。曲腰乾啼。面青白。唇黑肢冷。大便色青不實。名盤腸內吊痛。急煎蔥湯淋洗其腹。揉蔥白熨臍腹間。良久。尿自出。其痛立止。續用乳香散。

白話文:

婁全善曰:

彎腰乾哭,卻無眼淚者,這是盤腸內吊痛。

面容蒼白,不思飲食者,這是胃冷痛。

面容發紅,嘴唇乾燥,大便發黃者,這是熱痛。

面容發黃泛白,大便酸臭者,這是積痛。

口中痰沫自行湧出者,這是蟲痛。

然而,以上這些疼痛,都不如盤腸內吊痛之劇烈。

吳綬曰:

小兒腹痛,彎腰乾啼,面容青白,嘴唇發黑,四肢冰冷,大便顏色青綠,不成形狀,這就是盤腸內吊痛。

應當立即煎煮蔥湯,淋洗其腹部,並用蔥白熨燙臍腹之間,持續一段時間,待尿液自行排出,疼痛便可立刻停止。之後再服用乳香散。

4. 鎖肚痛

曾氏曰。有鎖肚痛者。嬰兒一月後。忽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赤如朱。撮口而哭。面青唇黑。手足口氣俱冷是也。始因斷臍帶不緊。為冷風所乘。症甚危急。以白芍藥湯、烏梅散投之。久則難治。更參考臍風症。

白話文:

曾氏說:若有嬰兒鎖肚痛,在出生滿月後,突然無法吞嚥乳汁,腹部堅硬如石,顏色紅如朱砂,孩子緊縮嘴巴哭泣,面色青白,嘴唇發黑,手腳和口鼻都冰冷,這就是鎖肚痛的症狀。

鎖肚痛的病因多半是斷臍帶時綁得不夠緊,讓冷風侵入腹中所致。病情嚴重且危急,需要立刻使用白芍藥湯和烏梅散治療。若拖延時間過久,則難以治癒。此外,還需參考臍風的症狀,以便更準確地診斷和治療。

5. 腹脹原由症治

錢乙曰。腹脹由脾胃氣虛攻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用紫霜丸。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誤下則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之類。脾主四肢。母氣虛甚。即目胞腮腫。四肢黃色。宜塌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溫散藥治之。

何以然。脾虛氣未出。故雖腹脹而不喘。可以溫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則愈。若氣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內弱。每生虛氣。入於四肢面目矣。小兒易為虛實。脾虛則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脾虛不能勝腎。

白話文:

錢乙說:腹脹是由脾胃氣虛所致。實證者,會感到悶亂喘滿,可以下氣治療,用紫霜丸。不喘者,屬於虛證,不可下氣。誤用下氣藥物,會導致脾虛,氣上衝到肺部運行,肺與脾是母子關係,兩者都虛弱,肺主宰目胞、腮等部位,脾主宰四肢,母氣虛弱嚴重,就會導致目胞、腮腫脹,四肢發黃,宜用塌氣丸逐漸消腫。未痊癒,可逐漸增加藥丸數量。不可用丁香、木香、橘皮、豆蔻等溫熱散藥來治療。

為什麼呢?因為脾虛氣未排出,所以雖然腹脹卻不喘。可以用溫散藥來治療,使上下氣機分消,就能痊癒。如果氣已經排出,附着在肺部運行,則脾胃內部虛弱,容易產生虛氣,進入四肢和面部。小兒容易虛實交替,脾虛則不能適應寒熱,服寒藥則生冷,服溫藥則生熱。應當明白這些道理,不可誤治。胃長時間虛熱,容易生黃疸病,或者引發飲水不止。脾虛不能勝過腎,就會導致水腫。

隨肺氣上行於四肢面目。腫若水狀。腎氣漫淫於肺。即大喘也。宜塌氣丸。病愈。面未紅者。虛衰未復故也。治小兒虛腹脹。先服塌氣丸。不愈。腹中有食積結糞。小便黃。時微喘。脈伏而實。時飲水。能食者下之。蓋脾初虛而後有積。所治宜先補脾。然後下之。後又補脾。

即愈也。不可補肺。恐生虛喘。

張云岐曰。小兒熱結於內。腹脹壯熱。大便赤黃。躁悶煩亂者。宜用瀉青丸。

白話文:

肺气上行到四肢面部,造成肿胀,像是水肿一样。肾气漫溢到肺,就会导致呼吸困难,也就是大喘。这时候应该服用塌气丸,病就好了。如果病好了但脸色还没红润,说明身体虚弱还没有完全恢复。治疗小儿虚弱腹胀,应该先服用塌气丸,如果无效,说明腹中有食物积滞,粪便结块,小便发黄,偶尔会轻微喘息,脉象沉伏而实,偶尔喝水,还能吃饭,就要用泻药。这是因为脾脏先虚弱,后来又有积滞,治疗应该先补脾,然后泻下,最后再补脾,这样才能痊愈。不可补肺,以免导致虚喘。

张云岐说,小儿体内热结,腹胀发热,大便赤黄,烦躁不安,应该服用泻青丸。

6. 腹脹有虛實

張元素曰。凡久病吐瀉後。虛則脈微細。若色淡黃。目胞腮虛腫。手足冷。先塌氣丸。後異功散、和中丸、益黃散、四君之類。用諸溫藥養其氣。實則脈洪實。不因吐瀉痢下後。腹脹而喘急悶亂。更有熱有痰有食而腹脹者。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下之。兼須認二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

白話文:

張元素說:凡是久病吐瀉之後,如果患者虛弱,脈象微細,面色淡黃,眼窩、腮幫子虛腫,手腳冰冷,就應該先服用「塌氣丸」,之後再服用「異功散」、「和中丸」、「益黃散」以及四君之類的溫性藥物,用來溫養患者的元氣。

如果患者實證,脈象洪大有力,並非因吐瀉痢疾而導致腹部脹滿,而是伴隨呼吸急促、胸悶氣亂,而且還有熱、痰、食積等導致腹部脹滿的症狀,就應該服用「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來瀉下。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二便狀況,如果二便都不通,就應該先利小便。

李杲曰。大約寒脹多。熱脹少。皆主於脾。

龐安常曰。東垣治脹。不犯上下二焦。用素問中滿者瀉之於內之法。實者分氣消積。虛者升陽滋血。治者當師其意而活用之。不可排擊。宜中滿分消丸、消痞丸、丹腹脹方、升陽滋血湯。

白話文:

李杲說,一般來說,寒脹多,熱脹少,都主要歸屬於脾。

龐安常說,東垣治療脹滿,不侵犯上下二焦,採用《素問》中「滿者瀉之於內」的治法,實證就分氣消積,虛證就升陽滋血。治療時應參考他的意思,靈活運用,不可強行排擊。宜用中滿分消丸、消痞丸、丹腹脹方、升陽滋血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