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腹痛腹脹

腹痛腹脹。病屬中宮。臟氣相擊。邪正交攻。挾寒挾熱。症見不同。曰食曰積。壅滯於胸。有虛有實。其故難窮。二病之因。各以類從。先詳腹痛。勢若攻中。脾虛氣冷。胃虛嘔噦。虛熱面黃。實熱面紅。食積便臭。蠱積沫涎。肝木乘脾。兩脅恫恫。寒水侮土。瀉利重重。脾氣下陷。

重墜如鍾。脾來克腎。少腹如舂。盤腸內吊。腰曲猶弓。啼哭唇黑。由於肝風。亦有鎖肚。硬如石塊。撮口面青。初生懵懂。此二症者。患之實凶。以上種種。務通其中。次詳腹脹。痞氣填胸。悶亂喘滿。下則倥侗。不喘虛痞。誤下疲憊。土虛及肺。金氣銷熔。目胞腮腫。內及喉嚨。

或緣病後。脈細朦朧。或緣痰食。膈滿肚壅。或緣熱結。壯熱若烘。或緣寒積。肢冷涎唾。啼哭哺露。無辜病叢。頭小腹大。黃瘦其躬。乃脹之重。病氣日充。審其根原。毋俾病隆。為補為瀉。當可病松。莫作等閒。用拯幼童。

白話文:

腹痛和腹脹,這兩種疾病都發生在身體的中部,是內臟的氣相互衝擊,正氣和邪氣互相對抗所導致的。有的會夾雜寒氣,有的會夾雜熱氣,因此症狀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因為飲食積滯,有的因為腸胃積食,這些都會阻塞在胸部,病情有虛弱也有強盛,病因很難徹底了解。這兩種疾病的病因,要根據不同情況來歸類。

先說腹痛,如果腹痛的狀況像是在攻擊身體內部,很可能是脾虛導致氣冷,胃虛則會出現嘔吐。虛熱會使人臉色發黃,實熱則會使人臉色發紅。飲食積滯會導致大便惡臭,寄生蟲積聚會使大便出現泡沫。肝木之氣過旺而影響到脾,會使兩脅疼痛。寒水之氣過盛而欺侮脾土,會導致嚴重腹瀉。脾氣虛弱下陷,會使腹部感覺沉重像鐘一樣。脾氣反過來影響到腎,會使下腹部像搗米一樣疼痛。腸道絞痛、內縮,腰彎得像弓一樣。如果小孩哭鬧不停、嘴唇發黑,那是因為肝風。也有可能出現腹部僵硬像石頭一樣,嘴巴緊閉、臉色發青,這是初生嬰兒的症狀,這些都是很凶險的疾病。以上所說的種種情況,務必要徹底了解。

接下來說腹脹,腹部脹滿,感覺悶亂、呼吸急促、腹部脹滿,下腹部則空虛無物。如果只是脹滿但不喘氣,那是虛症,如果誤用瀉藥反而會使身體更加虛弱。脾土虛弱也可能影響到肺,使肺氣衰弱。眼睛浮腫,腮部腫脹,甚至腫到喉嚨。

有的因為生病後,脈象虛弱模糊;有的因為痰飲或食物積滯,導致胸膈阻塞、腹部脹滿。有的因為熱邪積聚,導致高熱像火烤一樣;有的因為寒邪積聚,導致四肢冰冷、流口水。這些病症通常發生在體質虛弱的嬰幼兒身上,讓他們無辜生病。如果小孩頭小腹大,身體又黃又瘦,那是腹脹很嚴重的表現,病情正在日益加重。務必要詳細檢查病因,不要讓病情繼續惡化。要根據病情選擇補或瀉的方法,這樣才能讓疾病緩解。不要輕視這些疾病,要盡力去治療這些幼小的孩童。

2. 腹痛原由症治

錢乙曰。小兒積痛、食痛、虛痛、蟲痛。大同小異。惟蟲痛當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隨其症用藥。蟲與癇相似。小兒本怯。故胃虛冷。則蟲動而心痛。與癇略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宜安蟲散。又有胃受極寒極熱。亦令蟲病。或微痛。或不痛。遽然吐蟲。法當安蟲為主。若因治蟲。

反傷胃氣。固不可。因寒而動者。理中湯加烏梅、川椒。因熱而動者。五苓散加烏梅。

曾氏曰。蟲痛。小兒多有之。其症心腹痛。叫哭。倒身撲手。嘔吐清水涎沫。面青黃。時作時止。口唇紫黑色者。是蛔厥也。宜安蟲散、安蟲丸。

譚殊聖曰。小兒腹痛。多因邪正交攻。與臟氣相擊而作。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為妙。挾熱而痛。必面赤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挾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七氣湯加桂。調蘇合丸。冷甚變症。則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若內吊痛。則鉤藤散。其餘則芍藥甘草湯。皆要藥也。

白話文:

錢乙說,小兒腹痛有積食引起的痛、飲食引起的痛、虛弱引起的痛、寄生蟲引起的痛,這些情況大同小異。只有寄生蟲引起的痛,會出現口中無味且自行流口水的現象。治療上要根據不同症狀用藥。蟲痛和癲癇症狀有些相似,小兒本身體質就虛弱,所以胃虛寒冷時,蟲會動而引起心痛,這和癲癇症狀略像,但眼睛不會斜視,手也不會抽搐。應該使用安蟲散來治療。另外,胃受到過冷或過熱的刺激,也會引起蟲病,可能只有輕微疼痛或不痛,卻突然吐出蟲。治療上應該以安蟲為主,如果因為治蟲反而傷害了胃氣,那是絕對不行的。如果是因為寒冷而導致蟲動,可以用理中湯加烏梅、川椒來治療;如果是因為熱而導致蟲動,可以用五苓散加烏梅來治療。

曾氏說,蟲痛在小兒中很常見,症狀是心腹疼痛、哭鬧、身體倒地亂抓、嘔吐清水和口水、臉色青黃、時痛時止,如果嘴唇出現紫黑色,就是蛔蟲引起的厥症,應該用安蟲散或安蟲丸來治療。

譚殊聖說,小兒腹痛多是因為邪氣和正氣相互攻擊,與臟腑之氣相互衝突而引發。可以用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來治療效果最好。如果是因為挾熱而引起的疼痛,一定會臉色發紅、身體發熱、四肢煩躁、手腳心發熱,可以用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來治療。如果是因為挾冷而引起的疼痛,一定會臉色發白或發青、手腳冰冷,可以用七氣湯加桂來治療,再調服蘇合丸。如果寒冷症狀嚴重到出現變症,就會臉色暗沉、嘴唇發黑、指甲發青。如果是腹內絞痛,可以用鉤藤散來治療,其餘情況則可以用芍藥甘草湯來治療,這些都是重要的藥方。

3. 盤腸內吊痛

婁全善曰。曲腰乾哭無淚者。為盤腸內吊痛。面㿠白。不思食。為胃冷痛。面赤唇焦便黃。為熱痛。面黃白。大便酸臭。為積痛。口痰而沫自出。為蟲痛。然皆不如內吊之甚也。

吳綬曰。小兒腹痛。曲腰乾啼。面青白。唇黑肢冷。大便色青不實。名盤腸內吊痛。急煎蔥湯淋洗其腹。揉蔥白熨臍腹間。良久。尿自出。其痛立止。續用乳香散。

白話文:

婁全善說:彎著腰,乾嚎哭泣卻沒有眼淚的,這是盤腸內吊痛。臉色蒼白,不想吃東西,這是胃寒引起的疼痛。臉色發紅,嘴唇乾焦,大便黃色的,這是熱引起的疼痛。臉色黃白,大便酸臭的,這是積食引起的疼痛。口中吐痰沫,這是蟲引起的疼痛。但這些疼痛都不如內吊痛來得嚴重。

吳綬說:小兒腹痛,彎著腰乾啼,臉色青白,嘴唇發黑,四肢冰冷,大便顏色青色不成形,這叫做盤腸內吊痛。趕緊煎蔥湯來清洗他的腹部,用蔥白揉搓並熱敷肚臍和腹部之間,過一會兒,尿液自然排出,疼痛就會立刻停止。接著再用乳香散來治療。

4. 鎖肚痛

曾氏曰。有鎖肚痛者。嬰兒一月後。忽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赤如朱。撮口而哭。面青唇黑。手足口氣俱冷是也。始因斷臍帶不緊。為冷風所乘。症甚危急。以白芍藥湯、烏梅散投之。久則難治。更參考臍風症。

白話文:

曾先生說,有一種叫做「鎖肚痛」的病症,指的是嬰兒滿月後,突然之間無法順利喝奶,肚子硬得像石頭一樣,顏色紅得像朱砂,嘴巴緊縮著哭,臉色發青、嘴唇發黑,手腳和口中的氣息都冰冷。這種情況一開始是因為剪斷臍帶時沒有綁緊,被寒冷的風邪侵襲所導致,病情非常危急。可以使用白芍藥湯和烏梅散來治療,但如果拖太久才治療,就會難以痊癒。應該同時參考「臍風」這種病症的相關資訊。

5. 腹脹原由症治

錢乙曰。腹脹由脾胃氣虛攻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用紫霜丸。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誤下則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之類。脾主四肢。母氣虛甚。即目胞腮腫。四肢黃色。宜塌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溫散藥治之。

何以然。脾虛氣未出。故雖腹脹而不喘。可以溫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則愈。若氣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內弱。每生虛氣。入於四肢面目矣。小兒易為虛實。脾虛則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脾虛不能勝腎。

隨肺氣上行於四肢面目。腫若水狀。腎氣漫淫於肺。即大喘也。宜塌氣丸。病愈。面未紅者。虛衰未復故也。治小兒虛腹脹。先服塌氣丸。不愈。腹中有食積結糞。小便黃。時微喘。脈伏而實。時飲水。能食者下之。蓋脾初虛而後有積。所治宜先補脾。然後下之。後又補脾。

即愈也。不可補肺。恐生虛喘。

張云岐曰。小兒熱結於內。腹脹壯熱。大便赤黃。躁悶煩亂者。宜用瀉青丸。

白話文:

錢乙說,腹脹是因為脾胃氣虛所導致的。如果是實證的腹脹,會感到胸悶、心煩意亂、氣喘,這種情況可以服用瀉藥來治療,例如紫霜丸。如果腹脹但不喘,那就是虛證,不能用瀉藥。如果誤用瀉藥,會導致脾氣更加虛弱,氣會往上跑到肺部。肺和脾是母子關係,如果兩者都虛弱,肺主管的眼睛周圍和臉頰等處就會腫脹,脾主管的四肢則會出現黃色。這時候應該服用塌氣丸慢慢地消腫,如果沒好,就逐漸增加藥丸的數量。絕對不可以用丁香、木香、橘皮、豆蔻等溫熱散氣的藥物來治療。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脾虛導致氣還沒能出來,所以雖然腹脹卻不喘,這種情況可以用溫散的藥物治療,讓氣上下疏通,就會好轉。如果氣已經往上跑到肺部,代表脾胃內部虛弱,常常會產生虛氣,跑到四肢和臉部。小兒容易在虛實之間轉換,脾虛的話就不能適應寒熱的變化,吃寒涼的食物會產生冷積,吃溫熱的食物則會產生熱症。要了解這一點,不要搞錯了。胃長時間虛熱,容易產生黃疸病,或者喝水不止。脾虛不能制約腎,

氣就隨著肺往上跑到四肢和臉部,腫得像水腫一樣。腎氣如果瀰漫到肺部,就會造成嚴重氣喘。應該服用塌氣丸,病就好了。如果臉色還沒恢復紅潤,是因為虛弱還沒恢復的緣故。治療小兒虛證引起的腹脹,先服用塌氣丸,如果沒好,腹內有食物積聚和大便結塊,小便黃,有時稍微氣喘,脈象沉伏而有力,有時會喝水,能吃東西,這種情況就可以用瀉藥來治療。因為脾氣是先虛後才產生積聚,所以治療上應該先補脾,然後再用瀉藥,之後再補脾,這樣就會好。不可以補肺,以免產生虛喘。

張云岐說,小兒體內有熱結,導致腹脹、高燒、大便赤黃、煩躁不安,應該使用瀉青丸來治療。

6. 腹脹有虛實

張元素曰。凡久病吐瀉後。虛則脈微細。若色淡黃。目胞腮虛腫。手足冷。先塌氣丸。後異功散、和中丸、益黃散、四君之類。用諸溫藥養其氣。實則脈洪實。不因吐瀉痢下後。腹脹而喘急悶亂。更有熱有痰有食而腹脹者。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下之。兼須認二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

李杲曰。大約寒脹多。熱脹少。皆主於脾。

龐安常曰。東垣治脹。不犯上下二焦。用素問中滿者瀉之於內之法。實者分氣消積。虛者升陽滋血。治者當師其意而活用之。不可排擊。宜中滿分消丸、消痞丸、丹腹脹方、升陽滋血湯。

白話文:

張元素說:凡是久病、嘔吐或腹瀉之後引起的腹脹,如果是屬於虛證,脈象會微弱細小,臉色會呈現淡黃色,眼瞼和臉頰會虛浮腫脹,手腳冰冷,這時要先服用塌氣丸,之後再服用異功散、和中丸、益黃散、四君子湯等藥,用溫補的藥物來調養氣。如果是屬於實證,脈象會洪大有力,而且不是因為嘔吐、腹瀉或痢疾之後引起的,腹脹時還會喘氣急促、胸悶煩躁,甚至可能還有發熱、痰多或消化不良等情況,這時就要服用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等藥來攻下。同時還要留意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都排不出來,要先利小便。

李杲說:大致來說,寒證引起的腹脹比較多,熱證引起的腹脹比較少,這兩種情況主要都與脾胃有關。

龐安常說:李東垣治療腹脹,不會侵犯上焦和下焦的病症,他採用《素問》中「中滿者瀉之於內」的方法,如果是實證就用藥來分理氣機、消除積滯,如果是虛證就用藥來提升陽氣、滋養血液。治療腹脹時,應該學習並活用他的治療思路,不要一味地攻伐,應該使用中滿分消丸、消痞丸、丹腹脹方、升陽滋血湯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