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黃疸

脾土色黃。病則成疸。其病緣何。先因虛損。復感濕熱。風寒外犍。停郁腠理。浸淫肢脘。內熱蒸蒸。外熏色變。此其大凡。脈必濡緩。傷寒無汗。瘀熱不散。身必發黃。尿澀腹滿。暑邪挾濕。經絡俱燀。淪膚浹髓。臟氣莫展。黃如橘色。筋骨痿軟。或由疳瀉。肌肉消剗。肚大筋青。

皮黃髮卷。胎疸之疾。得於初產。生下即黃。遍身梔染。原雖不同。陰陽必辨。陽黃體熱。二便硬短。脾與心搏。胸膈必懣。先利小便。下法莫遠。陰黃肢冷。清便滋泫。大便清黃。腹痛而喘。面目爪齒。黃色暗慘。脾虛失制。腎水脹衍。約此二端。疸病斯顯。再詳兼症。身疼體懶。

強直其膊。枯澀其眼。溺如屋漏。浮腫若繭。或渴或嘔。或寒或暖。按症求之。有此款款。淡黃兼白。乃胃怯懦。或胃不和。其病稍淺。

2. 疸病原由症治

錢乙曰。諸黃皆相似。如身皮目皆黃者。黃病也。身痛膊背強。大小便澀。一身盡黃。面目指爪皆黃。小便如屋塵色。著物皆黃。渴者難治。此黃疸也。其症多患於大病後。別有一症。不因病後身微黃者。胃熱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黃腹大。食土而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黃者。

胎疸也。古書云。諸疸皆熱也。深黃者是也。若淡黃兼白者胃怯。胃不和也。難知云。色如熏黃。乃濕病也。則一身盡痛。若色如橘子黃者。黃病也。身不痛。有干黃者。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飲。宜梔子柏皮湯。有濕黃者。脾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飲。

大茵陳湯。如大便自利而黃者。茵陳梔子黃連三物湯。或往來寒熱。一身盡黃者。小柴胡加梔子湯

曾氏曰。黃病不可一概論。標本不同。症治亦異。乃脾胃氣虛。感受濕熱。鬱於腠理。淫於皮膚。蘊積成黃。熏發於外。故有是症。或脾胃虛弱。內因症癖。攻之而成。然疳瀉亦主皮黃。肚大發直筋青。肌肉消瘦。外無色澤。身必發黃。治法。感濕熱者。以㕮咀五苓散麻黃、姜。

汗之即愈。或茵陳蒿湯調下五苓散亦可。若得乾疳癖者。形如黃土。宜醒脾。或化癖丸

羅謙甫曰。予治一小兒。季夏身體蒸熱。胸膈煩滿。皮膚如橘黃。眼白亦黃。筋骨瘦弱。不能行立。此由熱加以濕。而蒸搏於經絡。入於骨髓。使臟氣不生。故脾遂乘心。濕熱相合而成以疾也。蓋心火實。則身體蒸熱。胸膈煩滿。脾濕勝。則皮膚如橘色。有餘之氣。必乘己所勝而侮所不勝。

是腎肝受邪。而筋骨痿弱。不能行立。內經言。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又言濕熱成痿。是也。所謂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也。蓋脾土退其本位。腎水得復。心火自平矣。加減瀉黃散

3. 疸分陰陽

張元素曰。陽黃者。大小便赤澀身熱。是脾土與心火相搏。為陽病。法當先利小便。後下大便。陰黃者。清便自調。面目及身黃。四肢冷。是脾虛不能制腎水。宜益黃散。下使君子丸

4. 水腫(諸腫脹附)

少陰腎水。太陰肺金。金本生水。水融兩陰。腎邪相傳。膀胱是侵。逆於脾土。反被水沉。脾虛失制。隨水所淫。脾既受克。不能生心。水激心火。與肺相臨。肺又受害。化原失憑。以致水溢。腎邪縱橫。脾易受濕。水乃與並。脾主四肢。流走駸駸。滲於脈絡。皮膚是尋。血亦化水。

停積日深。乃作水腫。腹飽筋青。手足面目。悉屬水停。或氣喘逆。或口呻吟。或發煩渴。或寒熱乘。或小便秘。溺出如針。胸滿脅脹。減食失音。背平臍凸。命乃將傾。須潔淨府。亦開鬼門。去菀陳莝。內經是箴。當須識此。急早治懲。根由症狀。仔細詳明。嗟嗟水腫。病豈尋恆。

時俗謬妄。河白是稱。遍考方書。古無此名。

5. 水腫原由症治

曾氏曰。原腫病之由。標本之疾。腎主元氣。天一之水生焉。肺主沖化。地四之金屬焉。腎為本而肺為標。皆至陰以積水。其為病也。腎者。胃之關鍵。關鍵不利。則樞機不轉。水乃不行。滲於脈絡皮膚。而為浮腫。當推究內外所因為治。兒大者。憑脈以明虛實。古方有十種論症。

短氣不得臥。為心水。兩脅緊痛。為肝水。大便鴨溏。為肺水。四肢苦重。為脾水。腰痛足冷。為腎水。口苦咽乾。為膽水。乍虛乍實。為大腸水。腹急肢瘦。為膀胱水。小便閉澀。為胃水。少腹急滿。為小腸水。然脈浮為風為虛。沉伏為水病。沉則脈絡虛。伏則小便難。即為正水。

脾脈虛大。多作脾腫。因循不治。乃成水腫。蓋脾屬土。喜燥而惡濕。常感濕氣。濕又喜傷脾。血化為水。土敗不能制水。則停蓄不行。留滯皮膚。故作浮腫。初得病時。見眼胞早晨浮突。午後稍消。急以羌活散疏解。次醒脾散。及間投南星腹皮散。其脾冷困。則燥以草果、縮砂之類。

然此症夏秋冬治之頗易。惟春不然。蓋四時之水。無如春水泛溢。兼肝木旺而脾土受克。不能受水。所以難療。須徐徐調理取效。若脾熱而困。入投燥熱藥。雖不能生土。亦可勝水。奈殺之太過。土不勝火。則熱愈盛而不食。發熱煩渴。又進燥劑。由此面目轉浮。致脾敗。手足背腫。

臍凸。皆脾之外候。有未經發表。遞用下藥。一瀉腫消。乃曰瀉之力。不知脾愈瀉而愈虛。不旬月。其腫如初。此世人但知瀉腫為最。不求十補而一瀉之論。法當隨四時用藥解表。通利小便。春以七寶丹麻黃桂枝、赤苓、薑、蔥。夏以五苓散加麻黃、苡仁、車前子、薑、蔥。

秋以清肺飲羌活細辛商陸。薑、蔥。冬以沖和飲加白朮、生川烏、赤小豆、薑、蔥。次投滋潤救脾導水湯劑滲泄之。乃為良法。更以香陸胃苓丸頓服。自安。

有初中便覺痰嗽氣喘。小水不通。正屬肺腎所主。先服解表散。次投三白散。凡得此病。非一朝夕之故。不可求速效。以致虛脫。如愈後。再感外風。滿面虛浮。用排風散和解。仍服救脾湯劑。免致反復。劉氏曰。治腫非易。補養尤難。忌食物切須詳審。有久不消者。下浚川丸即效。

史演山曰。腫脹二症。此由虛中有積。久患失治。日漸傳變。症候多端。隨輕重。察盛衰。審表裡以主治。先固其本。後治其標。斯無患矣。受濕腫。食毒氣腫。傷寒虛氣入腹腫。瀉痢虛氣入腹腫。此四種所患病不相同。皆由虛得之。受濕。謂脾胃受濕冷。久不克化。氣浮。

四肢頭面皆腫。食毒氣腫。由脾胃傷冷積。毒氣停留胃脘。致氣入腹。蠱脹腫急。傷寒由下之太早。乘虛入腹作腫。瀉痢久。脾氣亦虛。是以致腫。以上宜平調胃氣。補臟充實。方可去腫。先服四味理中湯減半乾姜加白朮、桑皮。傷寒虛腫。加枳實。作喘加淡豉。瀉痢虛脹。

宜正氣調胃。胃氣既壯。救生丹利之。腫即退。再用觀音散調補臟腑。即平復矣。

王履曰。氣虛腫。亦名氣蠱。血虛腫。亦名血蠱。小兒所患腫脹一門。最為要急。前人少有究竟。然腫脹之作。皆由榮衛不順。臟腑怯弱。壅滯三焦。流注百脈。表裡俱虛。邪正相亂。以致四肢浮盛。肚腹膨滿。多由食毒得之。飲食得之。症傷得之。飢飽得之。積久不化。故成斯病。

病由虛得。或妄亂通下。因虛致虛。根不得去。疾加益甚。是謂壞症危症。先投榮衛飲子。次服分氣飲子以散滯。斯病去矣。

葉桂曰。夏季濕熱鬱蒸。脾胃氣弱。水穀之氣不運。濕著內蘊為熱。漸至浮腫腹脹。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濕久積。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則坐不得臥。俯不能仰。危期速矣。大凡喘必生脹。脹必生喘。方書以先喘後脹者治在肺。先脹後喘者治在脾。亦定論也。金匱有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黃汗。

以分表裡之治。河間有三焦分消。子和有磨積逐水。皆有奧義。學者不可不潛心體認。難以概述。閱近代世俗論水濕喘脹之症。以內經開鬼門取汗為表治。分利小便潔淨府為里治。經旨病能篇。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以健脾燥濕為穩治。治之不效。技窮束手矣。不知凡病皆本乎陰陽。

通表利小便。乃宣經氣利腑氣。是陽病治法。暖水臟。溫脾腎。補後方以驅水。是陰病治法。治肺以輕開上。治脾必佐溫通。若陰陽表裡乖違。臟真日漓。陰陽不運。亦必作脹。治以通陽。乃可奏績。如局方禹餘糧丸。甚至三焦交阻。必用分消。腸胃窒塞。必用下奪。然不得與傷寒實熱同例。

擅投硝、黃、枳、樸。擾動陰血。若太陰脾臟飲濕阻氣。溫之補之不應。欲用下法。少少甘遂為丸可也。其治實症。選用方法。備採葶藶大棗湯牡蠣澤瀉散甘遂半夏湯、子和桂苓湯、中滿分消飲五子五皮湯茯苓防己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瀉白散、五苓散、控涎丹禹功丸大順散越婢湯。徐姓小兒。

單脹數月。服肥兒丸萬安丸、磨積丹、綠礬丸、雞肫藥。俱不效。余謂氣分不效。宜治血絡。所謂絡瘀則脹也。用歸鬚、桃仁、延胡、山甲、蜣螂、䗪蟲、靈脂、山楂之類為丸。十日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