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幼科釋謎》~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麻疹

麻疹浮小。而有頭粒。非如發斑。成片一色。方其初起。必先發熱。都似傷寒。而有分別。鼻流清涕。咳嗽嚏泄。眼胞微腫。淚汪盈睫。或嘔或利。紅及腮頰。此麻疹候。汗下不必。按此諸症。乃為肺疾。亦屬天行。傳染而得。身熱之後。其出最捷。一擁而來。六時漸沒。其沒貴遲。

期兩三日。熱清毒退。乃為上吉。亦有出遲。三日始滅。亦有沒早。頃刻無跡。皆由熱毒。膚厚而合。恐生他變。至不可測。及其既退。調護宜密。切須忌口。風寒莫及。疹後變生。最易咳逆。毒流肺竅。氣喘吸吸。或成癆瘵。骨蒸羸怯。毒淫脾腎。漸至骨立。或頻瀉利。青黃夾雜。

白話文:

麻疹初期症狀表現為疹子細小,並伴隨頭部有小疙瘩,與發斑不同,發斑通常是成片的一色。麻疹發病初期必定先發熱,症狀類似傷寒,但也有區別,患者會流清鼻涕、咳嗽、打噴嚏、眼皮微腫、眼淚盈眶,可能伴隨嘔吐或腹瀉,臉頰泛紅。這些都是麻疹的徵兆,不需要刻意發汗。根據這些症狀可以判斷是肺部疾病,屬於傳染性疾病,透過人際傳染。發熱後疹子出現很快,迅速遍布全身,六天左右逐漸消退。疹子消退的時間越晚越好,理想狀況是兩三天內退熱解毒,則預後良好。也有一些患者疹子消退較晚,第三天才完全消失,也有患者疹子消失很快,短時間內就消失無蹤,這些都與體內熱毒的程度、皮膚厚薄有關,因此可能會出現其他變化,難以預測。疹子退去後,更要注重調養,嚴格忌口,避免風寒侵襲。麻疹後容易出現咳嗽、氣喘、肺部積毒、身體虛弱等併發症,甚至演變成肺癆、脾腎虛損,嚴重者甚至會瘦骨嶙峋,頻繁腹瀉,糞便顏色不正常。

毒流腸胃。氣虛難接。或口生瘡。牙齦爛黑。毒深入肝。奄奄命絕。此四大症。疹後易涉。慎勿輕視。致令危急。按症尋求。治之以法。

白話文:

"毒素滲透腸胃,氣血虛弱無法接續。可能會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腐爛變黑。毒素深入肝臟,生命瀕臨終結。這四大症狀,通常在疹子後期出現,千萬不可輕視,以免導致危急。根據症狀尋找原因,依照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

2. 麻疹原由症治

錢乙曰。麻疹形症亦同。有如發風𤺋疙瘩。擁起如雲頭。色赤成斑。隨見隨沒者。有如粟米頭粇。三番俱見而不沒。至三日後方收漸沒者。然皆謂麻疹。其於欲出未出之際。當用發表藥發之。則易出易愈也。有發熱至十餘日始見者。大抵主在發散肺經之熱毒。始事也。調理補養病後之元氣。終事也。其或兼風兼痰兼食。隨宜加對症藥。

萬全曰。疹小而碎。少陰心火也。心肺位乎上。心火旺則肺受之。治疹專以肺為主。觀咳嗽者。火炎則肺葉焦舉也。鼻流清涕者。鼻為肺竅。以火爍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淚出者。肺熱則移於肝。肝之竅在目也。或手掐眉目唇鼻及面者。肺熱症也。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盡則毒便解。

白話文:

錢乙說,麻疹的症狀都一樣,就像發風起的疙瘩,隆起像雲朵,顏色發紅成斑點,時隱時現。有的像小米粒一樣的疹子,出現三次都不消失,直到第三天後才慢慢消退,這些都算是麻疹。當麻疹要發卻還沒發出來的時候,應該用發散藥物促使它發出來,這樣就容易發出來也容易痊癒。有些人發熱十多天後才出現疹子,主要是要散發肺經的熱毒,這是初始的治療。之後要調理補養病後元氣,這是最終的治療。如果病人同時伴有風、痰、食積等症狀,則要根據情況加入對症藥物。

萬全說,疹子小而分散,是少陰心火引起的。心肺位於上焦,心火旺盛就會影響到肺。治療麻疹以肺為主。觀察病人咳嗽,火炎則肺葉焦灼。鼻流清涕,鼻子是肺的竅竅,火灼金則液體自然流出。眼睛流淚,是肺熱傳到肝,肝的竅竅在眼睛。或者病人用手掐眉、眼、唇、鼻和面部,都是肺熱的症狀。疹子最怕出不來,如果疹子都出盡了,毒素就會解開。

故治疹者。發熱時。當察時令寒暄。以藥發之。如時大寒。以桂枝葛根湯發之。大熱。以升麻葛根湯合人參白虎湯發之。不寒不熱。以荊防敗毒散發之。如兼疫癘時行之氣。則以人參敗毒散發之。

聞人槻曰。麻疹初出。全類傷寒。發熱咳嗽。鼻塞面腫。涕唾稠黏。全是肺經之症。有末傳泄利者。有一起即兼泄利者。肺與大腸相表裡。表裡俱病也。惟不可觸冒風寒。及於正蒸熱時啖食。能變輕為重。不可不慎。

白話文:

治療麻疹,發熱時要觀察季節寒熱,用藥物促使其發散。若時節寒冷,就用桂枝葛根湯發散;若時節炎熱,就用升麻葛根湯合人參白虎湯發散;若不寒不熱,就用荊防敗毒散發散。如果麻疹同時伴有流行病的邪氣,就用人參敗毒散發散。

有人說,麻疹初起,症狀與傷寒相似,發熱咳嗽,鼻塞面腫,鼻涕唾液稠黏,都是肺經的病症。有些病人會出現後期泄瀉,有些則是一開始就伴隨泄瀉。肺和大腸相表裡,因此是表裡同病。但要特別注意,不可接觸風寒,也不可在正蒸熱時吃東西,否則輕症可能轉為重症,不可不慎。

朱震亨曰。斑駁疹毒之病。是肺胃熱毒。熏發於皮膚。狀如蚊蚤所咬也。

李梴曰。疹者。如粟米。微紅。隱隱皮膚不出。作癢。全無痛處。麻子最小。隱隱如麻子。頂平軟不礙指。即有清水。痘多挾疹同出。麻亦多挾疹同出。故曰痘疹麻疹。麻疹以升麻葛根湯加蔥白、紫蘇。乃麻疹初起之神方。或蘇葛湯亦佳。或以加味敗毒散表之。汗後身涼。紅痕自滅。

麻不出而喘者死。變成黑斑者死。麻疹後。餘毒內攻。循衣摸床。譫語神昏者死。

白話文:

朱震亨說:斑駁疹毒的疾病,是肺胃熱毒熏發於皮膚,形狀像蚊子、跳蚤叮咬的樣子。

李梴說:疹子,像小米粒一樣,微紅,隱隱在皮膚裡,不突出,發癢,完全沒有疼痛的地方。麻疹是最小的,隱隱像麻子一樣,頂部平坦柔軟,不礙手指。如果出現水泡,痘疹往往與麻疹同時出現,麻疹也往往與疹子同時出現。所以叫做痘疹、麻疹。麻疹初期,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加上蔥白、紫蘇,是麻疹初期最有效的藥方。或者用蘇葛湯也很好。或者用加味敗毒散來解表。出汗後身體涼爽,紅痕自然消失。

麻疹不出而喘息的,會死。變成黑斑的,也會死。麻疹之後,餘毒內攻,患者會沿著衣服摸床,胡言亂語,神志昏迷的也會死。

史演山曰。疹喜清涼。痘喜溫暖。人皆知之。然疹子初出。亦須和暖。則易出。所以發苗之初。只要發出得盡。則其毒便解。大抵疹欲出已出之際。雖寒。勿用桂枝。雖虛。勿用參朮。雖嘔而有痰。勿用半夏、南星。

王肯堂曰。發熱六七日。知是疹子。卻不見出。此皮膚堅厚。腠理閉密。又或為風寒襲之。曾有吐利。乃伏也。急用托裡發表之劑。麻黃湯調柏墨散發之。外用胡荽酒麻蘸遍身刮之。疹子發熱。或自汗。或鼻衄者。不須止之。亦發散之義。疹子發熱吐利。乃火邪內逼。純是熱症。

白話文:

史演山說:疹子喜歡清涼,痘疹喜歡溫暖,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疹子剛開始長出來的時候,也需要溫暖,這樣才會更容易長出來。所以疹子剛開始發出來的時候,只要能夠完全發出來,毒素就會消散。總之,疹子想要發出來,或者已經發出來的時候,即使是寒症,也不要使用桂枝;即使是虛症,也不要使用人參和白朮;即使是嘔吐伴有痰,也不要使用半夏和南星。

王肯堂說:發燒六七天,就知道是疹子了,卻不見疹子長出來,這是因為皮膚厚實,毛孔閉塞,或者是被風寒侵襲,曾經嘔吐腹瀉,導致疹子潛伏起來了。要緊急使用托裡發表(促進疹子發散)的藥方,用麻黃湯配柏墨散來發散它。外用胡荽酒麻油,塗抹全身,然後用毛巾刮拭。疹子發熱,或者自汗,或者鼻出血,都不需要阻止,這也是發散的意思。疹子發熱,還伴隨嘔吐腹瀉,這是因為熱邪內逼,純粹是熱症。

不可作寒論。上焦多吐。黃芩湯加茅根、蘆根、枇杷葉。下焦多利。黃芩湯送香連丸。中焦吐利俱多。黃芩湯多加茅根。蘆根。調六一散。滯下。加味黃芩湯調六一散。疹出之時。咽喉腫痛。乃毒火上熏。勿作喉痹治。甘桔湯加元參、牛蒡、連翹。或射干鼠黏子湯。疹色喜通紅。

白話文:

不可論斷為寒症。上焦(頭部、胸部)多有嘔吐,可用黃芩湯,再加入茅根、蘆根、枇杷葉。下焦(腹部、下肢)多有泄瀉,可用黃芩湯送服香連丸。中焦(胸腹部)同時出現嘔吐和泄瀉,黃芩湯中多加茅根、蘆根,並調服六一散。若出現滯下(大便不通暢),可用加味黃芩湯,並調服六一散。

疹子出現時,咽喉腫痛,乃因毒火上熏,不可當作喉痺治療。可用甘桔湯,再加入元參、牛蒡、連翹。或使用射干鼠黏子湯。疹色以通紅為佳。

若淡白者。心血不足。養血化斑湯。色太紅。或紫殷者。血熱也。或出太暴者。並宜大青湯。黑者死。疹既出。熱盛不減。此毒壅遏。大青湯解其表。便澀者。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解其里。大便不通。四順清涼飲。疹後熱不除。忽發搐。不可與急驚同論。用導赤散加人參、麥冬、送安神丸。

白話文:

如果疹子顏色淡白,表示心血不足,可以用養血化斑湯。如果顏色太紅或帶紫色,表示血熱,如果疹子出現得太快,都需要用大青湯。疹子發黑就代表危險。疹子出現後,熱度不減,說明毒氣阻滯,用大青湯解表。如果大便不通,用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解里。如果大便不通,用四順清涼飲。疹子退去後,熱度不退,突然抽搐,不能和急驚症混淆,可以用導赤散加入人參、麥冬,再服用安神丸。

大熱未退。不可與食。與傷寒同。

龔信曰。當以蔥白湯飲之。其麻自出。如渴。只宜蔥白湯以滋其渴。使毛竅中常微潤可也。過三日不沒者。內有實熱。犀角地黃湯解之。

翁仲仁曰。麻疹與痘瘡。始似終殊。原同症異。痘瘡發於五臟。麻疹出於六腑。然麻疹一症。先動陽分。而後歸於陰經。故標屬陰。而本屬陽。其熱也。氣與血分相搏。故血多虛耗。其治也。先發散行氣。而後滋陰補血。凡動氣燥悍之藥。皆不可下也。

鰲按。翁氏此說。已舉麻疹之原由症治。包括詳盡。名論也。

白話文:

翁仲仁說,麻疹和痘瘡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很像,但最終的表現截然不同。它們是本質相同的病症,但表現形式不同。痘瘡是由五臟發出來的,麻疹是由六腑發出來的。然而,麻疹這個病症,一開始會先影響陽氣,然後才轉移到陰經,所以它表現為陰證,但本質上是陽證。它的發熱是由於氣與血互相搏鬥,所以血液會大量損耗。治療時,要先發散行氣,然後再滋陰補血。凡是容易耗氣、燥熱的藥物,都不可服用。

鰲按:翁仲仁的說法,已經詳細說明了麻疹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方法,內容完整詳盡,是一篇非常有名的論述。

凡看麻疹之法。多於耳後頂上腰眼先見。其顆大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既出。色紫紅乾燥暗晦。乃火盛毒熾。宜六一散解之。四物湯換生地加柴、芩、翹、葛、牛蒡、紅花等。滋陰涼血。而熱似除。所謂養陰退陽之義也。如疹出。見風早沒。不清爽者。宜消毒飲。加發散之藥。雖不復出。亦尋愈矣。

吐桂曰。疹屬陽腑經邪。初起必從表治。症見頭痛喘咳。氣粗嘔逆。一二日即發者輕。三五日者重。陽病七日外。隱伏不透。邪反內攻。喘不止。必腹痛脹秘悶危矣。治宜苦辛清熱。涼膈去硝黃。方書謂足陽明胃疹。如雲布密。或大顆如痘。但無根盤。又謂手太陰肺疹。但有點粒。

白話文:

麻疹診治法

凡看麻疹之法。 診斷麻疹,多從耳後、頭頂、腰眼等處先出現疹子。

多於耳後頂上腰眼先見。 疹子大多先在耳後、頭頂、腰眼等部位出現。

其顆大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 疹子顆粒較大,但生長速度不快,形狀小巧,均勻潔淨。

既出。色紫紅乾燥暗晦。 疹子一旦出現,顏色紫紅,乾燥暗淡,看起來不光亮。

乃火盛毒熾。宜六一散解之。四物湯換生地加柴、芩、翹、葛、牛蒡、紅花等。滋陰涼血。而熱似除。 這表明體內熱毒熾盛,應該使用六一散來解毒。可以將四物湯中的生地換成生地黃,並加入柴胡、黃芩、羌活、葛根、牛蒡、紅花等藥物,滋陰涼血,以緩解熱症。

所謂養陰退陽之義也。 這就叫做「養陰退陽」,意思是滋養陰氣,退卻陽熱。

如疹出。見風早沒。不清爽者。宜消毒飲。加發散之藥。雖不復出。亦尋愈矣。 如果疹子出現後,遇到風就很快消失,而且看起來不光亮,應該使用消毒飲,並加入發散藥物。即使疹子不再出現,也會很快痊癒。

吐桂曰。疹屬陽腑經邪。 吐桂先生說,麻疹屬於陽腑經絡的邪氣。

初起必從表治。症見頭痛喘咳。氣粗嘔逆。一二日即發者輕。三五日者重。 麻疹初期必須從表證入手治療。症狀表現為頭痛、咳嗽、氣粗、嘔逆。一兩天就發疹的屬於輕症,三五天才發疹的屬於重症。

陽病七日外。隱伏不透。邪反內攻。喘不止。必腹痛脹秘悶危矣。治宜苦辛清熱。涼膈去硝黃。 如果陽症超過七天,疹子隱伏不透,邪氣反攻入內,就會出現持續喘息、腹痛脹滿、便秘悶熱等危重症狀。治療應當使用苦辛清熱、涼膈去硝黃的藥物。

方書謂足陽明胃疹。如雲布密。或大顆如痘。但無根盤。 醫書上說,足陽明胃經的麻疹,像雲彩一樣密布,或像痘疹一樣大顆,但沒有根盤。

又謂手太陰肺疹。但有點粒。 也有人說,手太陰肺經的麻疹,只出現一些小點。

無片片者。用辛散解肌。冬月無汗。壯熱喘急。用麻杏。如華蓋散、三拗湯。夏月無汗。用辛涼解肌。葛根、前胡、薄荷、防風、香薷、牛蒡、枳殼、桔梗、木通之屬。古人以表邪口渴。即加葛根。以其升胃津。熱甚煩渴。用石膏辛涼解肌。無汗忌用。連翹辛涼。翹出眾草。

白話文:

如果患者沒有出汗,可以使用辛散解肌的藥物。

在冬月(冬季)時,如果患者沒有出汗,並且出現壯熱(高燒)、喘急(呼吸困難)的症狀,可以使用麻杏類的藥物,例如華蓋散、三拗湯。

在夏月(夏季)時,如果患者沒有出汗,可以使用辛涼解肌的藥物,例如葛根、前胡、薄荷、防風、香薷、牛蒡、枳殼、桔梗、木通等。

古人認為,如果患者因表邪(外感邪氣)而口渴,可以加用葛根,因為它可以升胃津(提升胃液)。

如果患者因熱甚(高熱)而煩渴(口渴),可以使用石膏,因為它具有辛涼解肌的功效。但如果患者沒有出汗,則忌用石膏。

連翹性辛涼,具有翹出眾草(突出於眾藥)的功效。

能升能清。最利幼科。治小兒六經諸熱。疹宜通泄。泄瀉為順。下痢五色者亦無妨。惟二便不利。最多凶症。治法大忌止瀉。痧本六氣客邪。風寒暑濕。必從火化。痧既外發。世人皆云邪透。孰謂出沒之際。升必有降。勝必有復。常有痧外發。身熱不除。致咽啞齦腐。喘急腹脹。

下痢不食。煩躁昏沉。竟以告斃者。皆屬裡症不清致變。須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別病累瘁。須細體認。上焦藥用辛涼。中焦苦辛寒。下焦鹹寒。春令發痧從風溫。夏季從暑風。暑必兼濕。秋令從熱爍燥氣。冬月從風寒。痧疳濕盛熱蒸。口舌咽喉疳蝕。若不速治。有穿腮破頰。

白話文:

升清功效顯著,尤其適合治療小兒疾病。小兒六經熱症,疹子宜通泄,腹瀉是順應身體的表現,即使出現五色下痢也不必過於擔心。唯獨大小便不通暢,才是最凶險的徵兆,治療時絕對不能止瀉。痧症本是六氣邪氣入侵,風寒暑濕,最終都會化為火熱。痧症一旦外發,世人皆以為邪氣已透,卻不知升必有降,勝必有復。常有痧症外發,但體熱不退,導致咽喉腫痛、牙齦腐爛、呼吸急促、腹部脹滿,下痢不食,煩躁昏沉,最終不治而亡,皆因裡症未清而致病變。需仔細辨別三焦受邪的程度,或是否有其他疾病累積,再針對性用藥。上焦宜用辛涼藥,中焦宜用苦辛寒藥,下焦宜用鹹寒藥。春令發痧多因風溫,夏季多因暑風,暑必兼濕,秋令多因熱爍燥氣,冬月多因風寒。痧症若伴有濕氣盛熱蒸,口舌咽喉潰爛,若不及时治疗,恐會出現穿腮破頰的嚴重後果。

咽閉喘促。告斃矣。治之宜早。外治另用專方。若湯藥方法。必輕淡能解上病。或清散亦可。痧痢乃熱毒內陷。與傷寒協熱邪盡則痢止同法。忌升提。忌補澀。輕則分利宣通。重則宜用苦寒解毒。

鰲按。方書名麻疹者。北人單謂之疹。吳人謂之痧子。浙人謂之喑子。名各不同。其實則一也。痧疹雖由肺胃間毒。畢竟是肺經所發之疾。故方書言手太陰肺疹。但有點粒無片片者。今時所患。皆是點粒分明者也。至方書言足陽明胃疹。如雲布密。恐是斑毒。故一片如雲密布。

且斑毒之發。亦由陽明鬱熱毒蒸所致。痧不發於胃。而專發於肺也。即使痧毒內陷。或亦入胃入脾入肝入腎。各有變症。然此是痧發不透後。其毒轉註之臟腑經絡。非初發之經也。方書謂胃疹者。古人每斑疹二字連用。其謂胃疹。當即是斑。其謂肺疹。乃是痧子。即麻疹也。

白話文:

喉嚨閉塞,呼吸急促,情況危急,必須及早治療。外治方面另有專門的藥方。如果採用湯藥治療,一定要用清淡的藥物來緩解上焦的病症,或者用清散的藥物也可以。痧痢是熱毒侵入內部的病症,與傷寒協熱邪氣相同,等到熱邪盡除,痢疾就會停止。忌用升提、補澀的藥物,病情輕微就用分利宣通的藥物,病情嚴重就應該用苦寒的藥物解毒。

古書上稱之為麻疹的,北方人只稱之為疹,吳地人稱之為痧子,浙江人稱之為喑子,名稱雖然不同,但實際上都是同一樣疾病。痧疹雖然是由肺胃之間的毒素引起,但最終都是由肺經發出的疾病,所以古書上說手太陰肺疹,只是有斑點而沒有片狀的疹子。現在人們患的麻疹,都是點狀的疹子。古書上說足陽明胃疹,像雲朵一樣密布,恐怕是斑毒,所以片狀的疹子像雲朵一樣密布。

而且斑毒的出現,也是由陽明經鬱熱毒素蒸發引起的。痧不發於胃,而專發於肺。即使痧毒侵入內部,也會進入胃、脾、肝、腎,各有不同的病症。但是這是痧疹沒有完全發透之後,毒素轉移到其他臟腑經絡,不是初發的經絡。古書上所說的胃疹,古人常常把斑疹兩個字連用,所說的胃疹,應該就是斑疹,所說的肺疹,就是痧子,也就是麻疹。

葉氏以痧宜通泄。泄瀉為順云云。夫痧固宜通泄。然太泄痢。又恐毒之下注者未盡。而毒之外發者。復因下泄而多阻滯。以致毒陷益深。瀉痢愈不止。正氣遂日益虛。此際正難措手。然葉氏忌升提忌補澀二語。又為痧痢金科玉律。切不可犯。則於此而斟酌求治。惟以解毒為主。

兼散腸間鬱積。而肺大腸表裡。腸間之鬱積清。肺經之毒自解。卻不可犯胃氣以絕生氣。

白話文:

葉氏認為痧症應當通泄,泄瀉是順應病理的。確實,痧症宜通泄,但如果過度泄瀉,又擔心毒素尚未完全向下排出,而原本已外發的毒素,更可能因下泄而造成阻滯,導致毒素深入,瀉痢更加不止,正氣也逐漸虛弱。此時就難以應對了。然而,葉氏所言「忌升提忌補澀」兩句,是治療痧痢的金科玉律,不可輕犯。因此,在此情況下,需仔細斟酌治療方法,以解毒為主,

同時散解腸道積聚的鬱氣。肺與大腸表裡相通,腸道鬱氣消散,肺經的毒素自然解開。但不可傷及胃氣,以免絕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