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二 (6)
卷二 (6)
1. 煩躁原由症治
薛己曰。仲景云、火入肺則煩。入腎則躁。夫心者。君火也。火旺則金燔水虧。而火獨存。故肺腎合而為躁也。活人云。但煩熱者。虛煩也。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但不惡寒。鼻不疼。故知非傷寒也。頭不疼。脈不緊。故知非裡寒也。不可發汗攻下。當與竹葉湯。兼嘔。橘皮湯。
又心虛則先煩而後渴。翕翕發熱。其脈浮緊而大是也。蓋煩者。心中煩擾為內熱。故屬陽。躁者。肢體躁動。或踝身為外熱。故屬陰。外熱者。無根之火也。是以為虛。在小兒當辨其㘂煎不安。是煩。㘂啀不定。是躁。㘂煎者。心經有熱。精神恍惚。煩滿生驚。㘂啀者。心經有風。
煩躁驚搐也。熱甚者。黃連解毒湯。輕者。導赤散。風熱者。至寶丹。脈數而實。便閉者。神芎丸。此皆實熱之治法也。若煩而頭痛短氣。口乾咽燥。不渴者。虛也。四君加芎歸。煩不得眠。酸棗仁湯。面戴陽。目內赤。六脈洪大。按之全無者。血虛發躁。當歸補血湯。若躁而踝體。
欲入並中。脈沉細或浮大。按之如無者。此皆陰盛發躁。宜參附湯。有回生之功也。
白話文:
薛己說,張仲景認為,火邪侵入肺部就會感到煩悶,侵入腎臟就會感到躁動。心臟是君主之火,當火氣過旺時,會燒灼肺金,導致腎水虧損,使得火氣獨盛,因此肺和腎的病變就會合併出現躁動。
《活人書》說,單純感到煩熱的,屬於虛煩。各種虛證引起的煩熱,與傷寒相似,但不怕冷,鼻子也不痛,所以可知不是傷寒。頭不痛,脈象不緊,所以可知不是裡寒。這種情況不可以用發汗或攻下的方法治療,應該用竹葉湯。如果兼有嘔吐,則用橘皮湯。
另外,心氣虛弱的人會先感到煩悶然後才口渴,全身發熱,脈象浮緊而大,這是心虛引起的煩躁。所謂「煩」,是心中煩亂,屬於內熱,因此屬陽。「躁」是指肢體躁動不安,或是身體發熱,屬於外熱,因此屬陰。外熱是無根之火,因此屬於虛證。在小兒身上,要分辨他們躺臥不安是煩,而吵鬧不休是躁。躺臥不安是因為心經有熱,導致精神恍惚、煩悶而驚嚇;吵鬧不休是因為心經有風。
煩躁也可能引起驚嚇和抽搐。熱邪很盛的,用黃連解毒湯;病情輕微的,用導赤散;風熱引起的,用至寶丹;脈象數而有力,大便不通的,用神芎丸。這些都是治療實熱的方法。
如果感到煩悶卻伴隨頭痛、呼吸短促、口乾咽燥,但不覺得口渴的,屬於虛證,應該用四君子湯加川芎和當歸來治療。如果煩躁到無法入睡,可以用酸棗仁湯。臉色潮紅,眼睛內有血絲,六脈洪大,但按下去卻感到空虛的,屬於血虛引起的煩躁,應該用當歸補血湯。
如果感到躁動不安,身體想要蜷縮起來,脈象沉細或是浮大,但按下去卻感覺空虛的,這些都屬於陰盛引起的躁動,應該用參附湯,可以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2. 傷寒
漢張仲景,創論傷寒,六經分治,陰陽並觀。傳變不一,貴探其原,表則易治,里豈易痊?三陽為表,里症常兼,三陰為里,表症亦繁。病機疊出,不一其端,合併兩感,欲辨難言。汗吐下法,不誤則安,男婦大小,大概皆然。然而小兒,還須另看,臟腑嬌嫩,六氣未完,外邪易犯,乳食多愆,一旦病至,身熱如煎,頭疼骨痛,閤眼赤顴,或汗無汗,發渴咽乾,種種形症,病則相牽。謂為傷寒,寧曰否焉?然而幼稚,雜病多般,驚疳痰食,痘疹煩冤,總皆發熱,躁擾相干。設若誤認,時日遷延,如大人法,治之必偏,百十三方,立斃下咽,如是死者,良屬可憐。
如是死者,醫罪曷寬?審音察色,詳辨為先,內傷外感,務究其根,脈或罔據,三關細研,毋俾病勢,變幻纏綿。再參疫癘,夏熱春溫,中風中濕,暑暍瀰漫,認病毋錯,方治求全,庶幾是兒,壽保彭籛。
白話文:
漢代張仲景創立了傷寒的理論,將疾病分為六經來辨證治療,同時也要觀察陰陽的變化。疾病的傳變並非固定不變,重要的是要探求病源。表證比較容易治療,但裡證就比較難痊癒。三陽經的病屬於表證,但常會兼有裡證;三陰經的病屬於裡證,也可能會有表證。疾病的機理變化多端,並不單一。如果同時合併兩種以上的外感疾病,就更難以辨別。使用發汗、催吐、瀉下等治療方法,只要不弄錯,就能使病情穩定下來。不論男女老少,大致都是這樣。
然而,小兒的病還必須另外看待。因為他們的臟腑功能還很嬌嫩,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也還沒有發展完全,很容易受到外邪侵犯。加上飲食方面稍有不當,一旦生病,就會發燒得很厲害,頭痛、骨頭痛,閉上眼睛時臉頰會發紅。可能會有汗或沒有汗,感到口渴咽乾。種種的症狀互相牽連。如果把這種情況都認為是傷寒,難道不會有錯誤嗎?然而,小孩子的疾病種類繁多,像是驚風、疳積、痰食積滯、痘疹等,都讓人感到煩惱。這些疾病都會引起發燒、煩躁不安。如果誤判病情,拖延時間,用治療大人的方法來治療,必然會出現偏差。用一百多個方劑,亂給孩子吃藥,這樣會害死人,實在很可憐。
如果因此而造成死亡,醫生的罪責怎麼能寬恕呢?所以,要先仔細地聽聲音、觀察臉色,詳細辨別病情。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都務必要追究其病因。如果脈象難以判斷,要仔細研究寸關尺三部脈象。不要讓病情變幻莫測,久治不癒。此外,還要考慮到疫病、夏季的暑熱、春天的溫病、中風、中濕、中暑等各種疾病。診斷病情時不要出錯,治療時要力求完善,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長壽。
3. 傷寒原由症治
張元素曰。凡小兒傷寒表症。有惡風惡寒者。當發表。如氣盛能食。不大便。無表症者。可攻裡。春主溫。屬木。身溫當發汗。夏主長。屬火。身熱而煩躁。合大發散。長夏主化。屬土。四季月同。當調其飲食。秋主收。屬金。身涼內溫。合微下。冬主臟。屬水。身熱而惡寒。
是熱在外而寒在內。身涼而惡熱。是熱在內而寒在外。熱在內者。調胃承氣湯。寒在內者。調中湯丸。凡小兒傷寒。宜依四時陰陽升降順逆剛柔而施治。氣升浮則發之。收藏則下之。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緩者。風傷衛。桂枝湯。無汗發熱惡寒。不當風而自憎寒。脈浮緊者。寒傷榮。
麻黃湯。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緊。無汗發熱惡寒。脈浮緩。謂之榮衛俱傷。桂枝麻黃合半湯。無汗發熱。不惡風寒。脈沉洪者。可下之。更詳其厥與不厥。量寒熱淺深而治之。有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陰厥。四逆湯。無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陽厥。大承氣湯。如四肢不厥。
身熱內外皆陽。不動三焦。宜涼藥三五服下之。黃芩甘草湯、黃芩白朮湯、黃芩蒼朮湯、黃芩梔子湯、連翹飲子、小柴胡湯、八正散、涼膈散、白虎湯、五黃散。此上中下三焦藥。宜選用。中暑脈虛。背寒惡。自汗而渴者。白虎湯。身涼。脈緊。熱在內者。急下之。口燥咽乾。
不大便是也。無汗。身大熱者。可發汗。升麻湯、大青膏、天麻膏。有汗。身大熱者。惺惺散、桂枝湯、解肌湯、小柴胡湯、白朮防風湯。可選用。發汗者。量四時暄暑燥濕風寒。各宜春涼夏寒秋溫冬熱而發之。如身表無大熱。而小便不利。是有濕熱結膀胱。仍用勝濕藥。白朮、白茯苓之類。
以利小便。則其熱自退。傷寒咳嗽。吐清水。哽氣。長出氣。是肺不足也。阿膠散。面白如枯骨者。死不治。身熱咳嗽吐痰者。褊銀丸。若有表症。惡風寒而嗽者。惺惺散、加減鼠黏子湯。身大熱。吐逆不止者。茯苓半夏湯。大吐者。當下之。消積丸。潮熱有時。胸滿短氣嘔吐者。
桃奴丸。
張云岐曰。小兒有寒邪。及瘟氣時疫瘡疹。身疼頭痛。壯熱多眠不語。潮熱煩渴。痰實咳嗽。人參羌活湯。時氣頭昏體熱。七寶散。小兒同乳母服。大人亦可用。小兒表傷寒。則皮膚閉而為熱。盛即生風。欲為驚搐。血氣未實。不能勝邪。故發搐也。大小便依度。口中氣熱。
當發之。宜大青膏。肺盛復有風冷。則胸滿短氣。氣急喘嗽。上氣。當先散肺。瀉白散、後發散、大青膏。若止傷寒。則不胸滿。設令小兒卒暴身壯熱。惡寒。四肢冷。或耳尻冷。鼻氣冷。為斑疹也。與傷寒表症相似。此胎氣始發。自內之外。若與傷寒表症同治者。誤也。當作斑疹治之。
王好古曰。小兒傷寒時氣。風熱痰壅咳嗽。及氣不和者。四君子湯加細辛、栝蔞、桔梗、薄荷、生薑。或加防風、川芎。內有寒。或遇天寒欲發散者。則去栝蔞。虛汗夜啼。加麥冬。
楊士瀛曰。小兒頭額痛。身體發熱。大便黃赤。腹中有熱。四順散、連翹飲、三黃丸。身體潮熱。頭目昏痛。心神煩躁。小便赤。大便秘。此熱劇也。調胃承氣湯。頭額身體溫熱。大便白而酸臭者。胃中有食積也。雙聖丸。
虞摶曰。小兒傷風。貪睡。口中氣熱。呵欠煩悶。當發散。大青膏。表症也。尋常風壅發熱。鼻涕痰嗽。煩渴。惺惺散。有風熱。裡熱。口中氣熱。大小便秘赤。飲水不止。有下症者。大黃丸。大熱飲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如清便自調。不可下也。恐外熱逐於內。而變結胸危症。
張兼善曰。小兒傷風兼臟者。兼心則驚悸。兼肺則悶亂。喘息哽氣。長出氣。咳嗽。兼腎則畏明。各隨補母臟。虛見故也。如傷風手足冷。脾臟怯也。當先和脾。益黃散。而後發散。大青膏。未瘥。調中丸。有下症。大黃丸。後服溫驚丸。傷風腹脹。亦脾臟虛也。當補肺。必不喘。
後發散。仍補脾也。去脹。塌氣丸。發散。大青膏。傷風吐瀉。白朮散。夾驚傷寒。熱極生風。薄荷散。
龐安常曰。小兒傷寒自汗。當補虛。和陰陽。小建中湯減桂加黃耆、人參、地黃。
吳綬曰。小兒傷寒。六經治例皆同。但有胎熱、驚熱、血熱、客熱、寒熱、潮熱、痰熱、食熱、變蒸熱、傷風熱、痘疹熱。一皆發作。狀似傷寒。要在明辨之耳。況肌體嫩弱。血氣未定。脈法不同。藥劑輕小之別。故略具節要於後。凡小兒病。詳察面色為先。傷寒尤宜加意。
凡食熱傷乳則吐哯。奶瓣不消。口中醋氣。傷食則心下滿硬。噯氣作酸。惡食。右手氣口脈盛。手心熱。手背不熱。肚背先熱。以此別之。凡治小兒傷寒。發熱。必以六君子湯為主。或加神麯、麥芽、山楂、砂仁、香附之類。內實者。加枳實、青皮。熱不解者。加柴胡、黃連、黃芩之類。
如無熱。香砂保和丸。凡變蒸發熱。長氣血也。夫變者。氣上。蒸者。體熱也。輕者發熱虛驚。耳冷微汗。唇中有白泡如珠子是也。三日而愈。重者寒熱脈亂。腹痛啼叫。不食。凡乳食即吐哯。五日愈也。凡傷寒發熱。則貪睡眼澀。呵欠煩悶。鼻塞噴嚏。或流清涕。口中氣熱。
咳嗽聲重。或自汗怕風。人參羌活散。其餘治例。宜同傷寒表症例也。要在詳辨而治之耳。凡傷寒則怕寒。拘急。發熱翕翕然。在表。晝夜不止。直待汗出方解。錢氏曰。男子則面黃體重。女子則面赤喘急憎寒。口中氣熱。呵欠煩悶項急也。大抵傷寒則手背熱。手心不熱。左手人迎脈緊盛也。
其餘六經治法。同大人傷寒。但藥宜輕小耳。亦有夾驚夾食傷寒。要在詳審。凡痘疹發熱。錢氏曰。腮赤多躁。噴嚏眼澀。呵欠煩悶。時發驚悸。身重發熱。耳尖鼻尖手足稍冷。乍涼乍熱。睡中驚惕。起臥不安。乃其候也。切不可認作傷寒。發汗。蓋覆取汗。則大誤。須仔細辨之。
鰲按。小兒傷寒。雖云六經治例。與大人無異。然畢竟有別。小兒多一切雜症。如前輩所云。固當一一分辨施治。即真屬傷寒。而小兒必夾驚夾食之症為多。故即用六經分治之劑。其中必兼去驚消食之品。方可奏功。至小兒傷寒形症。亦屬有定。如頭痛。體重。鼻塞流涕。喘息。
頰赤眼澀。或眼赤黃。口乾。咳嗽。噴嚏。或口鼻出水。山根青色。身上寒毛起。或畏人。或惡寒。兩手脈必洪數。凡此等症。皆屬傷寒之候。必明辨之。方不與一切之症相混。而可以傷寒之治為治。而即此等症。亦不必悉具。隨見數症便是。如吳氏詳列諸症。本與傷寒無涉。
今特錄之者。所以別於傷寒。欲醫者知一切諸症之各有形症。便當各隨症治。而可不混於傷寒也。